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No. 1/蘇正平X莊豐嘉X胡元輝X傅文成X許瓊文| 疫情下的不實訊息:從境外假資訊協作到政府回應

劉書妤|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傳遞訊息,每個人都可能在無意間散播錯誤資訊。「假訊息」成為當今熱門議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愈嚴峻,假資訊透過社群平台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為幫助大眾了解假訊息的傳播,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攜手舉辦線上《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鼓勵社會共同抵禦假訊息。
疫情影響我們的生活,戴上口罩、隔著隔板用餐,但實際上遠不止如此,泛濫的假訊息更撕裂了社會,也衍生了「資訊疫情」(infodemic)一詞,指關於某種事物的資訊被現代網路迅速地傳播,其中包含不準確資訊,由於事實和謠言魚龍混雜,人們很難真正了解正確的資訊,從而發生防疫破口或社會動亂。這也彰顯假訊息常在重大事件時,廣泛流傳的現象,許多人想藉此獲得政治或商業上的利益。究竟假資訊如何傳播?又該如何防範?
三大新聞非營利組織的期許
圖左至右: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胡元輝、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莊豐嘉、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
操弄恐慌,極端言論激起社會對立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新聞系主任傅文成以「疫情下的媒體協同不實操作」為題,從有沒有境外協同行為、炒作的議題及訊息的流向等角度來分析假訊息。他表示,以國家的角度來說,最在乎境外資訊、是否有組織專門傳訊息,打造虛假的主流民意。
逐漸攀升的確診數使社會產生不信任、恐懼的情緒,假資訊操作協同行為也就趁機操弄「疫情」的議題。傅文成爬梳網路資料後,發現網路上相關的討論及網路報導的主題多元,病毒起源、防疫政策、口罩及疫苗等,而台灣電子佈告欄(BBS)批踢踢實業坊(PTT.cc)正是這些境外假訊息協同行為者的活躍之處。
傅文成表示,這些行為怪異的使用者擁有共同的特質,包含:從國外的 VPN 登入、在特定時間活躍、彼此關係緊密及極端的留言。通常假訊息的協同行為者採取一唱一和的回文方式,當一人發文時,同夥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推文並留言討論,激起文章熱度,也使大眾難以判斷言論的真假,此外,他們也以仇恨言論引起大眾關注、挑起社會對立,「畢竟不論真假訊息,對炒作者來說,有人討論的才是好訊息」。
傅文成表示,假資訊協同操作者通常在下午兩點時活躍。圖:擷取自《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
注重媒體素養,避免成為再製假訊息的共犯
因此,傅文成也提醒,「很多網路上的民意不一定是真實民意,只要 3、5 個人切換帳號留言,就能形成假民意。」至於境外議題如何傳到國內,傳統媒體間的議題傳播也可能不小心成為境外假訊息的操作者。以「台積電用晶片換疫苗」的假訊息為例,先由可疑對岸使用者發文討論,接著國內本土媒體製作相關新聞,引起國內民眾討論,最後資訊又流回對岸。
他提到,在製造假訊息的協同產業鍊上,並非每個人都是故意操弄真相,多為無意間參與傳遞或再製假訊息。至於該不該制定法律規範,多數民主政體對於規範言論相較謹慎,但在網際網路、社群平台蓬勃發展的時代,如何在不侵犯言論和表達自由的前提下,防堵猖獗的假資訊,這點是政府和全民持續努力的目標。或許最重要的仍要回歸媒體素養,記者在撰寫來源不明的新聞前也應多查證,共同維護台灣的媒體環境。
假資訊衝擊,政府如何做?
假訊息造成大眾人心惶惶,可能阻礙政府施行政策,例如美國總統拜登便將疫苗施打率低落歸咎於假訊息,直指「社群媒體殺人」,容許疫苗不實訊息在其平台上散播,因此政府勢必要回應假訊息,減少對民主的危害。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許瓊文表示,災難謠言也是假資訊的一種,「關西機場事件」就是著名的假訊息之一,甚至造成外交代表自殺的悲劇,當災難來臨時,人們常在恐慌和動亂中盲從某些訊息。
許瓊文以「資訊素養」和「謠言回應」兩面向評斷政府政府澄清假訊息的模式好壞。包含是否提供資訊讓大眾近用、能否評估內容的正確與否,針對災難謠言則注重解釋清楚與否、是否提供風險訊息和準備訊息。她補充道,在災難每個階段都有必要資訊,政府應依照災難階段的不同提供不一樣的資訊,例如在發災期,人們希望獲得行動只是和安全訊息。
許瓊文表示,「關西機場事件」是著名的假訊息之一。圖:擷取自《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
政府應主動出擊,超前部署提供資訊
另一方面,許瓊文以敘事型態、口吻語調及消息來源分析民眾容易相信何種疫情假訊息、政府如何澄清資訊以取得民眾的信任。
她表示,政府初期以回應假資訊為目的,採取「222 原則」(200字內、兩小時內澄清、兩張圖)。而且,政府常把訊息重複張貼在不同社群平台,例如衛福部將資訊發在部會網頁的「真相說明」和「即時訊息澄清」專區,在臉書則以可愛的「總柴」吸引大眾的目光。
自從 5 月疾管家遭冒用後,政府更加大澄清力度,將更正新聞同步發佈在 Line 的訊息查證、謠言破解區,擴大曝光度,但敘事模式基本上不變,首先嚴正申明其為假訊息,接著強調相關罰則,意圖使大眾顫生畏懼心理,降低民眾亂傳假訊息的可能性。
許瓊文建議,政府破解謠言的敘事方式,除了嚴刑峻罰和嚴正申明以外,仍須考量資訊素養,及進用資訊管道。此外,政府的發文模式單一、簡要,民眾無法得到更詳細的澄清資訊,應順應不同平台的特性,使用不同的敘事方法。
她也表示,「不要只是被動回應假訊息,有些資訊能超前部署」,政府接收到假訊息才做更正,此舉較為被動,應該能如同防範災害一般,主動評估風險、提供訊息,例如主動說明普篩與否的理由、疫苗的副作用及哪類人不適合施打。
針對此建議,胡元輝也認為政府及事實查核單位可利用 Google 關鍵字分析,關注熱門的討論話題,提前準備做事實查證。
政府的澄清風格簡潔,希望使民眾在短時間內了解訊息脈絡。圖:擷取自《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
《調查報導、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帶我們深入理解資訊超限戰,透過公民的力量探索真實:
???? 2021年
- 「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No. 1/蘇正平X莊豐嘉X胡元輝X傅文成X許瓊文| 疫情下的不實訊息:從境外假資訊協作到政府回應
- 「2021 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No. 2/曹嬿恆X李比鄰X劉彥伯|AI、機器人與事實查核:群眾協力與人工智慧
???? 2020年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1/沈伯洋X楊順清X陳慧敏|於無形中分裂、對立、瓦解社會──中國資訊戰觀察報告(上)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1/沈伯洋X楊順清X陳慧敏|於無形中分裂、對立、瓦解社會──中國資訊戰觀察報告(下)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2/李怡志X葉乃靜X陳璽尹|新冠肺炎的事實查核──疫情謠言大解析(上)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2/李怡志X葉乃靜X陳璽尹|新冠肺炎的事實查核──疫情謠言大解析(下)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奐成X于立平X柯金源X李惠仁|調查報導甘苦談(上)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奐成X于立平X柯金源X李惠仁|調查報導甘苦談(下)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4/胡元輝X洪國鈞X李又如X卓冠齊|2020年總統大選的事實查核(上)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4/胡元輝X洪國鈞X李又如X卓冠齊|2020年總統大選的事實查核(下)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5/事實查核中心X資策會X資管所XGoogleXFacebookX社區大學X假新聞清潔劑|事實查核報告以外的全民行動(上)
- 「2020 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5/事實查核中心X資策會X資管所XGoogleXFacebookX社區大學X假新聞清潔劑|事實查核報告以外的全民行動(下)
???? 2019年
-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1/GoogleXOpen Data|善用網路工具反制不實資訊
-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2/李雪莉|深度調查報導應做到Harsh but Fair
-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北場 No. 3/林上筠X姚惠珍|追查的渴望・希望社會更好的使命感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