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BBC資深記者:選舉報導應謹慎使用民調數據 聚焦候選人政見及人格特質

2024 年 01 月 10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donation
萬巧蓉|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在台灣 2024 年總統選戰期間,西敏寺民主基金會(Westminster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簡稱WFD)邀請英國資深政治與國會新聞記者Peter Knowles訪台,於2023年11月23日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及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共同舉行小型座談,以「英國政治及選務新聞實務經驗談」為題,與台灣的新聞工作者交流討論。 Peter Knowles分享他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工作時觸及選務報導的經驗與觀察,也針對民調、事實查核提出看法。

記者要多與同溫層外打交道 選務報導屏除個人想法保持公平原則

Peter Knowles首先指出,當代社會大眾有諸多獲取資訊的管道,對媒體的信任度減低,新聞媒體欲建立與維持觀眾的信任感越發困難。他認為,若記者期待在大選期間受到信賴,首要條件是提供平衡報導,正如總統辯論會上,各候選人能獲得相同的發言時間,平衡即是在報導中提供輪流表述的機會。

進一步,記者需要維持自己的公正性。Peter Knowles解釋,公正性是理解不同立場的人們如何看待某議題,記者需要費時費力去思考同溫層外如何看世界,理解各方的角度與思維,並尊重他們的想法。他以脫歐公投為例,當時許多倫敦記者對公投結果感到吃驚,原因是他們多認識不願脫歐的人,因此並未料想到一般人民的意願相左,但由於Peter Knowles的家鄉位於英國北方,他對居民的脫歐心情並不陌生,「記者需要有這樣的眼界。」

Peter Knowles曾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任職,擔任國會頻道主管,現為美國C-SPAN特約記者,負責報導國會新聞。他在座談會上分享經驗給與會台灣媒體。(蔡宏杰攝)

Peter Knowles曾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任職,擔任國會頻道主管,現為美國C-SPAN特約記者,負責報導國會新聞。他在座談會上分享經驗給與會台灣媒體代表。(蔡宏杰攝)

面對「如何打破同溫層」的提問,Peter Knowles認為記者需捫心自問,平時交友圈是否都是意見與觀點一致的人,他笑稱,你不可能選前一個月才問意見不同的人說,能不能跟我當朋友?所以,當記者的功課是瞭解自己的朋友,也開放心胸去接觸各類想法的朋友,聊共通處、傾聽相異的想法並做討論,他不否認這需要情緒勞動,但能促進更深的理解。平時,Peter Knowles便傾向和政治光譜各異的人打交道,他也不避諱去談論自己的立場,或接觸行事作風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

在達成平衡與公正後,Peter Knowles表示,記者也要確保公平原則,意即在選務報導中,放下自己的想法,以毫不偏頗的思維,對各競選陣營製作報導。如此,選舉中的新聞媒體角色才能贏得大眾的信賴與尊重。

民調數據使用格外謹慎 報導仍須著重候選人本身

在選舉期間,民意調查是新聞的常見話題,Peter Knowles認為民調的確有左右大選的力量,所以,使用在新聞中要格外謹慎。

他指出,新聞工作者首先需確認該民調有可信度,如:確認調查機構足夠專業及誠實、樣本數是否充足,以及選擇樣本的方式是否會導致特定的性別、職業、居住地佔比更重。倘若是質性訪談,也恐怕會有樣本不夠具有代表性、訪談對象未誠實回答等疑慮。Peter Knowles 表示,儘管民調有誤差可能,但非一文不值,更重要地是,別聽信單一份民調的資訊,受到其結論主導,應從中判斷與分析出長遠的趨勢、現象。

Peter Knowles也分享,英國的紙本媒體多半有政黨傾向,因此各報民調常是用來支持自身陣營。BBC為了避免發生類似狀況,對選務報導有一堅持的守則,即單一份民調的結果不會成為報導主軸或現身標題,只能作為報導背景。他解釋,BBC不是隱匿民調訊息,而是審慎的評估民調占新聞的比重。此選務報導的規定,重點是不讓報導被民調主導,而是依然著重於候選人的政見、人格特質、過往執政成績、發言真實性等。

除了民調外,Peter Knowles認為,在當代假消息充斥的世界,事實查核在選務報導中更顯珍貴與重要。Peter Knowles觀察到,刻意誤導數據結論的類似狀況層出不窮,許多政客會去操弄統計數據,談論正確的數字,卻以錯誤的脈絡來解釋,形成對民眾的誤導,即便記者揪出謬誤,民眾卻恐怕已接收到政客斷章取義的說法。

政治支持者難以信任記者查核內容 盡力告知事實面貌乃必要

另外,面對世界各地民粹的興起,Peter Knowles認為,記者得嚴肅以對,查核民粹主義者的發言。但需做好準備的是,當記者指出不實言論時,對方的支持者其實很難信賴記者的說法,甚至可能反過來攻擊新聞工作者,因此詳細陳述推理過程,以及盡力告知事實面貌是必要的。

如何陳述事實查核報導也是門學問,Peter Knowles表示,事實查核報導的語調很重要,儘可能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下,呈現真相、提供正確的數據,但不需要批評對方說謊或嘲弄錯誤。Peter Knowles分享心目中的範例,是BBC的一檔節目 〈More or Less〉正是去討論新聞中出現的統計與數據問題,主持人的語氣全程都保持輕鬆,當錯誤越嚴重或荒謬,主持語氣會越柔和,以具有說服力又冷靜的方提出去反駁。

英國西敏寺民主基金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共同舉辦「英國政治及選務新聞實務經驗談」座談會,邀請台灣媒體代表與會交流。(蔡宏杰攝)

英國西敏寺民主基金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共同舉辦「英國政治及選務新聞實務經驗談」座談會,邀請台灣媒體代表與會交流。(蔡宏杰攝)

在新聞工作面臨諸多挑戰的時代,Peter Knowles認為記者責無旁貸,應當警醒自己思維不從眾,並時常去思考何謂真正核心的問題,這些是作為一位記者值得持續實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