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聞媒體每日網路出版量調查 《每日郵報》平均1490篇文章拔頭籌


眾所周知,新聞媒體在網路時代可以不受限空間和時間限制,不限次數和篇幅的發布內容。鑑於網路為媒體提供每天發布數千篇報導的可能性,英國老牌新聞雜誌《新聞公報》對8家英國媒體的出版概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每日郵報》一天可發布超過1400多篇文章,領先第二名的《鏡報》500篇以上。
《每日郵報》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英國新聞媒體
《新聞公報》追蹤2023年9月13日至19日各家新聞RSS訂閱所發布的內容,在所有新聞媒體中,《每日郵報》發布的內容最多,平均每天發布1,490則報導,而每個工作日(周一至五)可發布1,640則,且每小時可發布14則報導;至於周六和周日,郵報平均每天發表1,114 篇文章,推測應該是週末值班的記者較少的緣故。(編按:RSS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簡寫,是一種透過XML標準所制定的資料格式,可以將網頁內容抽取出來,中文稱簡易資訊聚合或聚合內容。)
事實上,頻繁的內容發布似乎對媒體帶來正面的影響。根據網路公司Sametimeweb的資料,光是2023年9月,《每日郵報》官網(dailymail.co.uk)的全球訪問量為3.92億人次,為全球第五大受歡迎的英語新聞網站,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英國商業新聞媒體。
根據《新聞公報》的統計,《每日郵報》在新聞媒體的發布率遙遙領先,而第二名的《鏡報》平均每個工作日僅發表981篇文章,平均一天也才發表898篇。
英國《每日郵報》一週內新聞發布情形統計,圖片取自英國《新聞公報》。(特約記者朱弘川擷圖)
娛樂名人vs 國際新聞 不同媒體讀者關注議題不盡相同
若再從各報提供文章的主題來分類,在研究的一周內,《每日郵報》發表的大部份文章被歸類為「新聞」(18%)或「最新消息」(17%),電視和娛樂新聞也表現強勢(12%);此外《每日郵報》美國版(12%)和澳洲版(10%)的新聞也佔據了不少的數量。
與《每日郵報》一樣,而英國另一知名小報《鏡報》大部分發布的內容來自頭版要聞和一般新聞(21%),但體育(12%)及其知名的八卦專欄《凌晨3 點》(10%)也佔一定的比例。
《鏡報》報導主題分布情形,圖片取自英國《新聞公報》。(特約記者朱弘川擷圖)
而《衛報》雖然大多數報導都集中在網站首頁和熱門報導摘要 (53%),但這其中已包括經濟和體育等要聞,排名第二的國際新聞約13%。
《衛報》報導主題分布情形,圖片取自英國《新聞公報》。(特約記者朱弘川擷圖)
為什麼《衛報》認為少即是多
儘管網路不受篇幅所限的特性,讓媒體每天可能出版數百甚至數千篇報導,但一些媒體仍專注在品質的提昇,而不是內容量。
根據《新聞公報》的調查,《衛報》的網路發布量排名第四,平均每個工作日發布400篇文章,但若拉長至一周來看,平均一天僅發布373篇文章。《衛報》新聞與媒體編輯創新主管莫蘭(Chris Moran)在接受《新聞公報》訪問時表示,在2016年時,報社內部曾對每日內容產出進行相關討論,評估是否出版過多的新聞,導致無法向讀者有意義地展示內容。
根據莫蘭的說法,最終《衛報》決定減少三分之一的內容量,並兼顧新聞周期的波動性,此後便維持相關流程至今。《衛報》的數位編輯菲普斯(Claire Phipps)在受訪時也表示,該報的發表量會根據英國和全球新聞議題的不同而有所調整,但確保受眾能找到需要的新聞和資訊,而不被現有的資訊淹沒。
菲普斯強調,執意選擇出版更少的報導,並透過更多解釋性、重點摘要或追蹤報導,才是幫助讀者接觸重要的資訊的方法。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韓國《東亞日報》英雄計劃 讓記者找回使命感
- 期刊衝點擊數、科學家衝發表量 「科學」如何成為假訊息溫床?
- 由公民決定支持什麼媒體 看公民新聞券如何振興美國新聞業
- 林照真X蕭衡倩X吳琬瑜X王銘岳X胡光夏|好新聞應該付費?探索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 不管大型或小型的新聞報紙現在同樣面對相同的潛在威脅/孔詩年編譯
- 呂一銘|報紙已快沒戲唱了?!如何救亡圖存已是嚴酷的挑戰!!(上)
- 呂一銘|報紙已快沒戲唱了?!如何救亡圖存已是嚴酷的挑戰!!(下)
- 當政府是你家報紙最大的廣告商之一/孔詩年編譯
- 不再有「新聞報紙」的未來(上)
- 不再有「新聞報紙」的未來(下)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