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廣播及網路(音頻)類|地方新聞獎——現場紀錄

廣播及網路(音頻)類|地方新聞獎|
黃柏諺:期待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這座城市當中,最溫暖的光,照亮這個社會當中,每一個黑暗的影。
李謙謙|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第二十屆「廣播及網路(音頻)類——地方新聞獎」,由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黃柏諺,以《貧窮人的台北:無家者的人生百味》報導獲得獎項。
本獎項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邵瓊慧頒發,她坦言,雖然自己並非專業媒體人,但站在閱聽人的角度,「我非常高興台灣仍有這麼棒的媒體、這麼好的新聞,以及最珍貴的新聞自由。」
接過獎項,黃柏諺如釋重負的吁出一口氣,他敘述,這個作品記錄著「台北」這座城市裡,無家者的故事,也記錄了萬華在地組織「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作為關注貧窮議題與無家者的團體,是如何透過社會實驗性的行動,改變無家者在這個社會當中的處境。
黃柏諺點出,「貧窮」這個議題,一直以來,在社會中受到許多指責,更遑論面對著許多質疑的眼光,「這讓非常多的貧窮者,沒有機會可以好好表達自己的故事,然後好好的被大家看見。」所以他製作這則報導,給予貧窮者舞台傾訴,拉近大眾與貧窮者的距離。
「我覺得溫柔地現身,才有辦法讓貧窮者跟這個社會相遇,才有辦法讓我們為貧窮做更多更多的事情。期待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這座城市當中,最溫暖的光,照亮這個社會當中,每一個黑暗的影。」所以黃柏諺實際走訪無家者常出現之處,了解他們在街頭的生活,以期帶領聽眾認識最真實的無家者樣貌。
最後,黃柏諺藉著上台的機會,感謝了給予他許多支持、養分的獨立媒體機構「Right Plus多多益善」,並提及近來「多多益善」也正製作無家者相關專題,希望大眾能夠一起關注「貧窮」的議題。
卓新獎董事邵瓊慧(左)與得獎者黃柏諺(右)。圖:李謙謙攝
得獎作品 | 得獎者 | 所屬單位 |
貧窮人的台北:無家者的人生百味 | 黃柏諺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
作品簡介 | ||
根據衛生福利部於 2020 年的調查報告指出,臺北市共有 675 人列冊為無家者,約佔全國總數的25%。本報導帶領聽眾認識最真實的無家者面貌,走訪無家者最常聚集的台北車站 與艋舺公園,了解他們在街頭的困頓生活,並分享關心貧窮議題與無家者的組織「人生百味」,如何改變無家者的生活困境。 | ||
得獎理由 |
||
專題刻畫「無家者的人生百味」,製作用心,訪談與內容結構均有質地,能深描貧窮與無家者的生活困境,表現手法雋永。節目並邀流浪者參與創作發聲,甚能體現廣播的社會發聲特性。 |

其他入選作品(報名件數 15 件)
參賽作品 | 參賽者 | 所屬單位 |
首都高中生尋「姆」記 喜淚交織東南亞 | 陳國維 |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 |
傳承、翻轉、守護—地方漁村再創生機系列報導 | 陳選尹、劉麗卿、劉昕橙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漁業廣播電臺 |
《2021 年社會公器獎暨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珍惜新聞自由・戰勝資訊瘟疫(現場及相關報導——依頒獎典禮順序):
???? 總綱
- 2021 年社會公器獎暨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典禮報導:因為我們是記者!
- 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評審團主席致辭
- 2021 年社會公器獎暨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評審名單
- 2021年社會公器獎暨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得獎名單
???? 2021 年社會公器獎
???? 新聞攝影獎
???? 突發新聞獎
???? 不分媒體類別
???? 廣播及網路(音頻)類
- 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廣播及網路(音頻)類|全國新聞獎——現場紀錄
- 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廣播及網路(音頻)類|地方新聞獎——現場紀錄
- 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廣播及網路(音頻)類|Podcast 新聞節目獎——現場紀錄
???? 平面及網路(文字)類
???? 不分媒體類別
???? 電視及網路(影音)類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