COP 26 會前會!BBC「氣候創意節」與會筆記(5):心得與觀察

2021 年 11 月 10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專業, 新聞背後

林新芮|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BBC 於 COP 26 召開前舉辦「氣候創意節」。圖:BBC(Fair Use)

心得與觀察

從整個產業去思考,團結力量大

聽完整整一天的講座發現,英國媒體業不只專注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也在意硬體設備和器材的升級,並且能將目標化作策略,將策略化作可執行的計畫,也因此,把影視作品做得更符合時代潮流、把艱澀的議題說得讓觀眾有感,順勢走上媒體創造正面影響力之路。

albert 原本只是一個 BBC 的研發專案,後來變成英國電影電視學院作為「落實為全國性廣電媒體產業計算碳排」的平台,不僅提供免費的線上訓練課程,還提供官方 BAFTA 認證,並且挹注資金開發能激發環境正面影響力的作品。

認證和獎項提供誘因

英國愛丁堡電視節每年頒發「綠色獎」,讓各個製作公司與製播團隊得以衡量其節目或戲劇的內容是否符合標準。英國廣播技術創新獎今年還頒發「封城期間最佳創新獎」、「最佳遠距製作獎」等,以及行之有年的「用科技說故事的創意獎」、「年度傑出科技應用獎」、「年度最佳串流平台」、還有筆者認為台灣最最缺乏的「年度最有潛力新人獎」(分成內容組與後製組兩個獎)。

台灣有太多新秀在企劃、記者、小編、甚至是攝影師、燈光師在不同的位置努力著,他/她們非常需要被看見、被支持、被推一把。透過獎項提供誘因,不僅能讓優秀人才與傑出作品被肯定,更能讓我們的產業與社會意識到,每個職涯階段的幕後工作者的各司其職,鼓勵中流砥柱繼續深耕,提拔優秀的新進人才為產業注入新血,才能改變產業生態,永續壯大。

在英國,透過 albert 認證和各種大大小小的「綠色獎項」,影視與媒體產業在製作與發行的過程中有許多誘因,來讓他們的思維與行為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發展至今,目前英國各大電視與串流平台,包括 BBCITVChannel 4UKTVSkyNetflix 都必須使用 albert的碳排計算器,回報「每一個製作項目」的碳足跡。從前製到後製,從計算碳排到控制碳排,一套工具的使用、一個認證的影響,都讓 BBC 更有自信得喊出明年的永續目標,並持續朝著 2030 年的「淨零」邁進。

BBC 提供《albert 碳排計算器快速上手指南》。資料來源:BBC(Fair Use)

全球暖化是真的,即刻行動吧

台灣的觀眾真的對環境議題冷感嗎?環境類節目非野生動物、海底生物,就只能探討核能或綠電嗎?或許並非觀眾無感,而是節目或新聞沒有觸及到關心環境議題的群眾,或是還沒找到最好的平台、切入點或故事,來講述氣候變遷這個會影響地球世世代代的議題?

如何挖掘潛在收視族群、更有效率的把重要議題帶給觀眾,是台灣致力於把內容做到 100 分的製作團隊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在題材、方法和包裝上做調整、發揮創意,如何與跨領域的人才和產業合作,讓觀眾能更順利吸收(他們以為自己不關心或覺得不重要的)新知,一起在這個充斥著各類資訊的網路社會,提供值得信賴的新聞報導與優質節目。

過去的十年已經回不去了,一起想想未來的十年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COP 26 會前會!BBC「氣候創意節」與會筆記」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