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災害報導精神受創、網路騷擾霸凌 加拿大過半記者有心理健康問題

劉艾波|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加拿大新聞從業人員面臨嚴峻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心理創傷一方面來自記者需要報導重大災害事件的職業特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社交平台興起,網路上對記者的騷擾與攻擊日益嚴重。有鑑於這些攻擊行為恐影響新聞自由,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率先推出多項措施,提供第一線記者所需的心理資源。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新聞系教授馬修皮爾森(Matthew Pearson)和《CBC》記者暨心理健康倡議者戴夫塞格林斯(Dave Seglins)共同完成一項對媒體工作者的調查。在2021年11月1日至12月18日期間透過網路蒐集1251份問卷,結果顯示有高比例的媒體工作者在過去四年間有心理健康問題。69%的人表示焦慮,46%的人表示憂鬱,15%的人表示他們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
調查報告顯示,80%的受訪者表示因為報導有關死亡、受傷和痛苦的事件而感到疲憊,甚至有人產生了情緒困擾和心理問題,例如產生自殺的念頭,或需要透過喝酒等方式來麻木自己。
長期接觸重大謀殺案 加拿大記者巴特勒罹患PDST
加拿大記者在工作中受到創傷的著名案例,是《CBC》記者柯林巴特勒(Colin Bulter)報導倫敦監獄的亞當卡格斯(Adam Kargus)謀殺案後,被診斷出罹患PDST。
巴特勒主要負責報導突發新聞,以及棘手、可怕的法庭案件。在長期接觸這些命案之下,巴特勒開始感覺自己不太尋常,他的腦中不斷浮現兇手、受害者的臉。2019年報導卡格斯謀殺案的審判後,他發現自己每天工作時都無法控制的哭泣。不久之後,巴特勒被診斷出PDST。
然而,巴特勒為此向加拿大安大略省工作場所安全與保險委員會(Workplace Safety and Insurance Board,簡稱WSIB)」申請索賠時,委員會不認為他的PDST是工作上長年累積的創傷所致,在2019年10月駁回了巴特勒的索賠。
WSIB的政策認定消防員、警察、護理人員等特定職業的工作者,會因為工作關係罹患PDST,但記者並未列入在WSIB認定的職業範圍。在索賠被駁回後,巴特勒提出上訴,強調記者工作可能會像救難人員一樣遭受創傷。
網路騷擾比例高 女性、有色人種、影像工作者易成目標
不僅如此,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為原本就競爭激烈與高壓的新聞工作環境,帶來更大的壓力與創傷。在卡爾頓大學的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曾尋求醫療資源,來幫助自己應付工作壓力。但8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職場上從未接受心理健康和工作創傷的相關培訓。
調查也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曾在網路上被騷擾,35%的人表示在工作現場被騷擾。
在受到騷擾的人當中,若以性別區分,女性、跨性別和非二元性的記者受到的騷擾最多;以族裔來區分,黑人、阿拉伯裔、南亞和菲律賓裔記者較容易受到騷擾;從職業來看,以影像工作為主的記者或攝影師因為容易被大眾看出是媒體工作者,常成為騷擾目標。
新聞業界「忍氣吞聲」文化 記者面臨創傷時不敢求助
皮爾森指出,這項調查證實了他對新聞從業人員的擔憂。他強調:「從第一線工作者,到編輯室主管、高層和新聞教育工作者在內的所有人,都有責任了解情況的嚴重性並積極解決問題,減少加拿大媒體工作者在工作中受到的傷害。」
賽格林斯也表示,資訊時代不只為記者帶來更繁重的工作量、更大的壓力,更為網路上錯誤資訊和騷擾打開了大門。但新聞業「忍氣吞聲」的文化導致記者在面臨心理創傷時怯於尋求協助,擔心直言不諱會將影響職業生涯。
此外,新聞業的許多雇主都對員工的心理健康缺乏認知。但新聞從業人員作為民主社會的監督者,記者的心理創傷將嚴重影響媒體的「第四權」功能,賽格林斯呼籲新聞組織應該提供員工足夠的心理資源。
加拿大工會UNIFOR調查:半數媒體工作者有被網路騷擾經驗
加拿大工會「UNIFOR」也在2021年12月8日至2022年2月12日期間,對媒體工作者進行類似的問卷調查,其結果顯示有60.6%的受訪者曾在工作現場受到騷擾,其中50.8%的人曾在網路上被騷擾。
UNIFOR是加拿大最大的私營部門工會,由來自各個產業的31500名勞工組成,其中媒體工作者共有13000名。
UNIFOR調查還發現,大部分的網路攻擊行為都涉及種族主義與厭女情結,並常以暴力威脅記者及其家人。許多受訪者都希望工會和公司管理部門能解決網路攻擊的問題。
UNIFOR媒體總監蘭迪基特(Randy Kitt)指出,調查結果顯示記者受到網路騷擾的問題很嚴重,他也同意不論是UNIFOR的工會立場和公司管理階層,都應該在騷擾問題上扮演明確的角色。
為因應媒體工作者受到騷擾的問題,UNIFOR為媒體工作者建立一個「資源入口」網站,詳述受到騷擾後保留證據的步驟以及各種求助管道。UNIFOR也開始規劃內部培訓課程,來幫助地方媒體工作者和UNIFOR員工面臨騷擾問題。最後,UNIFOR將與媒體工作者協商出應對騷擾問題的共識,並列入未來與資方談判的議題裡。
CBC新聞主編:記者心理健康受損 恐影響「第四權」運作
《CBC》新聞主編布洛狄芬隆(Brodie Fenlon)指出,過去加拿大的新聞業沒有人談論創傷或心理健康。大家只在乎做好工作──寫出正確報導、擊敗競爭對手並讓老闆高興。沒有人重視記者的心理狀態,更沒有人把「關心記者」視為一項工作。
但這不代表精神壓力的問題不重要。芬隆分享,當他在安大略省一家報社擔任新進記者時,曾在一個聖誕節早晨報導一項死亡車禍,三位年輕人在開車前往祖父家的路上與火車相撞身亡。現場的屍體、鐵軌上的殘骸等畫面歷歷在目,伴隨著他度過當天的聖誕節晚餐,甚至到現在都無法忘記。
芬隆強調,創傷是新聞從業人員無可避免的工作風險,新聞業必須認知到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尤其在網路時代,對記者的騷擾、攻擊和假訊息問題日益嚴重。這些攻擊企圖使記者怯於發聲,不僅是在破壞新聞自由,更影響民主社會中,媒體作為「第四權」的功能。
CBC率先為記者提供心理資源 盼吸引年輕人投入新聞業
為了保障記者的身心健康,《CBC》率先推出多項新措施。首先,《CBC》指派賽格林斯擔任「記者福祉小組」的負責人,他將針對記者獨特工作場所設立新的培訓計劃,教導記者如何因應工作挑戰、調適心理傷害。
其次,《CBC》為員工設立培訓課程,幫助他們應對工作壓力。針對網路上的騷擾和霸凌,《CBC》也贊助創建一份〈管理網路傷害編輯室指引〉,來教育編輯室的員工和主管如何支持受到網路霸凌的記者同仁。
第三,《CBC》提供記者面對網路霸凌的工具和技巧,幫助記者減低在社群平台上遭受的騷擾和威脅。同時《CBC》強調,記者在工作上不需要使用社群平台的私人帳號,也建議記者為了心理健康,應該盡可能地遠離社群平台。
最後,《CBC》為俄烏戰爭的報導團隊提供專業的後勤支援,轉介他們所需的心理諮商師。《CBC》也規劃將這項服務擴展到其他大型創傷事件的報導團隊,包括美國紐約州、德州的大規模槍擊案。
芬隆指出,相對於他開始從事記者工作的年代,現在加拿大新聞業已在員工的心理健康上有些許進步。新聞工作雖然困難,但有其重要性及意義,希望《CBC》的改革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這項行業。
參考資料:
- Journalists face ‘alarming’ levels of stress, trauma and harassment, report suggests
- Journalism used to mean keeping mental stress, trauma to yourself. Thankfully, that’s changing
- Alarming levels of stress among journalists a ‘wake-up call’
- ‘Like hanging on to a freight train’: Veteran journalist fights to have his work-related PTSD recognized
- Unifor survey: journalists face rising harassment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請媒體停止麻木無感地使用殘酷影片製作新聞
- 走在沒有保護網的推特鋼索:記者對新聞編輯室社群媒體政策的反應
- 2022年《路透社》紀念講座| 坦克、TikTok和信任:動盪時期的新聞業
- 疫情與陳抗中的記者職災與職業病
- 烏俄戰爭報導的媒體倫理守則與照顧心理衛生原則
- 災難新聞報導方式應改進/蔡昕宸編譯
- 災難新聞讓孩子害怕 張老師:5步遠離創傷後壓力(轉載)
- 呂一銘專欄:重大災難新聞加強查證和自律以撫慰安定人心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