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聖斐|新頭殼國際新聞編譯、於三所大學開授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課程
晚近世界各國紛紛注意有心人在網路上散播假訊息,以製造社會動盪並干擾選舉結果的惡行。各國有關單位和輿論界關切的是外國政府在背後透過駭客、網軍操縱網路機器人製造風向的手法,然而身為閱聽人更應該留意的是,不要讓自己成為「不知情的代理人」(unwitty agent),助長假訊息肆虐。
▍不知情的代理人!
華盛頓大學人類——電腦互動專家史塔貝德(Kate Starbird)指出,許多人對假訊息有個誤解,以為假訊息主要是拿錢辦事的網軍和他們所操縱的網路機器人散播的。事實上,真正讓假訊息猖獗的,還包含為數更多的「不知情的代理人」。
假信息並不像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乾脆;在編造並散播假訊息的行動背後,有心人刻意地將各種活動糾纏在一起,讓閱聽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自願配合,幫助這些幕後黑手實現他們的目標。閱聽人不知道自己扮演了幫兇的角色,卻放大並修飾了各種分化社會的信息,造成人們對科學、主流新聞和西方政府產生了懷疑。
▍俄羅斯:利用假訊息干擾他國的鼻祖
利用假訊息干擾他國的鼻祖是俄羅斯。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史奈德(Timothy Snyder)去年4月接受美國媒體《聲音》(Vox)專訪時指出,對俄羅斯人來講,戰爭就是瓦解敵人的意志。利用假訊息瓦解敵人的意志,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普亭近側人士相信,他們可以使用網路,不用戰鬥就能重傷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美國社會的主要衝突點是種族。俄羅斯的目標也就簡單明確:利用社群媒體與網路盡量激化各種憤怒,引導兩極對立。除了種族議題外,他們也積極尋找各種衝突性議題。
俄羅斯駭客充分利用臉書等網路巨擘的計算法,讓假新聞如波瀾般擴散給更多人。臉書公司後來發現,俄羅斯人在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間,曾捏造8萬則訊息。第一時間約有2千9百萬人直接看到這些貼文,他們按讚、分享,擴散給好友圈,導致1.26億用戶看到這些俄國炮製的信息。
《Time》請俄羅斯的年輕記者示範如何快速於3分鐘內製造假帳號散佈假訊息。影:《時代》雜誌(CC BY-SA 3.0 )
▍資訊戰的進路擴散:社群➔平面➔網路➔談話性節目
美國傳播學界晚近已經發現某些有心人在新傳播科技時代散播新聞的手法:先在社群媒體張貼一些爭議性的訊息,讓某些平面媒體注意到之後拿去報導,引起網路上更激烈的爭議,讓電子媒體跟進報導後,談話性節目也拿去當題材討論。如此可以省下天價的廣告費,達到宣傳的效果。其實這些手法,在台灣也司空見慣,只是網友可能不知道自己被利用了。
俄羅斯在歐美各國大選期間藉由假新聞試圖操弄選情的手段,主要也是利用了上述新傳播科技時代的竅門,以及藉由人們面對社會的各種分歧(種族、宗教等)時所抱持的成見來搧風點火,自以為有正義感的網友們就會自動替俄羅斯人廣傳假新聞。
▍為何人們會不自覺地散播假訊息?
為何人們會在不知不覺間,替那些想要破壞自己家園的敵人散播假訊息?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並非想像般理性。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神經內科臨床教授瑞斯達(Richard Restak)指出:「我們不是思考機器,而是會思考的感情機器」(We are not thinking machines, we are feeling machines that think.)。人類是以腦部管理情緒的部分在做出他們以為是理性的決定。
長久以來,世人總以為控制思想、決定、行動的是人類的意志(will),然而腦神經科學的研究卻顯示,真正掌控人類行為的是腦部的杏仁核。杏仁核觸發(trigger)人類的情緒,促使人們採取某些決定與行動。
從不同角度看杏仁核的位置(紅色為杏仁核)。圖:Life Science Databases(LSDB)@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2.1 JP)
情緒主導並控制思想,即便是擅長分析的人,也是靠情緒做決定。大部分的人不是基於邏輯與理性來採取行動,而是先因情緒做出決定,再來找邏輯和理性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有心人在網路上利用社會分歧(social cleavages,例如:種族、宗教、同婚/反同、統獨)散播各種陰謀論,之所以能發揮他們預期的功效,主要就是觸發了閱聽人的情緒。
企業諮商專家葛蘭傑(Russell H. Granger)指出,大腦的杏仁核在得到一個可以成立的理由(valid reason)後,就不會費力將訊息送到腦部皮質進行深思熟慮的理性評估。杏仁核會直接接受這個理由,以避免繁重的思索工作。
▍利用一致性的內在觸發機制,引發不假思索地順從
此外,人類對自己過去的決策與行動感到自在,也對受到自己尊敬的同儕之行動感到自在,運用一致性的內在觸發機制會讓人產生避免風險的感受。了解對方認同的事物,並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提案與他們過去的行動和其他人的觀點一致,就可以避免分析性思考的需求,使對方快速而不假思索地順從。
在這種狀況下,有心人只要針對社會上的各種成見進行鋪陳,觸發閱聽人的情緒,就可以讓閱聽人自動自發按讚、轉貼,利用社群媒體的運算功能,擴散到同溫層。人們又比較不會質疑熟識朋友的動機,不太容易察覺這個訊息背後其實有人利用了自己的朋友。如果這個朋友具有權威身分,就更容易讓人不假思索地同意。
受夠Line群組裡面長輩燒腦訊息的人應該很清楚,假訊息鎖定的對象絕對不只於沒有理智、欠缺教育者。受過專業訓練的大學教授、理應追求真理的宗教領袖一樣人云亦云、見獵心喜、加油添醋。原因就在人們太容易把成見當成事實,看到黑影就開槍。
▍按讚與分享之前,請仔細判斷!
沒有人喜歡被利用,更沒有人喜歡不明不白當了幫兇。請千萬小心在社群媒體所出現的各種訊息,只要是針對特定對象或族群的刻板印象作文章,能夠挑起您的情緒,背後可能都別有居心。在按讚跟分享前,還是請先仔細判斷:「Is it too good to be true?」
討厭媒體亂象,我們閱聽人就得做好最後的把關工作!
關鍵字: Line, 不知情的代理人, 俄羅斯, 假新聞, 假訊息, 媒體識讀, 杏仁核, 洪聖斐, 社群媒體, 網軍《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