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廣播及網路(音頻)類|全國新聞獎——現場紀錄

2021 年 12 月 01 日 | 卓新獎, 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 卓越新聞電子報, 廣播類得獎作品, 最新消息

廣播及網路(音頻)類|全國新聞獎|
曾國華:我希望未來,不管你是誰、在什麼位置、什麼年齡,都能在老去的時候,有一個安置枕頭的地方。

李謙謙|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第二十屆「廣播及網路(音頻)類——全國新聞獎」,由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早安臺灣】節目曾國華,以《尋找人子枕頭的地方》系列報導奪得。

本獎項由廣播及網路(音頻)類評審召集人馮小龍頒獎,曾國華除感謝評審給予機會,讓報導能被看見外,也特別感謝中央廣播電臺,即使在現代媒體共同的難題,「流量壓力」之下,還是放手讓他跟隨著受訪者意料外的規劃,持續追蹤這個題目長達四年。

系列報導由「雙老家園」議題出發,衍伸至身心障礙機構「去機構化」政策的探討,曾國華感嘆的回憶道,立法委員吳玉琴曾認為他要做的議題太過困難,但他相信,這就是媒體的責任,「就是因為很難、他們(身心障礙者家庭)很需要,所以我們才會去做。」

曾國華談及議題初衷,表示制度的設立,是為了幫助更多人,但大眾有時卻反而受制度所困,「有時候我們必須要很勇敢地承認,我們並不完美,這樣我們才能在完美這條路上,持續前進。」

製作《尋找人子枕頭的地方》系列報導,曾國華就是希望能提供更多元的觀點,讓閱聽人討論、思考,到底「去機構化」政策的進行,是否適合台灣不同身心障礙者的需求、政策是否仍保有進步的空間。也因為投入這則報導,讓曾國華對自閉症患者及其周遭親友更有同理心,他將報導獻給自閉症的朋友,也希望大眾能重新認識自閉症。

「我希望未來,不管你是誰、在什麼位置、什麼年齡,都能在老去的時候,有一個安置枕頭的地方。」回到議題本身,曾國華希望他的期盼,能夠透過報導被看見。

廣播及網路(音頻)類評審召集人馮小龍(左)與得獎者曾國華(右)。圖:李謙謙攝

得獎作品 得獎者 所屬單位
【尋找人子枕頭的地方】系列報導
曾國華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早安臺灣】節目
作品簡介
本報導將探討身心障礙機構「去機構化」政策所引發的三個問題:一、障礙者家庭在沒有機構及相關配套下的無奈,以及現有制度下,社工與個案所面臨的問題。二、從各專業領域的視角,探討障礙者的照顧,除了去機構化,能否也應該要有其他選擇?三、「類機構」的實驗雛型能否在人權保障和安全照護間,找到平衡點?

得獎理由

節目追蹤探討身心障礙機構「去機構化」專題,具前瞻性,從突顯困境、機構轉型到案例分析,具議題設定與全面性觀照,也有反思與批判,而非流於政令宣導。節目表現手法兼有知識與感性,主持與訪談策略靈活,並能呈現多樣後製與聲音紀實能力。

其他入選作品(報名件數 13 件)

參賽作品 參賽者 所屬單位
抗疫戰爭中的微光 系列報導 林夢萍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臺北分臺
「網路霸凌後」系列報導 呂明宗、尤淑嬿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

 

2021 年社會公器獎暨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珍惜新聞自由・戰勝資訊瘟疫(現場及相關報導——依頒獎典禮順序):

????  總綱

????  2021 年社會公器獎

???? 新聞攝影獎

???? 突發新聞獎

????  不分媒體類別

????  廣播及網路(音頻)類

????  平面及網路(文字)類

????  不分媒體類別

????  電視及網路(影音)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