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顯示:半數美國民眾認為多數全國性新聞媒體有意誤導公眾


夏豪|特約記者編譯報導、主編蔡宏杰補充
一個健全的媒體對健康的民主來說很重要。然而,新聞編輯室需要資源來報導人人可近用,且不受任何影響的可靠新聞。
從2017年以來,美國民調公司蓋洛普(Gallup)和非營利組織奈特基金會(John S. and James L. Knight Foundation)研究了公眾對新聞媒體在美國民主中扮演的角色,並聚焦在美國人對新聞的期望和評價,最重要的發現包括:
1. 大多數美國民眾認為新聞媒體優先考慮自己的商業需求,而非為了公眾利益
超過四分之三(76%)的美國成年人表示,新聞媒體的首要目標是商業利益,只有12%的美國人認為新聞媒體是為公眾服務。受訪的美國成年人之中,在問到「新聞媒體如何平衡商業利益與公眾利益」的看法,有62%的人認為新聞媒體會將商業利益凌駕於公眾利益之上,僅有6%的人認為新聞媒體以服務公眾為目的,而30%的人則認為新聞媒體在商業利益與公眾服務能取得平衡。
有趣的是,在這些受訪者中,年長的美國人、有色人種以及政治光譜傾向民主黨的人,認為新聞媒體在商業利益與公眾服務能取得平衡。Z世代(Gen Z)以及千禧世代的年輕人則普遍認為新聞媒體多半優先考量商業利益。
2. 儘管美國民眾強調媒體的商業特質,但超過十分之七的民眾表示他們從未或是不一定會為了新聞而付費,只有17%的民眾表示會為了新聞付費
願意為新聞付費的受訪者當中,26%的受訪者願意持續付費閱讀新聞,主要使用的付費方式為訂閱制,其次為捐款以及加入會員。調查結果顯示,高收入、高教育水準、政黨傾向民主黨、白人有較高的比例願意付費閱讀新聞。而過去曾經付費閱讀新聞的受訪者,在被問及未來是否還願意付費,有將近五成的人(49%)表示願意再次付費。美國的Z世代以及千禧世代年輕人,與年長族群相比,在新聞消費的比例上較少,不過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卻更願意在某些時候付費閱讀新聞。
表態願意付費閱讀新聞的受訪者被問到「願意付費閱讀何種形式的新聞」時,有50%的人表示願意付費購買紙本刊物(報紙或雜誌),願意透過廣播付費收聽新聞的佔35%,線上訂閱新聞網站的比例則為30%。
美國人,尤其是Z世代和千禧世代,確實表現出對公共資金的開放態度,並就由個人捐款來作為支持新聞業的一種方式。超過一半的美國民眾對新聞機構的政府資助和個人捐款持開放態度,以確保在特定條件下每個人都能免費獲得新聞。
3. 舉辦活動和電子報可能是潛在的收入來源
35%的美國民眾表示,新聞媒體向民眾收取線下活動的費用是合理的,另有20%民眾表示視情況而定,27%的民眾表示對電子報收費是合理的,23%民眾表示願意為獨家內容付費。
4. 美國民眾對新聞信任度下滑
從2017年開始,蓋洛普和奈特基金會一直在追蹤人們對新聞媒體信任度的下降情況,在2020年,蓋洛普在這項指標上創下歷史新低,對新聞媒體沒有信心的美國人,也是40年來首次超過有信心的人。
蓋洛普和奈特基金會過去五年的研究聚焦於新聞媒體如何與「信任」做連結,例如:許多美國人表示,他們關心透明度、客觀性和準確性,但是,如果許多新聞媒體已經制定了很高的新聞標準,為何信任度還是持續下滑呢?
可以肯定的是,對訊息或組織的不信任不一定就是一件壞事,在現今的資訊爆炸、假訊息充斥的媒體環境中,對任何資訊抱持懷疑態度可能是有幫助的。
5. 情感層面的信任度也下滑
但這項研究也顯示,許多美國人不只對今天的新聞抱持懷疑態度,他們在「情感層面」也感到不信任,認爲新聞媒體有意誤導他們,並且對新聞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漠不關心。分析指出,這些新聞情感信任指標實際上與新聞媒體能夠提供準確和公正報導的觀點截然不同。
情感信任很重要,研究表明,美國人對新聞的情感信任度越高,他們就越覺得新聞媒體在維持業務和服務公眾上之間取得平衡。對新聞的情感信任度越高,民眾就越有能力駕馭複雜的訊息環境,也就願意付費訂閱媒體,這也與美國人對民主的信任有關。
以下提供數據說明為何新聞業應該努力重建公眾的信任,以及他們如何有效做到這一點。
1. 更深入瞭解美國人不信任新聞的原因
只有26%的美國人對媒體感到信任,這是蓋洛普和奈特過去五年調查以來的最低數據,有53%的民眾持負面看法。
在所有政治傾向中,與2019年底到2020年初進行的調查相比,更多美國民眾對新聞媒體沒有好感,這個數據在立場偏民主黨的人士中更為明顯。一般而言,過去民主黨人對媒體看法比較友善,但近年不滿比例提升。
與年長族群相比,年輕族群對新聞媒體的信任度更為低落。雖然72%的民眾指出,新聞媒體有資源和機會向公眾準確、公平地報導新聞,但只有35%的民眾信賴新聞媒體會提供他們所需的資訊。
有35%的美國人認為,美國全國性新聞媒體只關注他們的報導內容是否能形成輿論影響美國社會、文化和政治,僅有少數23%的人認為大多數新聞媒體會關心讀者、觀(聽)眾的利益。有半數美人(50%)則認為美國全國性新聞媒體有意誤導大眾。
相比之下,多數民眾認為,地方新聞媒體相較全國性新聞媒體,更關心他們的報導所帶來的影響力。65%的受訪者認為,地方新聞媒體可以提供精確、公正的新聞訊息,各項數據都顯示,民眾偏好地方新聞媒體帶來的訊息勝過全國性新聞媒體。44%的美國人表示,地方新聞媒體無意誤導或說服公眾。
在這項調查中,44%的美國人表示對地方新聞媒體有很高的情感信任,僅有21%的美國人表示對全國性媒體有很高的情感信任。
2. 情感信任和美國人訊息管道的關聯
將近一半(47%)的美國民眾偏好在網路上瀏覽新聞,相比之下,只有28%的美國人願意從電視上獲取新聞。
而透過網路獲取新聞的受訪民眾,對全國性新聞媒體的情感信任度較低,只有15%的人表示情感信任度較高。此現象可能與年齡有關,年輕族群是網路新聞的主要客群,並且對全國性新聞媒體的情感信任度較低。
45%的美國人將有線電視新聞媒體(CNN、福斯新聞或MSNBC)列為他們的首要新聞來源,這表明他們對全國性新聞機構表現出較低的信任,只有19%的人表示出高度信任。
3. 深入觀察:情感信任與消息來源
美國人對當今資訊環境不知所措,有61%的受訪者表示資訊爆炸時代,讓他們難以獲得的所需的訊息。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新聞媒體存在太多偏見,難以幫助他們釐清事實。
是否能獲取所需訊息以及釐清事實,也影響了美國人對全國性新聞媒體的情感信任。對全國性新聞媒體有較高情感信任的84%受訪者表示,儘管新聞中存在一些偏見,但有足夠的消息來源來梳理事實;60%情感信任度高的美國人表示,更容易獲得資訊。對媒體的信任度,也影響了民眾為新聞付費的意願。
4. 情感信任、媒體與民主
報告指出,對全國性新聞媒體的情感信任,會影響政治信任度。對新聞媒體抱持較低情感信任的人認為,執政者不為選民所知,亦不盡信政府官方報導,對於專家的意見也抱持懷疑態度。
在70%對新聞媒體具有高度情感信任的美國人之中,認為選舉是自由和公平的,對於透過選舉產生的政府官員,也抱持正面態度,認為官員能優先考量選民利益。對新聞媒體低度信任的美國人則認為政府會干預新聞媒體的報導。
參考資料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調查〕 信任差距:受眾的背景與動機 影響民眾對數位平台新聞的信任度
-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調查(二)信任差距:使用者意識到的科技平台問題以及其對新聞業的看法 影響民眾對數位平台新聞的信任度
- 美國民主的考驗 看《華郵》如何重建民眾信任
- 2022年《路透社》紀念講座| 坦克、TikTok和信任:動盪時期的新聞業
- 如何重建民眾對新聞媒體日漸低落的信任度?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