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別|財經新聞獎——現場紀錄

2021 年 12 月 01 日 | 不分媒體類得獎作品, 卓新獎, 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 卓越新聞電子報, 最新消息

財經新聞獎|
劉光瑩X呂國禎X林綺薇X王慶剛:希望有更多媒體一起來做跟氣候以及減碳相關的議題。

白欣|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卓越新聞獎多年來不斷與時俱進、新增獎項。本屆典禮立下廿年里程碑之際,也設立了「財經新聞獎」,吸引不少優秀作品角逐,最終由天下雜誌的劉光瑩、呂國禎、林綺薇、王慶剛等人,奪得新獎項的殊榮。獲獎的《零碳新經濟》一文,探討當前全球對於碳排放的重視與因應政策,並提及目前台灣國內發展永續能源的現況。

上台領獎時,劉光瑩的步伐和神情略顯緊張卻難掩雀躍,因為這是她首度站上卓新獎的舞台。捧著沈甸甸的獎盃,劉光瑩先是詼諧地說:「這個獎座真的是名不虛傳的很重。」惹得台下一陣笑。

談起這次獲獎,劉光瑩首先感謝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數年努力不輟地耕耘諸多不同且具社會前瞻性的議題。她也感謝共同完成這篇作品的前同事呂國禎,利用創新的說故事方式,帶領他們製作商業報導,且表示自己相當榮幸能夠代表天下雜誌領取這個獎項。

作為卓新獎首屆財經新聞獎的得主,劉光瑩指出,現今許多新聞報導都有談到氣候災難、氣候變遷的危機,企業也面臨到 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和碳稅的問題,因此,她也期盼,「希望有更多媒體一起來做跟氣候以及減碳相關的議題。」

擔綱頒獎人的智邦公益館執行長李奇穎,同樣提到了新聞媒體的力量。李奇穎期許,「不管得獎的是哪個新聞,我相信這些優秀的新聞集結起來,也是在在在提升所有的企業除了在獲利之外,都還要再更注重環境、社會以及治理面的影響力,進而帶動這個政策的發展。」

擔綱頒獎人的智邦公益館執行長李奇穎(左)與代表領取卓新獎首屆財經新聞獎的劉光瑩(右)。圖:白欣攝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零碳新經濟 劉光瑩、呂國禎、林綺薇、王慶剛 天下雜誌
作品簡介
本專題有兩大獨家呈現:第一,獨家直擊比爾蓋茲投資的地熱公司,已在花蓮落地,並獨家越洋採訪到瑞典倍速羅得 (Baseload Capital)執行長,為亞洲媒體首度專訪。 第二,在零碳成為未來產業新標準的當下,企業必須改變所有事的做法。盤點出「減碳企業 50 強」,從大公司到中小企業,從路上跑的公車到你身上穿的衣服,他們如何佈局零碳戰役?

得獎理由

減碳不只是口號。環保成為商業標準,該怎麼做、有什麼機會?本篇專題報導不僅統整外電,更以具體實例,深度採訪,呈現台灣企業努力成果以及競爭優勢,令讀者更能掌握趨勢所及,以及經濟與環境攜手並進是可行且必須的途徑。

其他入選作品(報名件數 42 件)

參賽作品 參賽者 所屬單位
公司治理荒謬劇 劉俞青 今周刊
小心高齡金融剝削! 邱金蘭、仝澤蓉、林安妮、錢震皓 經濟日報
計畫新美國 吳中傑、黃靖萱、蔡靚萱 商業周刊
護國神山台積電 寫下善化小鎮驚奇 彭杏珠 遠見雜誌

 

2021 年社會公器獎暨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珍惜新聞自由・戰勝資訊瘟疫(現場及相關報導——依頒獎典禮順序):

????  總綱

????  2021 年社會公器獎

???? 新聞攝影獎

???? 突發新聞獎

????  不分媒體類別

????  廣播及網路(音頻)類

????  平面及網路(文字)類

????  不分媒體類別

????  電視及網路(影音)類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