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的新吹哨人法案是否危害新聞自由?

2024 年 04 月 18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donation
陳曦|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巴爾幹半島國家克羅埃西亞3月中旬通過新的吹哨人法案,該法案內容相當具有爭議,在審議期間已經引發大批克羅埃西亞記者上街抗議,但是克國總理普連科維奇(Andrej Plenkovic)與執政聯盟支持下,法案仍在國會獲得表決通過,克羅埃西亞新聞從業者深深擔憂,此後該國的新聞自由與獨立性將大受打擊。

吹哨人法案立法目的是為阻擋記者報導政府腐敗

根據該項法案,未來在克羅埃西亞,若向記者揭露、提供警方正在調查當中的案件資訊,便會構成刑事犯罪,吹哨人將面臨最高3年有期徒刑的刑責;克羅埃西亞輿論批評,該法案可能會嚴重限制刑事訴訟期間的資訊揭露,吹哨人的權益與安全也將遭受侵犯,新聞從業者更認為,法案將有效壓制維護新聞自由所需要的關鍵消息來源。

克羅埃西亞記者協會主席賽維爾(Maja Sever)更譴責法案是「對新聞職業和公共利益的殘酷侵犯」。

鑑於世界各國普遍的偵查不公開原則,在犯罪案件的調查過程中,相關負責的司法人員如檢察官、司法官、司法警察、辯護人、告訴代理人等等,不可以將偵查的程序與內容對外公開,以確保偵查效能,並維護當事人或相關人士權益,同時也以此體現「無罪推定」原則、在有陪審團制度的國家,也藉此確保陪審團自由裁量的空間來確保審判獨立。然而,克羅埃西亞近年屢屢爆出政府貪腐醜聞,當中大多數都是吹哨人向媒體披露,因此法案一經提出,便引起公眾質疑,其立法目的是為阻擋記者報導政府腐敗。

新法案將限制新聞自由 各界對吹哨人法案仍有疑慮

普連科維奇2016年10月上任克羅埃西亞總理至今,8年來已經更換約30名政府部門首長,其中許多人都是因捲入腐敗醜聞而下台,而這些醜聞大多都是吹哨人向記者提供了手機簡訊或是私人電子郵件內容等等證據和資訊,再經由媒體報導向公眾揭露。因此賽維爾質疑,克羅埃西亞的新吹哨人法案真正的立法要點,就是壓制媒體報導政府醜聞,她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從政治上來說,這對普連科維奇來說構成了太大的威脅。這就是為什麼他試圖阻止(媒體報導)」。

賽維爾補充,「收緊法律相當於將記者定為犯罪者或共犯」,並直指新法案將限制克羅埃西亞的媒體自由,「當涉及刑事犯罪時,警方可以使用更多手段來對付記者,他們可以搜查記者的手機、筆記型電腦或辦公室來查找消息來源。這是對新聞業獨立性的攻擊。」

克羅埃西亞司法部長馬萊尼察(Ivan Malenica)則否認相關說法,他指稱新法案的目的只是「維護無罪推定」和「保護被調查者的個人權利」。

自從法案提出、普連科維奇宣布要將「在未經授權下,披露調查或證據蒐集程序細節」定為刑事犯罪後,克羅埃西亞記者和反對派發出強烈批評,除數千名記者簽署反對法案的請願書外,抗議者也組織了反政府示威活動;在議會辯論和新聞發布會上,指控和嚴厲言辭不斷。

在強烈反彈下,克羅埃西亞政府也僅是提出修正,原本法案追究刑事責任的對象包括記者,修正版本在存在「壓倒性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免除記者的責任,各界對該項新吹哨人法案的疑慮仍未獲解決。

法案通過後恐終結新聞業獨立性 歐洲委員會表達擔憂之意

克羅埃西亞記者協會的佐夫科(Hrvoje Zovko)表示,政府試圖「壓制言論自由的機會並扼殺民主——這都是極權主義政權的特徵」,他直指該法案「旨在掩蓋主導克羅埃西亞社會的各種形式挪用公共資金和犯罪行為」;克國小黨「中間黨」(Pametno)成員奧雷斯科維奇(Dalija Oreskovic)甚至指責,「這個國家被當權的黑手黨佔領了」。

該法案被克羅埃西亞媒體稱為「Lex AP」,AP就是普連科維奇的姓名首字母縮寫;但在反對聲浪和公眾憤怒下,普連科維奇仍推動法案在國會獲得通過,法案的反對者不滿地將普連科維奇與希特勒、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án)、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等獨裁者相比較。

歐洲委員會也對該法案可能造成克羅埃西亞媒體的傷害表達擔憂,並在最近發布的歐洲新聞自由評估中提到「Lex AP」並指出,「批評者表示,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可能會終結克羅埃西亞的新聞業獨立性,並塑造一個新的國家控制媒體的時代,這與歐洲標準不符」。

原本普連科維奇因為與歐盟機構合作良好,被認為是歐盟成員國領導人中的明星學生之一,但現在卻步上奧爾班、武契奇等歐洲獨裁者的後塵;除執意通過新吹哨人法案外,普連科維奇任命前法官圖魯迪奇(Ivan Turudic)擔任克羅埃西亞首席檢察官的舉動,也遭克國國內輿論抨擊——圖魯迪奇被控與涉嫌貪腐的官員有密切聯繫,但普連科維奇此舉卻是讓圖魯迪奇來負責處理克羅埃西亞重大政府貪腐案件。

媒體擔憂報導過於嚴厲批評政府 恐失去國家資金補助

儘管圖魯迪奇正式上任的日期是5月下旬,但他已於3月宣誓就職,這確保了他在普連科維奇任職總理期間就職,其上任不會發生變數。克羅埃西亞所有憲法法官都抵制圖魯迪奇的宣誓就職儀式——這在克羅埃西亞是極不尋常的情形。

除人事爭議外,普連科維奇也公開與歐洲檢察官辦公室(EPPO)發生爭執——EPPO負責調查涉及歐盟資金的腐敗和詐欺案件,普連科維奇和圖魯迪奇都質疑EPPO是否有能力處理針對克羅埃西亞政界人士和公務員的腐敗案件。

有鑒於普連科維奇的種種爭議事件,賽維爾指出,有越來越多媒體擔憂,如果其報導過於嚴厲批評政府,就會失去國家補助的資金,她表示這一切都是試圖「歐爾班化」克羅埃西亞的證據——換句話說,就是以匈牙利歐爾班的方式治理克羅埃西亞,「這關係到民主制度和整個社會的不穩定」。

克羅埃西亞即將在2024年4月17日舉行選舉,另外歐盟也將在6月舉行歐洲議會選舉(普連科維奇也是歐洲議會的11名克羅埃西亞議員之一),屆時普連科維奇是否繼續掌權,以及選民是否認同反對派對普連科維奇的批評,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