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新防會)近日完成2012年二月媒體觀察報告,發現政府廣告數量在選後遽減,但二月涉及政府重大政策爭議性新聞頗多,包括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牛進口及油電、健保費調漲、稅制改革等等,民調支持率亦掉到二成八,卻未見有大篇幅宣導廣告溝通民意,與大選前的熱鬧對照格外諷刺,遭致外界質疑是選舉因素作祟,實有通盤檢討和建立適切規範的必要。
  此外,藝人Makiyo(川島茉樹代)與日籍男友友寄隆輝毆傷計程車司機事件,二月間鬧得沸沸揚揚,大幅充斥電子和平面媒體新聞內容,不但逾越專業倫理,亦引發媒體公審的疑慮,無異浪費媒體和社會資源。新聞界應就此檢討和自律,以提升品質和公信力。

各項新聞觀察統計評鑑
  二月各主要報紙的「烏龍新聞」評比,依序為:中國時報13則(含置入3則、中國4則、更正2則)、蘋果日報6則(含更正4則)、聯合報5則(含更正1則)、聯合晚報2則(含中國1則)、自由時報1則。合計27則,刊「更正」者7則。二月違反新聞倫理道德規範的示意圖和照片,依序為:自由時報14則(含自殺14則)、中國時報11則(含自殺9則)、聯合報5則(含自殺4則)、蘋果日報5則(含自殺4則)。合計35則(含自殺31則)。
  這次大選期間,光是十二月單月的政府大幅(半版或全版)廣告在主要報紙刊登便達295則,破前此半年單月紀錄,連同去年下半年合計高達1,349則。

  據新防會的登錄,去年主要報紙幾乎天天都出現全版或半版的政府廣告(各類的座談會、專輯或專題、「複合型」置入性行銷,尚未計算在內),例如去年六月便達110則,七、八、九月分別增為120則、145則、208則,十月、十一月分增達251則、220則,十二月更高達295則。到了今年元月仍達167則,二月則遽減為79則,且大部分屬於公營(銀行)事業的營業性廣告;再者,社會詬病的「中國廣告」,今年元月雖掛零,但二月又捲土重來,共計5則。
  據新防會登錄,2011年全年部分報紙的全版「中國廣告」,合計為81則(配合中國廣告在內的新聞未計算在內),加上去年六月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後的中國廣告119則,及今年2月的5則,累計已者達205則(請參見
「2012二月烏龍新聞紀實」附錄及附表一、二)。

二月份重大新聞回顧
  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元月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指六四天安門事件大屠殺並非事實,引發極大的爭議,澄社等民間團體發起串聯知識界抵發起「當中時不再忠實,我們選擇離開」活動,串聯曾投書《中時》的學者「告別《中時》」,已有百多位學界人士參與連署活動。(《今周刊》訪問《華郵》撰稿記者、目前人在中國採訪的安德魯.希金斯(Andrew Higgins),他回應:「我們堅持我們的報導(We stand by our story)。」澄社社長黃國昌說,這證明《華郵》報導並無錯誤。)
  二月還發生令人振奮的新聞,就是二月四日台裔美籍「哈佛小子」林書豪在對紐澤西籃網(New Jersey Nets)一戰成名後,二月初率領尼克隊打出七連勝,不到兩周從無名小卒迅成為超級巨星竄紅,使「林來瘋(Linsanity)」席捲全球,他的優異驚人表現,讓他在二月攻佔全球各大媒體版面,不只台灣將他的故事視為「豪神」傳奇,就連美國不少知名人士也不得不折服「林來瘋」魅力。全球語言觀察機構(GLM)更在二月廿四日宣布「linsanity」,成為正式英文單字,定義為「迅速成為時尚、潮流的人」,使國人與有榮焉。

  二月間演藝圈亦發生重大憾事,像美國流行樂天后惠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的猝逝,和台灣歌壇天后鳳飛飛的遲來病逝的消息(一月已病故),皆震驚社會,各方莫不哀悼追思。而藝人Makiyo(川島茉樹代)與男友友寄隆輝毆傷計程車司機事件,卻成了最大負面社會新聞,其間Makiyo謊話連篇,引起社會大眾的反感。媒體幾乎每日一爆,每天出現的新證據,新聞台從早播到晚,名嘴也在政論節目上演模擬摔角、踹人表演秀,在各方爭相撻伐下有如「全民公審」,成了非理性的「失控正義」。
  電視學會理事長陳剛信因此跳出來呼籲:「Ma案有是非對錯部分,該撻伐的要撻伐,但不應該24小時轟炸,形同強迫收看。」他強調不能沒有新聞道德倫理,若為做新聞而做新聞,無異是本末倒置,應加強自律。另警方的輕忽影帶證據延宕辦案時日,復嚴重斲傷了政府公權力與公信力,在在值得省思檢討。
  新防會建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可以認真考慮禁止進行新聞頻道收視率的調查,以回歸新聞專業的正軌;並應儘早協同媒體公會或從業人員組成的工會,加上民間媒體改革團體,共同研擬建立一套媒體法律規範與專業倫理教育訓練機制與課程。此一工作,對於涉及違反相關法規和專業倫理時,得要求相關人員接受一定時數的教育課程(有如交通違規者上課),甚至擔任媒體相關或關鍵職務者(如總監、總編輯、編審、導播等),須接受一定時數的教育訓練後始得上任,當有助改善目前媒體的亂象。

  此外,演藝圈近來連續爆出私人感情糾葛或離婚事件,多與公眾利益無關,亦多為新聞炒作,甚至連累稚子,違反新聞道德規範(含「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例子,所在多有;像不斷刊登未加處理的照片即是其一,從謝霆鋒張柏芝到高凌風和金友莊,歹戲拖棚,每有風吹草動,媒體即反覆炒作,更浪費了大量媒體資源。據估計,新聞電視台播出高金婚變一天的費用就超過新台幣3百萬元,所有新聞台的資源總和便超過3千萬元,半年下來早已破億元(平面媒體篇幅費用未計算在內)。

自殺新聞需注意
  新防會統計,2009年全年統計自殺新聞高達140則(屬明顯違反世界衛生組織規範者,至於不計其數的自殺案例,並未計算在內),2010年更高達271則;而2011年全年已多達289則,今年元月則為16則,二月增為31則。值得各界持續關注,催促媒體負起社會責任。

  基於近年台灣發生一再震驚社會的自殺事件,讓人怵目驚心,專家學者亦一再強調媒體有「暗示、模倣、傳染」作用,必須審慎,例如元月就有一名吳姓男子因經濟、感情與前妻不睦竟先毒死2幼兒再自殺的慘劇,與去年12月發生一個窮爸爸殺了9歲病女(患小胖威利症),再跳橋自殺亡事件類似,而二月亦發生僅賴零工維生的男子亂刀殺妻跳樓自殺悲劇,各主要報紙皆未能遵照國際自殺新聞規範處理,實為憾事。再者類此新聞照片,卻常刊登現場或大樓外觀,或遺體送殯儀館等照片,徒增左鄰右舍困擾,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