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搖頭丸」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縣新店市北新國小 張嘉倫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綜合活動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綜合領域三下第3主題『我會做決定』單元一
第1單元:生活中的誘惑;第2單元:拒絕誘惑
五、對應能力指標:
綜4-2-3-1瞭解自己在各種情境中可能的反應,並學習抗拒誘惑。
健1-1-4-1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表現出整體的舒適感。
健1-2-3-3體認健康行為的重要性,並運用作決定的技巧來促進健康。
六、教學目標:
1.知曉看電視、打電玩、上網太久將有害學童的健康。
2.透過自我檢測知曉自身觀看電視與使用電腦的習慣是否正確。
3.培養觀看電視與使用電腦的良好習慣。
七、主題:看電視、打電玩、上網太久 有害孩童健康
八、新聞來源及本文:
美研究:看電視、打電玩、上網太久 有害孩童健康(可連結) 報導日期::2008/12/03 14:11
媒體名稱:中央社(路透華盛頓2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指出,花很多時間看電視、打電玩、上網,讓孩童更容易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肥胖和抽菸。
在這份迄今針對接觸媒體頻率對孩童和青少年生理健康影響最廣泛的研究中,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和加州太平洋醫學中心(California Pacific Medical Center)專家析自1980年後進行的173份研究資料。
這些研究對半在美國進行,著重在看電視的活動,但是有些也探究電玩、電影、音樂、使用電腦和上網等活動。有3/4的研究發現,接觸這些媒體越多與負面健康影響有關。研究提供強烈證據顯示,接觸媒體越多的孩童,越容易肥胖、抽菸,也比較容易提早有性行為。
九、教學重點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報導一篇、附件(一)(二)(三)。
2.學生準備:對平時與週末觀看電視、使用電腦的時間與習慣進行記錄。
二、課程實施
【一:引導活動】-20’
1.利用下表事先調查班上學生平時與週末觀看電視、使用電腦的時間與習慣。
休閒活動 |
看電視 |
使用電腦 |
其他休閒 |
|||
平均一天觀看的時間 |
最常觀看的節目(例:卡通節目) |
平均一天使用的時間 |
最常使用的內容 (例:MSN) |
平均一天花費的時間 |
最常活動的項目 (例:打籃球) |
|
平時 |
|
|
|
|
|
|
週末 |
|
|
|
|
|
|
2.發下老師準備好的報導,全班看完報導後,共同討論報導中有相關研究指出「接觸媒體越多的孩童,越容易肥胖、抽菸,也比較容易提早有性行為」,讓學生探討原因何在?(可依不同的年齡層深入討論不同的議題,例:五六年級可討論抽菸行為的發生,國高中可討論至性行為的發生。)
3.以班上學生為實驗對象,利用「接觸媒體越多的孩童,越容易肥胖」此議題,與班上事先調查的統計數量進行比對,驗證班上學童是否有此現象,探討可能的原因。
4.讓學童省思發表自身使用電子媒體對自身思想與行為的影響(包含正向層面與負向層面)。
【二:發展課程】-50’
1.利用故事分享(附件一)讓學生討論看電視及使用電腦該有哪些好的習慣:
你喜歡故事中的電電冰還是電電乖?
你覺得電電冰有哪些不好的習慣?
你覺得電電乖有哪些好的習慣?
這個故事還沒講完,你知道電電冰後來發生了哪些不好的後果?
你觀看電視及使用電腦的習慣,較像電電冰還是電電乖?
你如果是電電冰,你會想要改變嗎?
如果你是電電冰的爸媽,會想怎麼幫助他?
2.利用附件二讓學童自我檢測使用電視與電腦的習慣是否正確。
3.與學童共同討論出觀看電視與使用電腦的準則(參閱附件三)。
【三:綜合活動】-10’
1.利用附件三讓學童回家按照電視好習慣約定,實施12天。
PS:老師可依據狀況自行設計表格,成為常態性的行為約束。
十、補充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