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屏|什麼是好的國際新聞(5):烏龍新聞闖大禍

2021 年 09 月 27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專業, 新聞背後

梁東屏|34 年資深駐外國際記者

記者的生涯中,有時由於個人能力的問題,有時則是因為某些新聞在客觀上不易或根本無從查證,甚或是聽錯、理解錯,不免會寫出讓自己事後面紅耳赤的烏龍新聞,我的 20 年瞎打誤撞經驗裡,也確實出過幾次糗,但是最讓我在事發時膽顫心驚,事後惶惶不安的,莫過於 2004 年 7 月間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密訪台灣之事。⋯⋯

梁東屏

1989~1998 年擔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1998~2012 年擔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週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優傳媒專欄作家,並設有《梁東屏評東論西》YouTube頻道(連結請見上方紅字作者名)。2002 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得當年第 17 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

2004 年一則撼動台星中的新聞報導

記者的生涯中,有時由於個人能力的問題,有時則是因為某些新聞在客觀上不易或根本無從查證,甚或是聽錯、理解錯,不免會寫出讓自己事後面紅耳赤的烏龍新聞,我的 20 年瞎打誤撞經驗裡,也確實出過幾次糗,但是最讓我在事發時膽顫心驚,事後惶惶不安的,莫過於 2004 年 7 月間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密訪台灣之事。

當年 7 月 10 日下午,我在新加坡突然接到《中國時報》總社的電話,要我查一下李顯龍是否當天就要到台灣進行訪問。就像過往一樣,新加坡政要訪問台灣,消息通常都是台北方面先傳出來,新加坡官方是絕對不會證實的,所以我就決定從國安局派駐新加坡人員,也是我的好友郭克勇那邊探問。

郭克勇接到我的電話後,先說絕無此事,但接著又說,「我等下到你這邊來」,我就知道有苗頭了。半個小時後,他來了,好笑的是,即使只有我們兩個人,他也不失情報員本色,說話時緊張兮兮、小聲小息,好像我家裡有裝竊聽器似的。

我當時問了他幾個問題。就是李顯龍為什麼去?帶誰去?去了要見誰?談什麼?其實這幾個問題都是互相關連的。我一向對訪問的枝節例如班機號碼、抵達時間或住宿地點沒興趣,但是一個訪問的目的何在?卻跟什麼人去以及要見誰大有關係。結果當天我我聽到的是:李顯龍到台灣會見到陳水扁總統、行政院長游錫堃以及國防部長李傑,隨行人則除了夫人何晶之外,還有星國國防部長張志賢准將。

這個說法聽在我的耳裡,當然具有意義。因為在當時,台灣和新加坡之間確實沒有什麼事必須要談,唯一比較敏感的就是星國「星光部隊」在台灣受訓的事。「星光部隊」在台灣受訓當時已有長達 20 年的歷史,我駐在新加坡的 6 年之間,卻陸續傳出中國方面希望「星光部隊」能轉往海南島受訓,報社就曾經好多次要我查證「星光部隊」是否會轉移受訓地點。其實根據我的瞭解,「星光部隊」轉移訓練地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美國的態度,而不在新加坡。

但李顯龍突然去台灣訪問,不但要見李傑,還帶著張志賢,而且那時李顯龍已經準備接任星國總理,難道是李顯龍上台之後「星光部隊」在台受訓之事會有變化?這個推想,在當時的情況下,確實是合乎邏輯的,不然張志賢去幹什麼?還要見李傑?

圖1:新加坡第 3 任總理李顯龍|圖2:李顯龍(左)與其夫人何晶(右)|圖3:曾任星國國防部長張志賢。圖:Wikimedia Commons (CC0 & CC BY-NC-SA 3.0 International)

不是你告訴我的嗎?

於是,我當天就根據這些情況發了稿,但是有關「星光部隊」的事確實也並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寫得比較含糊,只暗示雙方可能會觸及這方面的話題。

沒想到第二天新聞刊出之後,郭克勇掛了電話給我,劈頭就問,「張志賢真的去啦?」我一聽,頭都昏了,脫口而出,「不是你告訴我的嗎?」他說,「沒有啊?你大概聽錯了吧,我還以為你從別處得來的消息呢。」

這下慘了,怎麼辦?我於是立刻上網去查相關新聞。一查之下,發現全球聞名的《英國廣播公司》(BBC)也在報導中提及張志賢隨行訪台,但是仔細一讀,我就知道糟了。原來 BBC 的新聞也是參考《中國時報》報導所寫出。

我趕緊再去別的網站,發現幾乎所有的台灣媒體也都說張志賢隨行。我想這個問題可能出在前一天晚上中央社駐新加坡記者掛電話給我詢問有關訊息,我當時因為急著出門,就乾脆把已發的新聞稿 E-Mail 給他參考,由他自行判斷取捨,顯然他也把張志賢的部份發回台灣了。中央社加上BBC都發了稿,全台灣的媒體自然也都「張志賢去台灣了」。

消息有出入要怎麼更正呢?

但怎麼辦呢?張志賢並不是主角,更何況那時證實的只是我聽錯了或者我的「線民」講錯了,並未證明張志賢沒去呀,要怎麼更正呢?我那時確實也為此向新加坡國防部去查證,但是跟往常一樣,完全沒有回音。

第二天,我當然特別注意這部份的新聞,發現新聞愈炒愈熱,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張志賢隨行的目的及李顯龍作「兩岸調人」的問題上打轉。還有個讓我頗為「興奮」的新聞,就是台灣方面的記者詢問國防部官員有關張志賢與李傑晤面的事,國防部官員的回答竟是「他們會短暫晤面」,完全沒有否認張志賢到了台灣。難道張志賢真的去了?

更詭異的就是,新加坡這邊接連幾天都沒有張志賢的消息,台灣方面雖然有張志賢的消息,可是他卻完全沒有出現在新聞圖片上。直到第三天,新加坡媒體終於刊出了張志賢在當地活動的新聞,也由他親口表明這段時間並沒有離開新加坡。

不是主角的支線星火燎原

只不過這件事後來卻愈鬧愈大,而且時間持續之久也超出我的預期。

李顯龍那次在台灣前後待了三天,新聞一天比一天熱。最後已經不僅是台灣媒體了,香港、大陸媒體都在討論這個問題,特別是張志賢部份,很多學者、專家都紛紛在報章發表文章,或是在電視座談節目中討論、分析張志賢去台灣作什麼?代表了什麼意義?

中國方面則在此時開始加高力度抨擊新加坡、李顯龍。當時很多媒體的解讀是李顯龍瞞著中國私訪台灣,因此才會引起中國不快。

其實,這種看法只顯出對新加坡與中國關係的無知。老實說,李顯龍是不可能在沒有中國一定程度的默許之下往訪台灣的。原因很簡單,新加坡沒有必要也沒有本錢得罪中國。包括李光耀在內的新加坡政要赴台訪問,都會在事先知會中國,中國也會故作姿態表示不滿,這完全是外交上必要的動作,彼此心知肚明,只當是在演戲。

只不過,這次李顯龍之行卻冒出了個出乎中國意外的張志賢,中國的立即動作是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北京痛批,「李顯龍在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無視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不顧中方一再勸告,執意訪台,損害了中國的核心利益,破壞了中新關係政治基礎,新方就李顯龍就訪台一事所作的辯護,中方也感到『難以理解』。」言詞之嚴厲為歷年來所僅見。

李顯龍剛開始尚未體會出事件的嚴重,但是回星之後顯然接到了中國這次是「玩真的」的訊息,於是在回星第三天的 7 月 16 日就特別通過「答記者問」的方式發表聲明,解釋台灣之行,一開頭就是闡明張志賢並未去台灣,同時強調他赴台完全是私人、非官方性質,新加坡仍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但中國方面顯然不接受李顯龍的解釋,先是上海埔東決定拒絕讓新加坡在當地舉辦「新加坡嘉年華」。接著,中國外交部通知新加坡方面把星國國家發展部長馬寶山原定當月 28 日到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的訪問行程無限期推遲,而且自即日起雙方官方的所有接觸都將暫時「無法進行」。與此同時,中國方面顯然「故意」加強了與馬來西亞的聯繫,原先有計畫訪問或過境星國的政府、軍方人員全都奉命轉道馬國,搞得中國駐馬使館人仰馬翻,新加坡則背脊透涼。

當年 8 月 12 日,李顯龍正式就任新加坡總理,結果中國總理溫家寶僅發了份只有一句話、語氣十分冷淡的賀電。這在外交上的表態是非常清楚的。8 月 22 日晚間,才上任總理的李顯龍在該國國慶群眾大會上再度詳細解釋赴台灣訪問之事。如所周知,星國國慶群眾大會是該國總理每年一度發表最重要演說的時機,相當於國情諮文,所發表演說的內容,主要是未來一年內施政標準,但是李顯龍卻用了相當篇幅來解釋赴台訪問的單一事件,當然很不尋常。

「李先生,在兩岸的事務上,你是外人。」

李顯龍的再次說明,內容大體上與前次雷同,基本上是強調他前往台灣訪問乃基於新加坡的利益,完全無關於所謂的「兩岸調人」,而且絕對不會影響新加坡一向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

他說的其實一點都沒錯,不僅僅是他,連他的父親李光耀每次訪台,台灣媒體都要在「兩岸調人」上作文章。實際上李光耀從來就沒擔任過這種角色,他自己也曾經按捺不住而極力、明確地否認,台灣就是沒有人相信他,硬是要他「傳話」、「傳密函」。

李光耀之所以會被當作「兩岸調人」,主要始之於當年「辜汪會談」是在新加坡舉行的事實,一般人因此認為李光耀在那件事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實則「辜汪會談」之所以會在新加坡舉行,是當時中國、台灣兩方共同決定的,新加坡基本上是處於被動的地位。事實上有很可靠的消息來源指稱,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很多年前就已曾經當面告知李光耀,「李先生,在兩岸的事務上,你是外人」。江澤民的這個說法其實並無不敬之意,因為這本來就是中國在兩岸事務上的態度。

李顯龍訪台期間,「兩岸調人」之說也同樣沸沸揚揚,《文匯報》就引述「北京政界人士」的說法,表示「兩岸事務屬中國內政,不需密使」。這個說法,是可信的。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1992 年「辜汪會談」之所以會在新加坡舉行,是當時中國、台灣兩方共同決定的,新加坡基本上是處於被動的地位。圖:Getty Image (CC BY-NC-SA 3.0 International)

分析:李顯龍訪台時機

至於李顯龍此次訪台。根據瞭解,李顯龍早在前一年便已規畫訪台了。當時是因為李光耀訪台之時,對台灣領導人表示「雙方的年輕一代領導人應該多交流」,因此兩邊都在為李顯龍訪台作安排。哪裡知道,一場突如其來在新加坡、台灣兩地肆虐的 SARS,逼得計畫一再展延,後來又碰到台灣大選,時機過於敏感,再則選後情勢混沌未明,更是不宜前往。

就這樣一拖再拖,結果李顯龍顯然將在一、兩個月內就要接任總理,於是才快馬加鞭安排往訪。為什麼?因為他正式就任總理之後,就無法再去台灣訪問了。此時去,一方面見見老友,另一方面也是要與執政的民進黨要員建立私人情誼,以利以後的互動。跟所謂的「兩岸調人」,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

李顯龍事實上也在前述國慶群眾大會上首度說明往訪台灣的時機選擇,是因為前總理吳作棟已告知他將於 8 月接任總理,所以他只能在出任總理前的那段「空窗期」成行。因為李顯龍一旦出任總理,在顧忌中國態度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再去台灣訪問的。

星加碼損台安搭中國 台怒斥 PLP

值得注意的是,李顯龍此次的說明儘管仍然是循著上次說明的主線,但是語氣及用詞都堅決得多,特別是他明確指出台灣走向獨立不符合新加坡也不符合區域的利益,「新加坡將不會予以承認,事實上,沒有亞洲國家會承認,也沒有歐洲國家會承認」。他認為台灣走向獨立,中國必然訴諸武力,「不論輸或贏,台灣都將徹底毀滅,不幸的是,我所遇到的台灣領導人當中,只有很少幾位瞭解到這一點」。

就記憶所及,這應該是新加坡首度表達出這種態度,亦即就算是台灣一意孤行宣佈獨立,新加坡也不會予以承認。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對另個國家假設性的、還不一定會發生的情況預先予以否定,在國際外交上,恐怕也是僅見的。這只能說明了李顯龍因為訪台之行確實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所以才必須兩度說明,而且「愈說愈清楚」。

但中國顯然還是未放鬆壓力。結果是當年 9 月 24 日,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在出席紐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時,非常突兀地主動提起台灣問題,並且對台灣傾向獨立提出警告。這件事後來還引起我國外交部長陳唐山在接見「台灣外館正名運動聯盟」成員時,將新加坡形容成「鼻屎大小」的國家只會「捧中國的卵葩」的著名「LP」風波

2004 年 8 月 22 日晚間,才上任總理的李顯龍在星國國慶群眾大會上再度詳細解釋赴台灣訪問之事。時任台灣外交部長陳唐山發表回應。影:華視新聞 CH52@YouTube頻道(CC BY-SA 3.0 )

張志賢到底來了台灣嗎?真相未明,政治已動盪!

後來,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也曾專程前往中國希望解釋愛子李顯龍訪台之事,但是據知完全見不到相關人員,僅在上海獲得極不相稱的低層接待。

新加坡和中國的關係,一直要到一年之後中國終於接受李顯龍以總理的身份往訪,才告正式風波平息,在這段時間裡,新加坡真可以說是委曲求全、賠盡不是。

一年之後我在曼谷結識了中國派駐當地的國安局人員,閒聊之下,果然證實了中國當時確實是因為「張志賢去了台灣」而甚為惱火,認為李顯龍在故意耍他們,才鳴鼓而攻之。

其實,到今天為止,並沒有任何客觀事實,證明張志賢真的沒有去台灣,特別是那三天,新加坡本地的媒體,也確實沒有他人在新加坡的任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