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通緝名單:海內外新聞人赫然在列 司法成為報復異議記者的工具


俄羅斯新聞自由情況惡劣、是全世界對記者來說最危險的國家之一,在烏俄戰爭2022年爆發並延續2年多的如今,普丁主政的俄羅斯政府種種壓迫、傷害新聞工作者和異議人士的作為可謂是變本加厲。
而今的俄羅斯,已對至少數十名歐洲政治人物、官員等發出通緝令並進行積極地追捕行為,被通緝的對象甚至包括才剛剛在2024年7月23日卸任的愛沙尼亞前總理卡亞.卡拉斯(Kaja Kallas,被通緝原因是支持拆除其國內的蘇聯紀念碑)、還有美國參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而記者也是通緝名單中的一大族群,當中更包括至少17名女性、以及非二元性別的記者。
俄羅斯內政部的通緝名單
根據俄羅斯獨立媒體《Mediazona》彙整的俄國內政部資料庫當中,所有公開發出的通緝令。截至2024年2月初,因「刑事案件」而受俄羅斯內政部發出通緝令的對象,多達9萬6752人,另有4萬1535人因「失蹤」而被追緝。
遭到俄羅斯政府追捕的對象除了外國官員、人權工作者、烏克蘭武裝部隊的高級軍官、協助烏軍的外籍傭兵之外,亦包括眾多新聞工作者。而這些被通緝的記者、電視主持人等等的媒體人,大多是流亡國外的俄羅斯人,但也包括多名烏克蘭人。
通緝的記者名單中,又有17名女記者及非二元性別的記者——在俄羅斯高度父權、極端排斥LGBTQ+多元性別族群和議題的社會環境下,女記者和非二元性別記者的處境,又要來得加倍危險。
通緝名單中的烏克蘭媒體人
此前,出身克里米亞半島刻赤市(Kerch)的電視主持人瑪莎.埃夫羅西尼娜(Masha Efrosinina)在2023年9月因其在Instagram上的發文內容,受到莫斯科巴斯曼區法院在缺席審判的情形下判決7年有期徒刑,以及3年不得經營網站,罪名是她被指控「故意傳播有關出於政治、意識形態和民族仇恨而使用武裝部隊的虛假信息」,違反俄羅斯聯邦刑法第207.3條(Article 207.3 of the Russian Criminal Code)——該條法律是在2022年3月立法,規定發布有關俄羅斯軍隊「不實」訊息的人,最高可判處15年有期徒刑。被判有罪的埃夫羅西尼娜,亦在通緝名單上。
埃夫羅西尼娜被控違法的Instagram內容,是她在2022年4月,寫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消息(此時是距離普丁揮軍入侵、下令在烏克蘭進行「特殊軍事行動」的一個多月之後),隨後俄羅斯法院啟動控罪埃夫羅西尼娜的案件。2023年3月,埃夫羅西尼娜就被已列入俄羅斯通緝名單;至6個月之後(2023年9月)缺席審判的判決出爐,埃夫羅西尼娜回應指出,自己反倒感到高興,她表示,「我們繼續保持同樣的精神——我們說真話、我們不會對血腥政權傷害烏克蘭人民的行為保持沈默」,強調她將繼續對全世界講述俄羅斯對烏克蘭犯下的罪行真相。
埃夫羅西尼娜的家鄉克里米亞從2014年,當地在一場充滿假資訊操弄的公投下,決議加入俄羅斯、而俄軍隨即進行佔領後,就由俄羅斯實質控制,烏克蘭與俄羅斯雙方皆宣稱擁有克里米亞半島的主權,而該地主權歸屬也是在現正進行烏俄戰爭和久未能達成共識協議的停火談判當中,雙方堅持不下的其中一個爭點。埃夫羅西尼娜的職業生涯發展重心都在烏克蘭,是烏克蘭極具代表性的知名主持人,2005年烏克蘭主辦歐洲歌唱大賽時她便是兩名主持人之一,還在2018年成為聯合國親善大使,而如今埃夫羅西尼娜與烏克蘭的《新頻道》電視台合作工作。
除了埃夫羅西尼娜之外,另一名烏克蘭電視主持人亞尼娜.索科洛娃(Yanina Sokolova)亦於2023年8月7日被列入俄羅斯的通緝名單,俄國聯邦金融監測局(Rosfinmonitoring)將索科洛娃指為「恐怖份子」,但沒有公開實質的指控罪名和援引的控罪法規。和埃夫羅西尼娜相似,索科洛娃也是烏克蘭的著名記者,任職烏克蘭電視台《第五頻道》(5 Kanal),同時她也積極從事社會運動,當時對於自己被列入俄羅斯通緝名單,索科洛娃諷刺回應,「好吧,感謝上帝。我開始擔心我的恐俄症是否消失了」,以此表達自己並無畏懼。
報導真相而遭受司法迫害的俄羅斯記者
在因揭露烏俄戰爭中的俄軍惡行而被判罪的俄籍記者方面,來自西伯利亞的俄羅斯記者瑪麗亞.波諾馬連科(Maria Ponоmarenko),在2023年1月因指責俄羅斯空軍在2022年4月,爭奪烏克蘭東南部港口城市馬立波的圍城之戰中,轟炸一處有婦女和兒童躲避的劇院,而被判處在流放地監禁6年。將波諾馬連科判罪的西伯利亞城市巴爾瑙爾(Barnaul)列寧區法庭還下令她在5年內不得再度從事記者工作。
波諾馬連科先前在《俄羅斯新聞網》(RusNews)任職,因她人在俄羅斯境內、遭到當局拘捕,因而出庭受審,她在法庭上、於被告所處的玻璃籠子內,發言指出,「愛國主義是熱愛祖國,熱愛祖國就不該用鼓勵犯罪來表達,攻擊你的鄰居就是犯罪」,並表示,「如果這是一場戰爭,直言承認它是戰爭」。
波諾馬連科在網路上所揭露的轟炸事件,是俄軍在2022年3月16日轟炸馬立波的頓涅茨克州學院戲劇院,據烏克蘭官方說法,該次事件造成至少300人被炸死,國際特赦組織的調查則指出至少12人身亡,不過還有很多未確認的死亡數。俄羅斯方面宣稱該所劇院是被烏克蘭民族主義人士炸毀。波諾馬連科4月因網路貼文被捕,根據的同樣是俄羅斯聯邦刑法第207.3條。
據俄羅斯民營的全國性報紙《工商日報》(Kommersant)報導,波諾馬連科在拘留期間被診斷出現「歇斯底里人格障礙」,並出現割腕行為。該報援引她的律師,指出她患上幽閉恐懼症,因而打碎了一個窗戶。
人在俄羅斯的記者遭到監禁判刑,流亡的俄國記者也未能倖免於俄羅斯政府對新聞自由的大規模鎮壓,例如流亡法國的韋羅妮卡.別洛采爾科夫斯卡婭(Veronika Belotserkovskaya)以撰寫美食文章、出版烹飪書籍著稱(還在法國南部擁有一所烹飪學校),她在2023年2月因在Instagram上發文而遭缺席審判9年有期徒刑、5年內禁止經營網站,發文內容是公開指控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她亦因此發文,在2022年3月16日,成為第一個因烏俄戰爭,遭到俄國「假新聞法」控罪的個人,而她本人是從Telegram頻道得知自己遭受的刑事指控。2022年4月,俄國當局沒收了別洛采爾科夫斯卡婭在俄羅斯的財產,其中包括位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價值超過200萬美元的不動產。 別洛采爾科夫斯卡婭也在俄國內政部的通緝名單之列。
外國記者同樣列於通緝名單中
被通緝的新聞人多為在俄羅斯國內外進行報導的俄籍記者、烏克蘭記者,但就如俄國內政部通緝其他國家的政治人物和領袖一樣,外國籍記者也出現在通緝名單中,例如來自保加利亞的調查記者克里斯托.葛羅西夫(Christo Grozev),因為在荷蘭的調查新聞網站《冒險者》(Bellingcat)報導多起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事件,在2022年12月被列入俄國通緝名單,俄羅斯指控葛羅西夫散佈關於俄國軍隊的「假新聞」。
葛羅西夫是《冒險者》的首席俄羅斯調查記者,曾領導調查俄國反對派領袖阿利克榭.納瓦尼(Alexei Navalny)在西伯利亞遭人以神經毒劑諾維喬克下毒事件。烏俄戰爭爆發之後,葛羅西夫聚焦報導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俄羅斯國內情報機構聯邦安全局(FSB)指控葛西羅夫幫助烏克蘭情報單位——2021年,俄國當局已經把冒《冒險者》列為「外國代理人」,烏俄戰爭爆發後的2022年7月更以《冒險者》「構成國安威脅」為由,將其列為「不良」組織。
上述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從這一起又一起的案例中,再再凸顯的是俄羅斯新聞自由的令人不安的狀態,克里姆林宮壓制異見的力道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報導真相的俄羅斯國內外記者和媒體專業人士不斷遭到針對、打壓、威脅,俄羅斯政府以「防制假新聞」為名的立法,實則變成了壓制提出批評的記者的武器。
通緝名單中的女記者和非二元性別記者
而在俄羅斯內政部發出的通緝名單內,至少有17名女記者和非二元性別記者名列其中。所有被冠上逮捕令的俄羅斯記者都處於流亡狀態,《女性新聞自由》(Women Press Freedom)指出,俄國政府這種針對流亡人士和國外人士發出通緝令的行為,並非單純的騷擾,而是有計畫的舉動,目的是破壞那些在其他地方尋求庇護者的安全,並恐嚇那些敢於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侵略行動的人。
通緝名單上的17名女性和非二元性別記者如下:
- 亞尼娜.索科洛娃(Yanina Sokolova),烏克蘭人。
- 葉夫根尼.巴爾塔塔羅夫(Yevgenia Baltatarov),俄羅斯人。
- 韋羅妮卡.別洛采爾科夫斯卡婭(Veronika Belotserkovskaya),俄羅斯人。
- 安菈.古特尼科娃(Alla Gutnikova),俄羅斯人。
- 瑪莎.埃夫羅西尼娜(Masha Efrosinina),烏克蘭人。
- 瑪麗.緬希科(Maria Menshiko),俄羅斯人。
- 斯韋特蘭娜.安諾基娜(Svetlana Anokhina:),俄羅斯人。
- 瑪麗娜.奧夫相尼科娃(Marina Ovsyannikova),俄羅斯人。
- 娜塔莉亞.泰什克維奇(Natalia Tyshkevichs),俄羅斯人。
- 瑪莎.格森(Masha Gessen),俄羅斯人。
- 安娜.洛伊科(Anna Loiko),俄羅斯人。
- 納塔利亞.莫斯切科(Nataliia Moseichuk) ,烏克蘭人。
- 瑪麗亞.奇斯提亞科娃(Maria Chistyakova ),俄羅斯人。
- 法莉妲.科邦葛莉娃(Farida Korbangalieva),俄羅斯人。
- 葉卡捷琳娜.福米納(Ekaterina Fomina),俄羅斯人。
- 塔季揚娜.拉扎列娃(Tatyana Lazareva),俄羅斯人。
- 斯韋特蘭娜.普羅科皮耶娃(Svetlana Prokopyeva),俄羅斯人。
被俄羅斯政府通緝所帶來的影響
對於這些被列入通緝名單的新聞人們來說,通緝令代表,如果進入俄羅斯,自己便會遭到當局逮捕,雖然當中許多人早已流亡或是做好不會踏入俄羅斯領土半步的準備,也對自己遭到通緝毫不意外,因此對這份名單表示嘲笑,但仍可能會對他/她們產生一些後果和旅行限制——這些限制情況在反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國家(例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陣營國家)不太可能會發生,但如果是親俄國家、特別是與俄羅斯之間簽有引渡條款的國家,被通緝者入境這些國家,就有可能面臨被捕並引渡到俄羅斯的司法程序。由於這類國家經常與俄羅斯進行政府之間的合作,被通緝者一旦入境,就有遭到拘留的風險。
逮捕令也可能導致被通緝者在獲得他國簽證或居留許可上,受到一些影響,而若被通緝的人被其他國家的執法部門逮捕,還可能面臨潛在的法律後果。
例如,居住在塞爾維亞的反戰俄羅斯流亡者,其處境越來越脆弱——塞爾維亞是少數幾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仍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係的歐洲國家之一。2023年8月,塞爾維亞當局在首都貝爾格勒機場短暫拘留了俄羅斯通緝的俄國記者納塔利.蒂什克維奇(Nataly Tyshkevich)、另外塞爾維亞也拒絕一名俄羅斯反戰活動人士重新入境,而從俄羅斯流亡至塞爾維亞尋求庇護的克里姆林宮批評者亦越來越擔心他們可能會因發表觀點而被驅逐回俄羅斯(除親俄之外,塞爾維亞本身的新聞自由和記者人身安全情況也相當堪憂)。
由於在烏俄戰爭爆發後,世上許多國家對俄羅斯施以制裁,不單止經濟制裁,同時包括外交制裁,因此俄羅斯人申請外國簽證受到限制,俄羅斯記者可以獲得居留權的國家選擇也就大幅受限。對那些尋求庇護並被克里姆林宮列入通緝名單的人來說,在尋求庇護時可能會面臨進一步的問題。
流亡海外的俄羅斯記者還有另一層擔憂,是擔心他們仍生活在俄國境內的家人,除了記者們本身之外,因新聞報導而來的國家迫害很可能也會殃及家人,例如俄羅斯記者瑪法.斯米爾諾娃(Marfa Smirnova)就曾公開談論自己離開俄羅斯後,她在莫斯科的親戚受到監視和恐嚇。
俄羅斯政府所有的這些針對記者的作為都表明,其有意騷擾任何批評當局行為的記者,無論他們身在何處,且更甚者,全球媒體工作者都可能成為俄羅斯政府針對、壓迫的目標。通緝名單是其針對海外記者的一項工具,而國際社會能做的,除了集體譴責俄羅斯內政部的這份通緝名單外,更重要的是確保被列入通緝名單的流亡者,在尋求庇護的國家不會受到任何形式的迫害。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威權復辟記者流亡人數倍增 新聞自由倒退走
- 塔利班統治一周年 言論審查、毆打記者 阿富汗新聞自由遭受毀滅性打擊
- 當法律被用來傷害新聞自由:印度政府如何將法律「武器化」以壓制和恐嚇記者
- 新聞自由需要更多制度性的支持 | 卓越新聞電子報
- 2024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 超級選舉年政治干擾增加 亞太地區媒體環境惡化
- CPJ:中國2023年關押最多記者 以哈衝突引發新聞自由危機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