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迴避比例創下高峰 近四成民眾因新聞感到「疲憊」


郭宇璇|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6月發布《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4),使用市調公司YouGov針對47個國家、94,943名成年人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報告中除了探討新聞消費的各個面向,也討論到「新聞迴避」(News avoidance),當中發現,選擇性迴避新聞的比例創下高峰,是《數位新聞產業報告》自2012年首次發布以來的最高紀錄。
英國媒體《新聞公報》(Press Gazette)分析了報告中與新聞迴避有關的部分。在今年的報告中,有高達3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經常或有時會迴避新聞,比2017年的29%增加了10個百分點。與2023年相比,今年的新聞迴避比例上升了3個百分點, 當中漲幅最多的國家是愛爾蘭(上升10個百分點至44%),接著依序是西班牙(上升8個百分點至37%)、義大利(上升7個百分點至36%)、德國(上升5個百分點至37%)、芬蘭(上升5個百分點至26%)、美國(上升5個百分點至43%)和丹麥(上升4個百分點至23%)。
調查問題:您最近是否主動迴避新聞? 基數:每年每個國家或地區參與調查的樣本總數大約是2000人。 註:調查國家或地區數量從 2017 年的 36 個增至 2024 年的 47 個。資料來源:《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
在英國,表示自己會主動迴避新聞的人比例從2017年的24%,上升到2024年的46%。此比例與2022年持平,不過2023年略有下降為41%。在接受調查的 47 個國家或地區中,英國在迴避新聞方面排名第九。排名第一的是保加利亞(60%)和希臘(59%)。
在《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調查的2,017名英國受訪者中,僅有25%的人表示他們從不迴避新聞。
從性別來看,迴避新聞的現象在女性中更加明顯。在英國,52% 的女性表示她們會迴避新聞,而男性的比例為41%。各年齡層的分佈情況則相對平均,在25歲至34歲、35歲至44歲和45歲至54歲的人群中,有49%的人會迴避新聞;18歲至24歲中有43%,以及55歲以上有 44%的人有此狀況。
近一半(46%)的人說他們有時或經常主動迴避新聞。只有四分之一(25%)的人說他們從不迴避新聞。迴避新聞的人更可能是女性和低收入者,但不同年齡間的差異不大。資料來源:《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
「令人沮喪」和「無情」的循環引發了新聞迴避
一位45歲的英國婦女受訪時表示:「現在世界上的新聞太令人沮喪了,大多數新聞頻道都在報導同樣的事情。」《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中還提到,新聞不僅「令人沮喪」,而且「無情」。
在所有接受調查的國家與地區中,接近四成(39%)的人表示,他們對如今的新聞量感到「疲憊不堪」,這一比例自2019年的28%逐漸上升。人們普遍認為是與「戰爭、災難和政治」有關的報導,擠壓了其他領域的報導空間。
近五年來,「新聞疲勞」(news fatigue)現象在許多國家都日趨嚴重,例如西班牙(上升18個百分點)、丹麥(上升16個百分點)、巴西(上升16個百分點)、德國(上升15個百分點)、南非(上升12個百分點)、法國(上升9個百分點)和英國(上升8個百分點)等;但在美國(上升3個百分點)則稍微少一些,因為五年前美國的新聞疲勞現象已較為明顯。
新聞疲勞在不同的年齡和教育程度之間沒有明顯差異,但女性(43%)比男性(34%)更容易抱怨資訊超載。
在許多國家,近五年的新聞疲勞現象都日趨嚴重。資料來源:《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
《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指出,智慧型手機、推播通知和基於演算法的平台的使用量增加,是造成資訊超載的潛在原因。英國一位71歲的男子表示:「資訊量之大令人難以承受。面對一場遙遠的災難,我們可能會感到無助、內疚和無能為力。」一位27歲的美國男子也分享:「現在的新聞太多了……有些是假的,有些是真的,但我很困惑,很頭痛。」
此報告的主要作者紐曼(Nic Newman)接受BBC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那些選擇主動迴避新聞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們感到「無能為力」,認為自己對世界上發生的大事沒有任何影響力。他說:「經歷了疫情和戰爭,人們遠離新聞是相當自然的反應,不管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或只是想繼續正常過生活。」
各國對新聞感興趣比例長期下降 芬蘭是唯一例外
除了芬蘭外,每個受訪國家或地區對新聞的興趣都呈長期下降趨勢。報告指出,女性和年輕人在這一降幅中佔了很大比例。
英國是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之一。自2015年以來,英國人們對新聞的興趣幾乎減少了一半,當時有70%的人表示對新聞極其或非常感興趣,而今年這一比例下降到38%。
此外還有西班牙(從2015年的85%下降到52%)和阿根廷(從77%對新聞感興趣下降到45%)。不過,阿根廷可能是受到2023年底的總統選舉影響,其2023年的比例較低,為43%,2024年時又回升至45%。
西班牙、阿根廷、英國及法國四個國家,對新聞感興趣的比例呈現大幅下降趨勢。 資料來源:《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
然而,並非所有國家的新聞興趣比例都有如此大的下降。美國今年的新聞興趣比例為 52%,低於2015年的67%,但高於2022年的最低點47%。荷蘭和韓國下降的比例則只有個位數。
芬蘭是唯一沒有出現長期下降的國家,對新聞感興趣的比例從2015年的64%上升到今年的65%。
澳洲、美國、荷蘭及南韓四個國家,對新聞感興趣的比例呈現小幅下降趨勢。 資料來源:《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
調查中也詢問了受訪者他們最感興趣的新聞主題類型。地方新聞和國際新聞是所有年齡組中最重要的兩類新聞;但政治新聞在45歲及以上的受訪者中排名第三,而在34歲及以下的受訪者中卻沒有進入前五名,他們對環境和氣候變遷新聞更感興趣。
人們認為,他們對體育、政治和商業新聞等話題的興趣整體上皆有被滿足,但在教育、環境和社會正義等領域則有所欠缺。
在英國以及整體中,對每個主題感興趣且表示其資訊需求已滿足的人所佔百分比。資料來源:《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
「使用者需求」模型能否幫助減少新聞迴避?
《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指出,世界各地的許多新聞編輯室都引入了「使用者需求」模型,旨在透過「教育、啟發、提供觀點、連結或娛樂」的故事,使新聞更容易取得和吸引人。所有國家或地區中,近四分之三(72%)的人表示,讓他們了解即時資訊的新聞對他們來說最重要,其次是有教育意義的新聞(67%) 和提供不同觀點的新聞(63 % )。
這個狀況在不同年齡中是相當一致的,不過與年長的人相比,年輕人對能提供啟發、連結和娛樂的故事更感興趣。例如,在美國,超過一半(52%)的35歲以下族群認為,擁有讓他們對世界感覺更好的故事非常或極其重要,而35歲以上的人中這一比例約為四成(43%)。
紐曼表示:「整體來說,很明顯新聞消費者更希望減少新聞的持續更新,同時增加提供背景資訊和廣泛視角的報導,這有助於讓人們更好地理解周圍的世界。大多數人不希望新聞變得更加娛樂化,他們希望有更多能夠提供實用資訊、幫助他們與他人建立連結並給予希望的報導。」
參考資料
- Press Gazette – 〈News avoidance at record levels as four in ten ‘worn out’ by news〉
- BBC – 〈More people turning away from news, report says〉
- 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 〈Overview and key findings of the 2024 Digital News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