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創造新聞流量高峰 性別爭議與明星賽事成最大推手


林佳玟|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根據數位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在巴黎奧運期間,許多英國新聞網站流量大幅增長,但美國新聞網站流量卻呈現下降的趨勢,推測是因為在奧運前發生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遇刺未遂的事件,以及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發布退選消息,將新聞流量推向高峰。
美國十五家新聞媒體2024年7月7日至8月11日的每日瀏覽量分析。(資料來源:Similarweb、表格製作:英國《新聞公報》)
但因為觀眾與讀者對巴黎奧運的關注度遠遠超越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而延期舉辦、且賽事不開放觀眾入場的東京奧運,所以不論英、美,新聞網站年度流量均顯著上升。
巴黎奧運期間 各媒體網站瀏覽量明顯增加
《每日郵報》體育版(Mail Sport)表示,在巴黎奧運期間,每日平均網站瀏覽量是東京奧運的兩倍。而《衛報》(The Guardian)在巴黎奧運期間的頁面總瀏覽量與東京及里約熱內盧奧運相比,則分別增長了44%與52%。
《衛報》的發言人表示,「巴黎奧運期間,僅有其中一天的頁面瀏覽量低於過往的奧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發言人則提及,該報旗下的體育刊物《運動員》(The Athletic)在巴黎奧運期間,有兩週進入到「十大流量週」的榜單。
相較於奧運前十八日,奧運期間流量增幅前三名的英國媒體分別為《伯明罕郵報》(the Birmingham Mail)增長12%、《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增長10%,以及英國廣播公司BBC,增長5%。
英國新聞媒體在巴黎奧運期間與賽前兩週 [ 註1] 的每日平均瀏覽量分析 [註2]。(資料來源:Similarweb、表格製作:英國《新聞公報》)
美國排名前十的網站 [註3] 中,只有《People》在奧運期間的流量超越奧運前幾週。然而,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多數網站的流量皆有所增長,福斯新聞(Fox News)、《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NBC新聞(NBC News)、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增長幅度都在10%到20%之間,而《People》和《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AP)的流量更增長了46%及63%。
[註1] 賽前兩週為2024年7月7日至7月24日,巴黎奧運期間為2024年7月25日至8月11日。
[註2] 部分無法取得數據的英國媒體包含ITV、《Money Saving Expert》、《泰晤士報》(The Times)、《Healthline》、《Global》、GB News和《每日紀錄報》(the Daily Record)。
[註3] 部分無法取得數據的美國媒體包含《今日美國》、《富比士》(Forbes)、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新聞週刊》(Newsweek)和《衛報》。
而在英國,天空新聞台(Sky News)、《電訊報》(The Telegraph)和《地鐵報》(Metro)三個網站的日均頁面瀏覽量增長至少30%。《伯明罕郵報》相較去年,更成長了72%。
英國新聞媒體在巴黎奧運期間與2023年同期的每日平均瀏覽量分析。(資料來源:Similarweb、表格製作:英國《新聞公報》)
奧運性別爭議相關報導佔整體流量20%
Similarweb透過在Google搜尋「Olympic(奧運)」、「Olympics(奧運)」以及各項目的金牌得主姓名,分析各家新聞媒體的搜尋表現。在美國,搜尋流量前三名包括135萬次搜尋點擊的《Yahoo news》、130萬次搜尋點擊的《今日美國》(USA Today)和120萬次搜尋點擊的NBC新聞。而在英國,《每日郵報》線上版(Mail Online)獲得了最多的奧運搜尋流量,有64萬次網域點擊。其次是46萬次的《衛報》和39萬次的BBC。
2024年7月25日至2024年8月11日關鍵字「奧運(Olympic)」搜尋流量前十名的美國新聞媒體,及其排名最高的新聞報導。(資料來源:Similarweb、表格製作:英國《新聞公報》)
2024年7月25日至2024年8月11日關鍵字「奧運(Olympic)」搜尋流量前十名的英國新聞媒體,及其排名最高的新聞報導。(資料來源:Similarweb、表格製作:英國《新聞公報》)
在16家英國新聞媒體,各家點擊最高的文章中,有一半涉及阿爾及利亞拳擊手伊曼.克利夫(Imane Khelif),或是台灣拳擊手林郁婷,兩位皆因性別爭議成為社群焦點。其他報導則包含男子網球決賽以及巴西史上最強女足球員Marta遭紅牌罰下。而在18家美國新聞媒體方面,僅有4篇報導涉及克利夫或林郁婷,其他篇報導則是關於開幕式、西蒙.拜爾斯或美國獎牌數的追蹤。
《獨立報》編輯Geordie Greig表示,巴黎奧運期間,伊曼.克利夫的性別爭議相關報導佔整體奧運流量的20%,也讓網站流量比預期高33%。除此之外,Greig說,「第一手關於體操天后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短跑選手諾亞.萊爾斯(Noah Lyles)以及英國網球英雄安迪.穆雷(Andy Murray)的賽事評論,《獨立報》不僅領先同業,也成功吸引讀者的目光,創造數百萬點閱。」
《每日郵報》體育版提及,巴黎奧運相關報導獲得超過1億次的頁面瀏覽量,而男子1,500公尺和女子200公尺決賽當天,則創下過去四年中第三高的頁面每日瀏覽量。
奧運的第四天是《衛報》的流量高峰。「除了西蒙.拜爾斯當天帶領美國隊在體操女子團體決賽中贏得金牌外,《衛報》的獎牌榜、開幕式的直播、伊曼.克利夫、「空中飄浮」的巴西衝浪選手麥迪納(Gabriel Medina),以及印度角力女將維娜什.佛加特(Vinesh Phogat)被取消資格,皆是熱門的新聞報導。」
《太陽報》網頁的直接流量和搜尋流量皆提高
《太陽報》(Sun)數位體育版主管Alex Peake表示,今年的奧運流量分佈更加平均,不再是社群媒體的專利。東京奧運時,Facebook導引至太陽報的頁面佔了將近整體50%的流量,但今年網頁的直接流量和搜尋流量皆提高,相較三年前更趨向平衡。Peake強調,「我們每天報導的體育項目比如足球或拳擊,一切都有跡可循,但奧運不同,我們可能原先對這些選手一無所知,這使得報導變得非常特別。」
參考資料
- Press Gazette – 〈How Paris Olympics fuelled website traffic surge for leading publishers〉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世界盃收視不如預期 觀眾對運動轉播無感 媒體應致力打造運動媒體產業鍊
- 林靜梅|在疫情陰影下追趕跑跳碰!東京奧運即時新聞採訪紀實(上)
- 林靜梅|在疫情陰影下追趕跑跳碰!東京奧運即時新聞採訪紀實(下)
- 費恩斯|奧運熱 鄉民名嘴大開講 為何不能「讓專業的來」?
- 奧運期間,電視在黃金時段轉播女子競賽的比例增加
- 何鉅華|奧運期間商營電視和報紙廣告收益下跌
- 周傳久|北歐公共電視:電視運動轉播與運動推廣——從倫敦奧運思考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