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久|歐洲新聞工作者社群媒體指南

周傳久|歐洲傳真・現任公視新聞部記者
由於多種社群媒體興起,歐洲許多傳統公共媒體面臨營運挑戰,不僅市場占有率,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務功能與貢獻度。走進社群媒體,搭配主頻,回應時代處境改變後的民眾資訊需求,成為趨勢。
公共媒體(PSB)有自營社群媒體,可是從業人員除參與所屬媒體的社群媒體,也可能私人名義參與其他社群媒體,如何避免衝突,維持媒體和媒體工作者的公信力與專業形象,成為媒體營運重要課題,因而紛紛嘗試設立準則。準則有三類:
第一類是大眾公共媒體的社群媒體的準則;
第二類是內部工作人員在自家媒體的社群媒體的工作準則;
第三類是媒體人員在個人的社群媒體的注意事項。
以下討論以二、三類為主,簡稱社媒。
???????? 芬蘭公視 YLE
北歐的芬蘭公視(YLE)非常重視社會形象與可信度( Brändien arvostus),2020 年不但是該國媒體公信力第一名,而且即使與所有企業一起比較,YLE 也得到全國第三,次於 Fiskars 園藝剪刀和 Fazer 巧克力糖果公司。
在這個世界貪污率非常低的國家,信用聲望特別被看重,在 COVID-19 期間又受到更多信賴和收視率。YLE 官網很看重這類評比顯現該國國情。YLE 在這種背景下慎重地設定記者參與社媒準則。
準則的精神不在於不可以做什麼,而是可以做什麼,以及如何顧及所屬媒體公信力與原有的優質社會形象。首先指出,因為許多民眾使用社群媒體,所以 YLE 和新聞人員必須到那裡去服務大眾,與大眾共同建立內容(很典型的北歐式民主用語)。
一定要回應民眾的提問與評論,而且不斷的依照社會變化快速調整回應方式。媒體內部專家要訓練所有員工回應素養。遵循的法律、價值標準,和在其它出版品有共同的標準。開闢社群媒體要注意主要訴求對象是什麼族群,他們為什麼需要這個平台。
此外,新聞人員要記得,參與社媒對自己與所屬媒體公信力有什麼影響?因為我們無法完全確定民眾會認為我們的發言倒底代表所屬媒體還是個人。要考慮發表言論在民眾的眼光看來,是否導致他們質疑 YLE?同時,在社媒要尊敬同事,莫把媒體內部事情搬到社媒來讓外界看到。為了維持媒體中立避免混淆,個人的社群媒體不要使用所屬媒體的識別形象標誌,尤其注意避免 YLE 形象因此被用到用於商業活動。
芬蘭公視 YLE 記者參與社群媒體準則。資料來源:YLE(Fair Use)
???????? 瑞典廣播 SR
除了YLE,瑞典廣播(Sverige Radio,簡稱 SR)的社媒準則多達 133 頁。在 105 頁特別提醒員工,若不太確定自己的言論是否影響 SR 形象,最好發布前先與主管討論。SR 也和 YLE 一樣,提到避免因個人而導致公共媒體識別符號被濫用誤用,以及在個人社媒發言,要非常注意尊重同事。因為一旦放在社媒就沒有所謂私下可言。SR 還提醒員工不要在私人社媒平台與受訪對象或民眾聯繫討論公務。
瑞典廣播 SR 記者參與社群媒體準則。資料來源:SR(Fair Use)
???????? 比利時荷語區公媒 VRT
比利時荷語區公共媒體 VRT 發展了「社媒十誡」,對從業人員說,不管你提到什麼,你就是會和 VRT 連在一起。因此永遠不要在社媒說你不會在 VRT 麥克風前不會說的話。
不要對單一政黨或政治人物表示偏好。你在另一場合當代言人等,絕不能提你的所屬媒體和圖像。對社會爭議事件表達要更謹慎。轉發訊息要確認可信度,以免影響 VRT 的可信度。
社媒要容許幽默,但注意不要傷人。避免無休止的爭論,你可以表達遺憾、否認和反駁,但要小心別弄砸了。沒有經過諮詢,千萬別轉發其他社群媒體可識別的圖片。
比利時荷語區公媒 VRT 「社群媒體十誡」。資料來源:VRT(Fair Use)
???????? 奧地利公視 ORF
奧地利公視 ORF 於 2018 年設立社媒準則時,如何避免新聞自由受到干預曾引起討論。這與該國國情下,執政黨和 ORF 之間互動和 ORF 內部人員的期待有關。讀者可自行了解完整內容。
內文強調,社媒不是玩具而是工具。你發言就算不說是 ORF 員工,別人也當你是。不要提出任何讓別人懷疑你記者公信力的言論。注意隱私,要有禮貌。注意社媒可能比主頻表達相對使用比較通俗語氣,可能帶來給人輕浮的感覺。不要發出你不想要的內容,因為以後可能又傳回來或者繼續在別處發酵。社媒有很強互動性,可以聊天,要讓讀者分清楚,你在發新聞還是聊天。同時,你若主持健康雜誌,你的私人社群媒體朋友如果有很多廠商、藥商,可能影響你的客觀形象,這要注意。
奧地利公視 ORF 社群媒體準則。資料來源:ORF(Fair Use)
???????? 愛爾蘭公視 RTE
愛爾蘭公視 RTE 不但有詳細周全的新聞人員社媒準則,而且美編還設計幫忙畫重點使員工容易閱讀重點。
其中提醒記者於社媒發言要非常注意用語的語氣和用詞,還有在社媒與讀者的爭論要拿捏。因為這會傳達表答者的態度,也可以構成不預期的影響,最終影響到觀眾對 RTE 觀感。另外,如果導致危機,該怎麼應對。
愛爾蘭公視 RTE 新聞人員社媒準則。資料來源:RTE(Fair Use)
???????? 德國公媒 ZDF 與 NDR
傳統媒體,尤其公共媒體如何訂立所屬新聞從業人員的社媒參與,實需拿捏。因為太寬,可能有多種負面影響,太窄,可能限縮社媒原可增廣服務的空間。德國公視二台 ZDF 用非常正面的觀點,鼓勵媒體人員和民眾藉著社媒對話,共同創新。
德國公視二台 ZDF Digital 表明喜歡社群媒體。資料來源:ZDF Digital(Fair Use)
北德公廣媒體 NDR 則非常詳細嚴格,以維持社媒品質,特別強調品質。而且為讓員工精確了解,直接在指引中舉出各種實例。例如怎麼與讀者聊天有原則、報導了一個商業旅遊團體,不可以在私人社媒誇讚它,要保持中立。
甚至規範的對象不止新聞人員,還有音效工程師的言論尺度與立場。例如音效師可以於私人社媒表達專業知識意見,身分是私人。但是在 NDR 音樂會中出現,可能碰到網友,但你必須表明自己的身分就是 NDR 員工。
北德公廣媒體 NDR 則非常詳細嚴格,以維持社媒品質。資料來源:NDR(Fair Use)
???????? 義大利研究訓練機構 CMPF
由於如何發展社媒太重要,盡管各國有文化差異,仍可能有借鏡機會。於是在國際間有義大利研究訓練機構「媒體多元主義與自由中心」(The Centre for Media Pluralism and Media Freedom,CMPF)專門收集各國做法,提供交流服務。
CMPF 蒐集歐盟 28 國新聞工作者的社群媒體指南。資料來源:CMPF(Fair Use)
展望未來,傳統媒體的社媒如何設計準則,多考慮新社會處遇中扮演重要公共功能與觀眾期待,努力追求客觀中立信,與觀眾共創新知、摸索共善。當然,也會遇見各種政治活動發明的挑戰與隨之而來的衝突。可能一不小心破壞公信,但也可能從而更贏得大眾的信賴!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NPR 公布新道德政策 有條件允許記者參與示威運動
- 在社群網路裡迷航:美聯社解僱案後,新聞業做好準備了嗎?
- 何鉅華|BBC 嚴格社群媒體內規出爐:不可在臉書推特隨意表態
- 報導vs.推文!記者該不該刪掉社群媒體上的推文?
- 黃哲斌X杜奕瑾|從「葉黃素計畫」看社群媒體演算法與新聞業的未來
- 馮賢賢|公視撿到槍,會用嗎?
- 蘇啟禎|放開尺度or謹言慎行? 公共媒體社群經營的試誤路
- 劉昌德|被「誤殺」的台語台小編
- 李志德|只討論「尺度」,足夠嗎?—當我們討論媒體社媒小編時,我們討論的是什麼?
- 周傳久|小編之亂?來看北歐小編怎麼做!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