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無疆:新興世界的媒體新視野

易淳敏|特約記者編譯
許多媒體評論家在新冠肺炎(COVID-19)登陸歐美之初,曾預言疫情將使各國更加分裂殘酷。他們更大膽假設全球化的式微,孤立主義的崛起。儘管國際往來被迫暫緩,跨國網路媒體卻如雨後春筍般漸漸茁壯。
三間分別於社會運動後萌芽的網路媒體——《破土 New Bloom》、《新敘事 New Naratif》和《流傘 Lausan》,以英文出版聚焦亞洲,結合各國時事綜合報導,並翻譯成多國語言,讓人們不論身在何處都能得知地球彼端發生的事,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十年前,亞洲媒體報導仍聚焦於美國,議題不乏種族認同、文化適應,與亞裔族群的商業地位及流行文化下的參演。隨著美國移民政策鬆綁,亞洲新興國家崛起,越來越多亞洲人士前往歐美,亞裔身分更趨多元。在這樣的背景下,跨亞洲獨立媒體孕育而生。
破土 New Bloom
《破土 New Bloom》、《新敘事 New Naratif》和《流傘 Lausan》皆由年輕知識分子創立,分別關注台灣、東南亞和香港,以英文撰寫報導並參與社會運動。其內容帶有反國家及國際主義色彩,且報導撰文時力求客觀,著重新聞廣度與深度。
《破土 New Bloom》是三者中成立最久的,由一群學生和社運人士於太陽花學運下催生。海外的台裔美國人和紐約僑民也以行動聲援,在因緣際會下,創辦網路獨立媒體,提供美國人多元觀點。《破土 New Bloom》呈現台灣及亞太的激進觀點,由非正式、無階級的集體成員組成,經過 6 年的經營和台北實察,促成左翼政治及智識的跨國對話。
《破土 New Bloom》持續報導台灣新動力。影:New Bloom@YouTube頻道(CC BY-SA 3.0 )
新敘事 New Naratif
東南亞英語媒體《新敘事 New Naratif》於 2017 年由 3 名新加坡人覃炳鑫(Thum Ping Tjin,又作PJ)、韓俐穎(Kirsten Han)和劉敬賢(Sonny Liew)集資創立。除刊登英語報導文學、評論分析、漫畫和學術研究,部分文章也翻譯成印尼文或馬來文(Bahasa),不定期拍攝影片及舉辦工作坊,主要收入仍由外界捐款。
他們長期深入調查印尼西巴布亞省(West Papua)的殖民問題、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反恐怖主義法案》、印尼雅加達的學生遊行,以及移工在疫情下如何備受歧視。2019年初,《新敘事 New Naratif》更發布一段 YouTube 影片,批判新加坡2018年《反假新聞法》對言論自由造成的威脅。
《新敘事 New Naratif》2019 年初以影片批判新加坡2018年《反假新聞法》對言論自由造成的威脅。影:New Naratif@YouTube頻道(CC BY-SA 3.0 )
流傘 Lausan
《流傘 Lausan》的雛型始於2019年7月下旬,數十名旅居海外的香港人透過 WhatsApp 群組討論香港反送中運動。《流傘 Lausan》記錄了香港民主運動,重塑人民對香港的理解。它和《破土 New Bloom》一樣,沒有正式的組織架構,由成員們共同制訂工作流程,輪流負擔組織開銷。
軟體工程師兼《流傘 Lausan》成員 JS 表示,「這裡沒有商業模式,每位成員都是自願投入」。近期,《流傘 Lausan》以中英文發表有關香港警察制度的報導,對比黑人人權運動,解釋現行法律如何縱容一個「種族和階級不平等的社會」。
隨著佛洛伊德事件持續悶燒,《流傘 Lausan》及無國界社運舉辦網路研討會,匯聚香港、西雅圖、北卡羅來納州的社運份子,針對工會和其他主題進行交流。《流傘 Lausan》記者、《國家雜誌 The Nation》的特約撰稿人Wilfred Chan 說,「媒體不能只提供迎合閱聽眾的資訊,因為這會加深他們對世界的既定印象和理解」。《流傘 Lausan》提供成員一個政治社群,在這個空間裡,記者能定義自己的身份,也恣意書寫。
威脅新聞自由下的反抗勢力
以客觀主義媒體的觀點,可能會認為 《破土 New Bloom》、《新敘事 New Naratif》和《流傘 Lausan》傳播特定意識形態。事實上,它們與傳統新聞媒體無異。反之,應將《新敘事 New Naratif》和《流傘 Lausan》視為威脅新聞自由下的反抗勢力。
英國《流傘 Lausan》撰稿人 H.P. 也表示,「獨立媒體的任務就是挖掘那些值得被記錄的故事,並出版各種譯文。」現今社會許多人能讀兩種以上的語言,單以英語撰文會產生閱讀上的排他性、阻礙推播。未來,他們希望將更多文章翻譯成不同語言。
2014 年韓國也出現獨立媒體《Korea Exposé》,刊登有關韓國政治、社會文章和專欄報導。自 2019 年 4 月後,非虛構內容平台《Chinese Storytellers》也為在美中國人建立一個跨亞洲媒體。
2020年世界各地動盪不安,跨國媒體新形態也逐一破土。從這些獨立媒體的報導中可見各國正面臨共同危機。新聞媒體應思考如何跨域合作、互相借鏡,學習彼此的經驗,方能在疫情下,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加緊密。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實習編輯: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陳郁翔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