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數位訂戶、用房地產還債 美國最大報業甘尼特如何翻身?


劉郁葶|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美國最大的報業公司甘尼特(Gannett)宣布,2023年第四季數位營收佔總收入的 41%,並希望在2026年將數位營收比例提高到 55%,達到收支平衡。
2023年甘尼特報團的總虧損為2,780萬美元,比 2022 年的虧損7,800萬美元有所改善。甘尼特高層在會議上展現樂觀的態度,並指出甘尼特的數位受眾和營收均有所增長,預計公司將在 2024 年底左右,達到轉虧為盈的「轉折點」。
數位營收將超過傳統收入
執行長麥克.里德(Mike Reed)在與投資者的財報會議上表示:「我們預計數位收入將比2023年增長約10%,更重要的是,數位營收將超越逐漸下降的傳統收入。」麥克.里德補充道:「我們的數位營收策略,同時是預期未來增長的基石,透過擴大受眾、提升參與度,優化客戶與我們互動的各階段中的平台獲利。」
在〈新聞出版商Gannett大翻身的5個原因〉文章中提到,甘尼特報團的轉變包含,「除了更傳統出版收入外,該公司一直在建立數字營銷解決方案部門,其中包括搜索和展示廣告、搜索最佳化、社交媒體、網站開發、網路 展示產品、客戶關係管理和軟件即服務解決方案。」
甘尼特上一季的數位訂戶約為200萬人,較前一季度增長1.6%。甘尼特的數位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2.9%,達到2.771億美元;平均每位使用者帶來的收入,略高於28美元/年,顯示許多訂戶受益於大幅折扣價。
改以郵件投遞降低成本,用房地產清還債務
除此之外,為了降低成本,甘尼特財務長道格.霍恩(Doug Horne)透露,甘尼特去年在其46個較小的市場轉為用「郵寄投遞」,並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將另外53個市場改為郵寄投遞。這其中的原因是,相較於投遞員派送,郵寄能減少50%成本。
此外,甘尼特還計劃縮減部分印刷廠,例如《印第安納波利斯之星》(Indianapolis Star)宣布,將在4月結束它們的生產設施,預計約有90名員工將被裁撤。
目前,甘尼特的日均印刷量排名全美第五,根據英國《新聞公報》(Press Gazette)報導公布以「日均印刷量」計算的25家美國報紙年度排行榜,《華爾街日報》再次以552,000份名列榜首,《紐約時報》以268,000份位居第二,甘尼特旗下的《今日美國》(USA Today)以132,641份位居第五。
霍恩表示,公司也正在「深入評估」甘尼特在最大市場外的所有辦公空間,包括位於維吉尼亞州麥克林(McLean)的總部辦公室,甘尼特計劃將總部遷至紐約市。
透過房地產清還債務也是甘尼特的策略之一。在2023年,甘尼特成功還清債務超過1.4億美元,目前僅剩約11億美元的債務,這筆債務是因2019年與媒體公司Gatehouse合併所致。出售房地產向來是公司償還債務的重要策略之一,預計公司將於2024年再次銷售約4,500~5,000萬美元的不動產資產。
「重啟」小型新聞編輯室
在內容方面,甘尼特還做了一些調整。甘尼特內容長克里斯汀.羅伯茨(Kristin Roberts)在會議表示,甘尼特將在2024年專注於「重啟」小型新聞編輯室。
羅伯茨說,去年甘尼特專注於「適應」觀眾的喜好,特別是大學橄欖球、高中體育運動的新聞,以增加頁面瀏覽量和參與度。甘尼特上季度平均每月獨立訪客數為1.87億,年增4.3%。甘尼特還在其較小的新聞編輯室中嘗試新聞信,這項計劃將在今年繼續實施。
羅伯茨分享,記者結合第一人稱語氣與通訊方式,邀請讀者親身體驗他們的社區,這個方式獲得顯著結果,讓公司有信心大膽擴展計畫。他說:「我們正擴大記者隊伍,特別是在失去地方新聞記者的社區。同時,我們計劃將全國更多小型新聞室轉型,充分發揮新聞信在增加參與率、讀者滿意度和停留率的優勢。」
投資地方新聞、創建選民指南
去年(2023年)三月,甘尼特經歷兩輪大規模裁員、數名高階主管辭職後,羅伯茨接掌公司。從那時起,甘尼特僱用200多名記者,羅伯茨也直言表達投資地方新聞業的願景。在一篇報導中,甘尼特計劃向《印第安納波利斯星報》的新聞編輯室和業務團隊投資200萬美元,羅伯茨表示,他對地方新聞事業有「極大的野心」。
羅伯茲表示,甘尼特也會投資選舉報導、為選民服務,公司正為100多個城市創建選民指南,並將推出電子郵件課程,幫讀者做好投票準備。
羅伯茨說:「《今日美國》(USA Today)致力於將選民視為選舉中的重要人物。我們幫讀者、觀眾和聽眾獲得更多資訊,在投票箱為自己和家人做出最佳選擇。」
人工智慧將被如何運用?
然而,許多甘尼特的工會人士,對於公司對地方新聞業的承諾,抱持懷疑態度,同時認為甘尼特的工資過低。
工會擔心的問題之一,是公司對人工智慧的使用。執行長麥克說,甘尼特不會使用人工智慧來取代記者或發佈內容。去年(2023年)9月,甘尼特才公開宣布,取消用AI來寫新聞。原因在於,甘尼特旗下的新聞報社使用 LedeAI 撰寫的文章中,有許多重複、尷尬的措辭,還被讀者指出這像是「不懂運動的記者」寫的。
舉例來說,在一篇報導中,人工智慧將俄亥俄州的足球比賽描述為「一種近距離接觸的運動類型」,而在描述高中足球比賽的獲勝者時,使用「換上了勝利的裝備」這類奇怪詞彙。這使得甘尼特只好放棄人工智寫作,重新聘人編輯。
不過,這不代表甘尼特完全放棄人工智慧,麥克表示,公司的目標是用人工智慧,提高生產力與探索新的獲利機會,「以幫助記者提高效率,讓記者有更多時間創作更多內容。」
這些年,新聞媒體一直在探索與人工智慧、科技公司交易的可能。麥克表示,他預計甘尼特最終會簽署協議,但還不知確切時間,「但我們相信終將實現,因為我們的內容受版權保護,而且這些內容對許多人工智慧技術來說非常重要。」
◎ 附錄補充:美國日均印刷發行量排名前 25 名的報紙
以下順序為:排名、媒體名稱以及發行量
-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552,000
-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267,600
-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 131,200
-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127,700
- 今日美國(USA Today) 121,600
-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105,700
- 美國明星論壇報(Star Tribune) 86,900
- 新聞日報(Newsday) 83,500
- 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73,000
- 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 71,700
- 檀香山星廣報(Honolulu Star-Advertiser) 71,600
- 坦帕灣時報(Tampa Bay Times) 62,600
-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56,900
- 達拉斯晨報(Dallas Morning News) 52,200
-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50,800
- 休士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 48,100
- 亞利桑那共和報(Arizona Republic) 46,700
- 費城詢問報(Philadelphia Inquirer) 45,300
- 每日新聞(Daily News) 41,500
- 水牛城新聞報(Buffalo News) 38,400
- 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 37,800
- 誠懇家日報(Plain Dealer/ Plain Dealer Sunday) 37,000
- 丹佛郵報(Denver Post) 36,700
- 拉斯維加斯評論雜誌(Las Vegas Review Journal) 35,800
- 明星紀事(The Star-Ledger) 34,400
參考資料
- Poynter Newsletter – 〈Gannett ends 2023 with $27.8 million loss, grows digital revenue〉
- Poynter – 〈Gannett’s 2024 priorities include ‘rebooting’ small newsrooms and keeping voters informed〉
- Press Gazette – 〈Top 25 US newspaper circulations: Print circulations of largest titles fall 14% in year to September 2023〉
- Qooah – 〈美國報紙業的巨頭 Gannett 放棄 AI 撰寫文章,原因是作品慘不忍睹〉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數位新聞市場瞬息萬變 訂閱制成長停滯、影音與播客內容竄起
- 傳統媒體逐漸消逝 數位新聞興起 仍無法掩蓋閱聽人迴避新聞的事實
- 傳播科技改變新聞獲取方式 營收流向數位平台 地方媒體處境愈顯艱困
- 數位平台吞食廣告營收 媒體業者感嘆:數位化不全然是進步的喜悅
- 數位平台崛起 紙媒近10年營收減半 學者盼推公平議價模式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