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No. 5/陳顥文X張喆|學生來闢謠

郭宇璇|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在如今網路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資訊取得相當容易,卻也使不實謠言的傳播更加快速。如何在收到消息時辨別其真偽,成了當代閱聽人的一大課題。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共同舉辦《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
第 3 天第 1 場主題講座「學生來闢謠」,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擔任主持人,邀請鳳山高中事實查核中心創辦人、鳳山高中學生陳顥文與師大附中學生張喆,分享在生活中實踐事實查核技巧,並將正確資訊帶入家庭及校園中的經驗與感想。在講座結束後的問答時間,政大傳播學院名譽教授林元輝及師大附中教師陳雅萍也分享,自己對年輕世代的觀察與期許。
陳顥文:創辦鳳中事實查核中心 破除校園不實謠言
鳳山高中事實查核中心創辦人陳顥文。圖:擷取自《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
陳顥文創辦的「鳳山高中事實查核中心」於 2020 年 12 月成立,截至 2021 年 4 月,已於 Instagram 上發布 7 篇查核報告,查核內容包括服儀規定、外出用餐問題及新校長砍樹政策等,皆是與校內學生息息相關的議題。
陳顥文說明,由於中心查核範圍只限校內事件、工作量較少,因此團隊成員僅有兩位。由陳顥文負責消息查核,公關劉家熏負責蒐集謠言、製圖與發文等工作。
陳顥文表示,近年來,於網路社群匿名發表批評言論的「黑特文化」興起,在各校校園掀起波瀾。他觀察到,2020 年 10 月,Instagram 帳號「黑特鳳中」成立,不須經過內容審查,即可在上面發表匿名貼文。那時適逢鳳山高中新校長上任,其特殊的行事風格引起校內同學熱議,關於學校事務的傳言,也因此透過「黑特鳳中」廣為流傳。
而陳顥文創辦「鳳山高中事實查核中心」的契機,也是源自於此。他分享,曾看見「黑特鳳中」上的某則留言提及,希望有人能查核此帳號發布的訊息真偽,他便因此產生成立查核中心的想法,期盼透過查核報告,讓同學們了解事件全貌。他分析,黑特版上出現有關學校的傳言,多是來自於同學們對學校體制的不了解。由於同學們往往只能得知學校的政策決議結果,而無法透過其討論過程得知事件緣由與脈絡,不僅容易產生誤解,不實傳言也由此而來。
陳顥文創辦的「鳳山高中事實查核中心」於 2020 年 12 月成立,查核內容皆是與校內學生息息相關的議題。圖:擷取自《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
鳳中事實查核中心成立後,團隊也制定了一些判斷是否進行查核的準則。陳顥文說明,為了確認該事件題目有其查核價值,他們擬定 5 項查核標準,包括此謠言是否為重要的公共事務、是否為能進行查核的客觀描述,而非個人意見;以及此謠言傳播的狀況如何、對社會產生多少影響、先前是否曾有人查核過類似消息等。
查核中心並於 Inatagram 放置匿名信箱的連結,讓同學們投稿想查核的訊息,團隊會依照準則篩選並進行查核。他們會根據事件的差異,制定不同的查核策略,例如搜尋學校公開資料、調閱會議紀錄,甚至是採訪當事人等。
在完成事實查核報告後,他們會將其發表於鳳中事實查核中心的 Instagram。陳顥文解釋,之所以選擇 Instagram 作為發布事實查核報告的平台,是考量到受眾多為校內學生,而學生最常用的社群平台即為 Instagram。此外,Instagram 容易轉傳消息、限時動態曝光度高的特質,也正是查核中心所需,能將查核結果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陳顥文也補充,事實查核報告不僅是為了破除謠言,也是讓未收到假消息的人有得知正確資訊的機會。此外,他們也會試著分析假消息的製造者和轉傳者的心態,了解哪些資訊是大家所關注的,進而提供更詳細的正確資訊。陳顥文認為,青少年之所以會轉傳消息,多是由於自身關注該議題,因此在尚未能確定真偽的情況下便倉促分享,造成假訊息四處流竄。
陳顥文:「發揮我們的影響力,創造更具備媒體素養的資訊社區。」
從事校內事實查核數個月,鳳中事實查核中心除了成功地將正確訊息推播出去之外,也常有各種閒言閒語傳進團隊耳裡。陳顥文分享,最常收到的是懷疑他們在幫學校講話、只提供單方面說法的質疑。
對此,他認為,事實查核並不是要試圖改變誰的想法,而是提供另一種角度的正確資訊,他們也會以不帶個人立場的客觀敘述發表查核報告。他建議,同學們平時在閱讀四面八方的資訊時,可以多思考作者的論點,「有思辨能力,才不會侷限在同溫層裡。」
然而,陳顥文也反思,他們進行查核的消息依據,多來自校方發布的公開訊息。這使他產生懷疑:「我為了查證這個假消息去找一個資訊,那個資訊萬一也是假消息呢?」該如何找到完全客觀真實、不受利益影響而修改的資訊,著實是事實查核的一大難題。
最後,陳顥文以鳳中事實查核中心的終極目標,作為此次分享的總結。他表示,在這個人人都能接收到爆炸資訊的時代,比起致力於破除謠言本身,查核中心更想做的,是透過查核實例提升閱聽人的媒體素養。他也期盼能發揮自身影響力,將查核中心打造成更具媒體素養的資訊社區。
張喆:在生活中實踐事實查核 發揮自身影響力
於生活中實踐事實查核的師大附中學生張喆。圖:擷取自《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
目前就讀師大附中的張喆,在因緣際會下選修了學校開設的媒體素養微課程,從中學習到以往未曾接觸過的事實查核知識,也讓本來就喜歡上網瀏覽資訊的他,燃起在生活中實踐事實查核的動力與熱情,並得到莫大的成就感。
張喆分享了兩個讓他印象深刻的查證經驗,包括使用能還原原圖的圖像搜尋網站 TinEye,調查出家族群組裡尚未經由其他單位查核的假訊息,也讓家族成員學會往後在轉傳消息之前,先透過 TinEye 進行初步查證;以及透過翻閱 Youtube 頻道的新營運政策,破除他人對一位實況主的不實指控,促使指控者下架質疑貼文,並發文對該實況主表達歉意。
在這些實際運用查核工具、並成功破除謠言的經驗中,張喆意識到,以前的自己將「事實查核」想得太困難了,導致先前雖有多次懷疑消息真實性的經驗,卻都沒有賣出查核的一步。而在經過課堂的學習後,他也發現,事實上,只要有對消息可信度的懷疑,並掌握基本的查核工具,人人都可以成為破除謠言的關鍵人物。他也提醒,在接收到假訊息時,要儘可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查證、並告知對方,避免假訊息繼續散播,造成更多對立。
張喆:「一點點也好,希望我能藉由這些小舉動幫到其他人。」
張喆透過自身經驗,整理出五點事實查核的實用小訣竅。圖:擷取自《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
張喆也整理出幾個事實查核的小要訣。首先是對陌生資訊保持懷疑,尤其是在 Facebook 和 Line 等,這些容易轉傳消息的平台更需要注意。而使用關鍵字查詢、Google image search 或 TinEye 等查核工具進行查證時,也要儘可能多方查證,不輕信單一來源的證據。
此外,張喆也強調,在與轉傳假消息的人溝通時,保持友善態度是讓正確資訊被接納的不二法門。他坦言,要在家族群組告知其他成員轉傳的資訊是假訊息前,其實內心相當惶恐,擔心溝通不順利,反而會造成家庭內部的紛爭。幸而在他禮貌告知後,該位家族成員也欣然接受他的建議,並將假訊息收回。
經過幾次在生活中進行事實查核的實戰體驗,張喆期許自己未來能逐步擴大關心的領域,在細微之處把關,協助更多人免於假訊息的影響。他也鼓勵聽眾嘗試踏出事實查核的一步,共同成為假訊息的守門人,也許也能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林元輝X陳雅萍:掌握年輕世代優勢 與長輩溝通交流
政大傳播學院名譽教授林元輝表示,陳顥文與張喆能活用媒體素養的知識,讓他相當感動。圖:擷取自《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
在兩位同學的分享結束後,政大傳播學院名譽教授林元輝也表示,兩位同學能活用媒體素養的知識,讓他相當感動,「你們未來在哪個角落、哪個行業,都是非常有媒體素養的年輕世代。」
林元輝也分析,現在謠言流傳的地方多為長輩群組,長輩其實相當熱衷關心國家事務,只是缺乏分辨消息真偽的能力,看到讓他們有所感的消息便直接轉傳。他讚許張喆能以禮貌、友善的態度與家族長輩交流,由於長輩屬於輩分上的權威,使得年輕世代要與其良好溝通實屬不易。但林元輝仍鼓勵年輕世代多與長輩互動,「讓長輩對你有信心,讓他知道你跟他是同心的。」如此在後續的溝通上便能更加順利。
開設媒體素養微課程的師大附中教師陳雅萍也分享,該課程已經進行了三學期,每學期的課綱都有大幅度調整,老師們也從中學習到更多關於媒體素養的知識。她強調,年輕人在網路上的影響無遠弗屆,期許能透過此課程,讓更多同學對事實查核感興趣,進而用自身的力量影響更多人。
《調查報導、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帶我們深入理解資訊超限戰,透過公民的力量探索真實:
???? 2021年
- 「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No. 1/蘇正平X莊豐嘉X胡元輝X傅文成X許瓊文| 疫情下的不實訊息:從境外假資訊協作到政府回應
- 「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No. 2/曹嬿恆X李比鄰X劉彥伯|AI、機器人與事實查核:群眾協力與人工智慧
- 「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No. 3/蔡佳珊|調查報導的光與影——「光電侵農大調查」幕後省思
- 「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No. 4/黃建璋X蕭惟任|「消失的農地」中的調查報導教戰守則
- 「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No. 5/陳顥文X張喆|學生來闢謠
???? 2020年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1/沈伯洋X楊順清X陳慧敏|於無形中分裂、對立、瓦解社會──中國資訊戰觀察報告(上)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1/沈伯洋X楊順清X陳慧敏|於無形中分裂、對立、瓦解社會──中國資訊戰觀察報告(下)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2/李怡志X葉乃靜X陳璽尹|新冠肺炎的事實查核──疫情謠言大解析(上)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2/李怡志X葉乃靜X陳璽尹|新冠肺炎的事實查核──疫情謠言大解析(下)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奐成X于立平X柯金源X李惠仁|調查報導甘苦談(上)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奐成X于立平X柯金源X李惠仁|調查報導甘苦談(下)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4/胡元輝X洪國鈞X李又如X卓冠齊|2020年總統大選的事實查核(上)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4/胡元輝X洪國鈞X李又如X卓冠齊|2020年總統大選的事實查核(下)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5/事實查核中心X資策會X資管所XGoogleXFacebookX社區大學X假新聞清潔劑|事實查核報告以外的全民行動(上)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5/事實查核中心X資策會X資管所XGoogleXFacebookX社區大學X假新聞清潔劑|事實查核報告以外的全民行動(下)
???? 2019年
-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1/GoogleXOpen Data|善用網路工具反制不實資訊
-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2/李雪莉|深度調查報導應做到Harsh but Fair
-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上筠X姚惠珍|追查的渴望・希望社會更好的使命感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