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鉅華|🇬🇧 英國新聞工作者近十萬人

何鉅華|英倫傳真・資深媒體人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進行的《勞動力調查》,在過去的三年中,英國在職新聞工作者的人數逐漸增多,現已達近 10 萬人。同時,新聞工作者有年輕化趨勢,而且一般學歷比前更高,而男女比例亦已開始轉為女性稍多。
這一《勞動力調查》是對來自 6 萬個家庭的 15 萬個 16 歲以上的人進行了四個季度調查累計結果。調查的誤差幅度 (margin of error)為 6,000。
新聞工作者歷來最多
在《勞動力調查》的界別分類中,新聞工作者(Journalists)專指「記者、報紙和期刊編採人員」,這個定義有別於一般包涵更廣的泛稱媒體人。
調查結果顯示,新聞工作者界別在 2020 年已增至 9 萬 6 千人,算是歷來最多,佔英國約 6 千 6 百萬人口中的總勞動力的0.3%。上一次在2018年的調查估計為 7 萬 8 千人,現即多了近兩萬人。若跟更早之前相比,在 2007 年時估計僅 5 萬 5 千人。
值得一提是,國家統計局有另一例常的調查《年度人口調查》(The Annual Population Survey)亦得出相近數據。根據《年度人口調查》,在 2020 年,新聞工作者的總數為 10 萬 3 千人。該調查的誤差幅度亦為 6,000,這意味兩大調查得出的數字在統計學上大致相同。
新聞界女性開始多於男性
對於《勞動力調查》的數據,由新聞界主辦的國家記者培訓理事會(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Training of Journalists,簡稱 NCTJ)研究顧問斯皮爾斯伯里(Mark Spilsbury)續有以下的分析。
他指出,調查數據首次顯示,現在新聞界的女性人數(53%)開始比男性多。此前,2018 年時 54% 是男性, 2016 年時 55% 是男性。相比之下,在英國的總勞動力中,現時仍是男多於女,女性佔 48%。
不過,在同樣的誤差幅度為 6,000 的情況下,《年度人口調查》則顯示,新聞業中男性(54%)仍然繼續多於女性。
新聞界依然缺乏族群多樣性
根據《勞動力調查》數據進行其他分析可見,近年非白人新聞工作者(泛指黑人及少數族裔)所佔比例沒有「根本性變化」,非白人新聞工作者佔總數的 8%,而在英國普遍勞動力中,非白人則為 12%。
白人記者(92%)的比例仍然高於在整個勞動力中(88%)的比例。與 2018 年的 94% 相比有所下降,但仍高於 2016 年的 90%。由於樣本量較小,數據並未細分來自不同非白人種族的比例。
高學歷、年輕化是特色
在新聞工作者的學歷方面,數據表明,基於父母的職業,約有 75% 的新聞工作者來自社會地位較高的階層,而英國一般勞動人口中這一比例為 45%。數據顯示,有 89% 的新聞工作者俱有學位或以上的學歷,而英國整體勞動力中這一比例為 48%。
同時,調查報告指出,新聞業也正在趨向年輕化:30 歲以下的比例從兩年前的 16% 上升到 23%,而 40 歲以上的比例則從 64% 下降到 48%。不過,年齡段兩端的新聞工作者比例卻相對較少, 約 67% 的新聞工作者的年齡均在 25 至 49 歲之間, 而英國總體而言,這一年齡段工作者的比例為 57%。
在起用身障人士方面,比例已從 2016 年的 10% 增加到 16%,這意味著該行業現在與英國平均比率一致。
國家記者訓練局(NCTJ)的研究報告總結稱,新聞業者趨於年輕化,女性更多,但在反映社會的整體代表性方面仍然不足,猶以少數族群而言。而在吸納新進上,入職學歷更高,目前仍然離不了學位化的固有趨勢。
為協助新聞業界招攬及培訓人才,國家記者訓練局近年一直致力於提供一些非學位的培訓課程和認證資格,助力入職多元化。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張秀賢|創造時代的香港青年評析《港版國安法》
- 李志德|香港渣華道的日與夜(3):在警察與群眾之間,記者良心該在的位置
- 張東旭|香港國安法「中共隱形戰」公開化 全球媒體承擔守夜人
- 宋承恩|自由原本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簡評香港國安法與新聞自由
- 張潔平|反制恐懼,拿回自己的語言先!
- 趙思樂|解讀香港國安法:本地東廠政府、大案中央直轄、國際干預防火牆
- 陳益能|國際記者看香港國安法:地圖上沒有的水域!
- 香港《國安法》:新聞自由面臨危機 恐引發媒體界寒蟬效應
- 李志德 feat. 朱淑娟|伸進媒體的中國黑手
- 2019亞洲新聞專業論壇:香港場|後傘運,香港青年參政與言論自由空間急遽收縮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