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鉅華|國際傳媒專欄作者
英國政府的廣播媒體監管機構-通訊監管局(The Office of Communications,簡稱「Ofcom」 ) 本月9日宣佈將對在英國運作的中國的電視頻道播出英國公民的「電視認罪」一事展開正式調查[1]。
▍「電視認罪」:中國特色產物
「電視認罪」是中國特色產物,半島電視台特製作專題報導。影片來源:Al Jazeera English@YouTube頻道
「電視認罪」是中國特色產物,都是經過當局悉心安排,迫使涉案人在身陷囹圄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面對鏡頭「悔過」。據國際人權組織Safeguard Defenders的統計,在過去五年,中國媒體播出的電視認罪已不下四十五宗。
英國通訊監管局表示將對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在新聞節目中播出英國公民Peter Humphrey和妻子在中國大陸被囚期間的「電視認罪」展開正式調查,若有違公道和隱私權(fairness and privacy),則會對該台採取適當行動。
▍英國公民韓飛龍的「電視認罪」故事
Peter Humphrey取中國名「韓飛龍」。他以前曾任職記者,年前在上海開設一間小型的風險諮詢公司,專替外企做調查業務。2013年初,在上海的英國製藥企業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簡稱GSK)分公司爆出涉及中國醫療官員的總額達30億人民幣的大貪腐案,韓飛龍接受GSK聘用進行公司內部調查,但在同年8月,他和美籍華裔妻子余英增(Yu Ying Zeng))便被中國警方逮捕。
一年後,2014年8月上海法院進行不公開審理,兩人以非法獲取大量中國公民的個人資訊並從中牟利定罪,被判入獄不到五年。2015年6月,在英國外交部多番交涉後,夫婦兩人提前獲釋返回英國。
事隔三年,在去年11月,韓飛龍向英國通訊監管局提出了「公正和隱私」申訴,韓飛龍聲稱,在他們入獄期間,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 和其國際頻道(包括英國CGTN)播出了他們的「電視認罪」。CGTN是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國際支部,在倫敦奇斯威克公園設立歐洲分社,其英語電視頻道經由Sky和Freesat播放。
Peter Humphrey韓飛龍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影片來源:FT Life@YouTube頻道
▍「電視認罪」背後的真相
韓飛龍曾接受英國媒體採訪,回述了被中國當局抓捕、監禁、脅迫認罪到判刑的經過。他詳說「電視認罪」的情形:
「將我由牢房帶去一處佈置多部攝錄機的大型審訊室,他們給我下了藥,把我鎖在老虎凳上,攝錄機隔著籠子鐵杆對準我不停開著。我完全驚惶失措,但也因下了藥昏昏欲睡,其中一名公安,實際上是每天的首席審訊員,站在籠子外面,手持一塊夾紙板,上面寫好了一大堆問題和答案,他裝著用記者發問的口吻照讀問我問題。我當時是有足夠的意識知道這一切都很不對路,他們試圖引我說話招認,試圖入罪於我,我就極力嘗試開脫,不讓他們入罪於我身上。」
韓飛龍補充說,當他出獄後近兩年後終於看到這些錄影,發現是全被剪輯過的,全被扭曲和錯誤翻譯。「我認為,基於CCTV和CGTN過去幾年的所為,他們在英國的廣播牌照根本就應該被吊銷,不容在我們的廣播界中存在,除非他們能證明會遵守英國的法度。」
Ofcom對有關調查並未提供進一步訊息,發言人表示,「公正和隱私」的申訴調查受到保密處理,不過,調查一有結果將會公佈完整決定。
在英國的CGTN則拒絕對此事作出回應。
[1] 參閱資料來源:Ofcom to investigate claim Chinese state broadcaster aired forced confession on UK TV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陳洧農|無國界記者組織報告:誰是中國傳媒戰略的受害者?
- 社群網路帶起的輿論 vs 中國官方的管制
- 從「為民所用」到「為黨所用」— 中國網際網路上層政經結構的探索
- 困境與堅持的可能性:中國調查記者從業現況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