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民決定支持什麼媒體 看公民新聞券如何振興美國新聞業

2022 年 06 月 10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donation

邱祐慶|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1864年5月,美國南北戰爭期間,記者加里森(William Lloyd Garrison)主張廢除黑奴制度,在其出版的反黑奴報紙《解放者》(The Liberator)中寫道:「對我自己而言,當我想起他所經歷的考驗時⋯⋯他表達了他對徹底廢除奴隸制的熱切渴望⋯⋯不想藉此機會對林肯(Abraham Lincoln)說任何非常嚴厲的話。」

加里森的親林肯立場得到了政府新聞補貼的支持,當時美國郵政署給予報紙郵資降低的補貼,《解放者》也不例外,所有報紙都可以利用這種公共補貼。至於其他倡導結束奴隸制的出版品,如黑人政治家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的廢奴報紙《北方之星》(North Star)也使用了這種公共補助。美國第一份工會報紙《Mechanic’s Free Press》就利用了補貼和廣告訂閱收入來倡導終止童工,主張公平薪酬和每個孩子的普及教育。

時至今日,美國新聞業並沒有得到太多公眾支持,在上個世紀,對期刊的郵政補貼大幅減少,而其他形式的公共補貼卻沒有補上,為了支持美國新聞業,立法者應該採取一種新方法:向美國民眾提供「公民新聞券」,以直接資助他們選擇的新聞機構

根據民主政策網(Democracy Policy Network)撰稿人希斯特德(Mark Histed)在美國進步派新聞月刊《In These Times》的評論中指出,美國在民主國家中的公共媒體上花費很少,每人每年約只有3美元(約新台幣80元),比德國(142美元,約新台幣4,100元)、挪威(111美元,約新台幣3,200元)和日本(53美元,約新台幣1,500元)等國家少很多,即美國相較於其他民主國家,公共媒體獲得的經費較少。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記者Steve Inskeep(左)專訪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右)。(圖片來源:NPR臉書)

公共資助的替代方案:公民新聞券

其他民主國家已決定新聞業應獲得公共補貼,部分原因是新聞業是「資訊商品」,因此,只靠市場機制很難維持高水準的新聞報導。舉例來說,在開始閱讀之前,讀者通常不會明白這篇文章對他們有多大價值,而一旦閱讀行為結束,讀者也幾乎沒有動力去付費,這些是為新聞定價的基本障礙,他們使新聞市場效率低下,這些市場失靈有助於推動新聞機構優先考慮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點閱率和參與度的文章,也就是淡化那些有助於使民眾瞭解他們社會的故事,而是專注於娛樂和病毒式傳播。

市場導向的新聞業所引發之問題已在美國地方新聞的衰落中顯現出來,衰落的重要原因是,在沒有公共補貼的情況下,美國新聞業幾十年來一直嚴重依賴廣告收入,分類廣告曾經是地方報紙的主要收入來源,但現在幾乎被網路給淘汰了,Google和臉書等科技公司在數位新聞網站上販售廣告,降低了出版商直接從廣告獲利的能力。

為了鞏固美國的新聞業,我們應該讓新聞媒體減少對點閱和廣告的依賴,設法來補貼他們,美國總統拜登的「重建美好未來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當中就有提到,利用稅收抵免來支持地方新聞媒體。儘管這項法案還躺在國會裡,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然而,僅靠稅額抵免似乎不太可能增加新聞業的多元性、減少新聞業的整併和激勵新媒體的創作。

作者希斯特德提到另一個公共資助的替代方案:公民新聞券。這個新聞券既可以支持新穎和多樣化的媒體,同時也能重建現有的地方新聞。

胡元輝指出媒體素養教育更形重要。(陳曦攝)
希斯特德提出「公民新聞券」的概念,以支持地方新聞。(圖片來源:翻攝自希斯特德個人網站

賦予公民權利來支持地方新聞

在公民新聞券的制度下,公民將收到幾張「新聞兌換券」,可以提供給地方新聞媒體以換取新聞的訂閱,接著政府會直接向新聞媒體支付兌換券的等價金額。支持美國新聞業的公民新聞券已經討論了近20年,但至今仍未施行

如今,我們有新的證據能證明新聞券制度可以有效地分配公共資金,來滿足大量不同公民的需求。2015年,美國西雅圖率先推出一項用於公共競選資金的「民主現金券」(Democracy Voucher program),只要你是滿18歲以上的西雅圖居民,且是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都會收到每張價值為25美元(約新台幣730元)的憑證,將其捐贈給他們支持的候選人,接著政府會提供現金券等價的金額給候選人。

胡元輝指出媒體素養教育更形重要。(陳曦攝)
美國西雅圖2015年率先推出一項用於公共競選資金的「民主現金券」。(圖片來源:西雅圖民主現金券Facebook

自從這項計畫推出後,在西雅圖參與資助當地候選人的民眾,在數量和多樣性上都有所增加,而現金券制度現在則是政治運動重要的一部分,今年,西雅圖大選的八名候選人,其中有六人使用了現金券,兩位市長候選人都達到了最高現金券募資的40萬美元(約新台幣1,100萬元)上限。

根據西雅圖政府官網指出,當地選民在2015年批准了每年300萬美元(約新台幣8,800萬元)的財產稅,以資助為期10年的民主現金券計畫,平均會讓民眾每年花費約8美元(約新台幣230元)。

作者希斯特德表示,這種公民新聞券計畫非常適合在以「州」為等級的地方上實施,由於美國新聞集中在少數國家級的新聞機構中,美國各州的問題受到較少的關注,實施公民新聞券的州不僅能促進地方新聞業發展,也能使新聞機構去做更多報導和分析議題

胡元輝指出媒體素養教育更形重要。(陳曦攝)

西雅圖選舉委員會(SEEC)指出,明年(2023年)初,將會發放新的民主現金券給民眾,圖為西雅圖市政廳(圖片來源:西雅圖民主現金券Facebook

鼓勵新聞機構朝多元和透明發展

公民新聞券具有內容中立的優勢,只有公民可以決定誰可以獲取資金,而非政府或政治人物,因此,這個新聞券制度可以包括廣義的新聞媒體(在這個定義下,含「發布新聞和時事有關的原創內容」的新聞機構,都在法案的定義下)。

這樣的制度可以鼓勵現金券在支持現有或新媒體下,能分配到各種不同的出版物上,且可以對單一新聞機構收到的公民新聞券設置上限,公民收到的新聞券也要給不同的新聞機構,這樣的規定有助於確保新聞券可以平均分配到不同的新聞機構,而非集中於少數新聞產業巨頭上

這個新聞券制度還能有助於確保公民可以獲取他們需要的資訊,以決定支持哪些新聞媒體,且控制媒體的人的身分必須是透明的,即系統會要求公開媒體的負責人,以作為媒體收取新聞券的條件

希斯特德舉一個州作為例子,例如:如果伊利諾州實施計畫,一些居民可能會使用他們的新聞券來支持新成立的非營利媒體《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而其他居民則會資助如迪凱特或埃文斯頓等小城市的媒體,另外還會有一些人會資助該州的媒體新創企業,不論是數位、平面、聲音、自由派、左派或保守派,且不論居民的收入水平多高,他們都能使用新聞券來訂閱及使用他們選擇的媒體

恢復公開辯論

對於那些散佈不實或詐騙訊息的媒體呢?新聞券制度是否應該嘗試建立機制來禁止這種情況呢?或許我們可以從加州史塔克頓汲取一些實用的經驗教訓。

數位新創媒體《209 Times》被指控撰寫「包含一些關於政治候選人誇大和不實」的文章,創辦人桑切斯(Motecuzoma Sanchez)在2021年5月的專訪中指出這是「侮辱且不公平的」。

作者希斯特德指出,制定政策的人可能會嘗試在新聞券計畫中增加規定,以規範誤導性內容,但仔細觀察《209 Times》這個案例會發現,該媒體是為了填補一家正在萎縮的地方報《Stockton Record》所留下的空缺,而《Stockton Record》目前是媒體巨頭報業集團甘尼特(Gannett)旗下的報紙,前幾年新聞編輯室還有85名員工,到了2019年只剩下11人。

新聞券制度可以為《Stockton Record》提供充足的資金援助,使其能擴編並增加當地新聞報導,簡單來說,新聞券制度將透過加強新聞的可信度來對抗假訊息,這會透過與當今依賴高參與度內容的媒體在更公平的環境中競爭,來改善美國的公共辯論

西雅圖的民主現金券計畫不僅大大增加了參與競選活動的人數,還為資金有限的候選人打開了一扇窗,有助於振興民主。記者加里森主張廢除黑奴,其出版的反黑奴報紙《解放者》,在當時也增加了美國新聞產業的聲音,《解放者》原本只是一個外來出版物,後來把廢奴思想帶到美國社會中。

時至今日,公民新聞券可以為弱勢族群發聲,也能使美國新聞業民主化和重建,藉由美國公共新聞支出和其他民主國家保持一致,並通過新聞券分配資金,將可以建立一個活躍的新聞生態系統,為當地社區提供服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