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縣新店市北新國小 張嘉倫老師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綜合活動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六上第一單元活動三營造安全的生活

五、對應能力指標:

綜4-2-1-9辨識各種人為的危險情境,並演練自我保護的方法。
資1-2-2瞭解電腦使用相關的議題和倫理規範(如電腦病毒、安全性、複製版權等)。   

六、教學目標:

1.探討開心農場遊戲熱門之原因

2.知曉網路遊戲可能導致的問題

3.學習解決網路遊戲導致的消費問題及自我保護的方法

4.提出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創意遊戲點子

七、主題:「開心農場」席捲全台 網路業者:成功連結人際互動(可連結

八、新聞來源及本文:

報導日期:2009/10/14 媒體名稱:中央廣播電台 記者姓名:徐忠佑報導

  台灣陷入「開心農場」遊戲瘋!根據Facebook(臉書)統計,台灣每10位Facebook使用者就有8位是「開心農場」遊戲的會員。網路業者分析,「開心農場」的成功在於連結人與人互動的距離,透過遊戲互通有無,大大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Facebook(臉書)遊戲「開心農場」席捲全台,根據Facebook統計,台灣385萬使用者當中,有高達320萬人是「開心農場」遊戲會員。換句話說,10個人當中,有8個人使用Facebook都是在玩開心農場當農夫,比例高居全球之冠。

  對於這股農場瘋,身為Facebook競爭對手的無名小站也不敢小覷。無名小站總監簡志宇表示,其實「開心農場」的設計並非創舉,不過遊戲簡單,又能縮短人與人互動的距離,透過遊戲就可以互通有無,大大增加遊戲的趣味性。簡志宇:『(原音)種菜概念很創新嗎?其實不是。重點是把很簡單的東西跟你的朋友連接在一起,其實它的interaction(互動)很簡單,只要把它套上跟我的朋友做,就很有趣100倍,這就是social game(社群遊戲)成功的原因。』

  另外,許多網友表示,開心農場可以讓玩家重回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靠自己的努力累積財富;遊戲特有的「偷菜」附加功能,更帶有跨越社會尺度的快感,種種原因讓玩家藉此紓緩龐大的工作壓力。

  不過,也因為網友太沉迷,導致工作受影響,許多公司行號紛紛祭出禁玩令,情節嚴重者還會被開除,還是適可而止。

九、教學重點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可上網之相關設備。

二、課程實施

【一:引導活動】-10’

1.詢問學生是否知曉目前最流行的網路活動—Facebook的「開心農場」。分享生活周遭是否有朋友在玩,教師也可利用上網設備直接將開心農場的遊戲介面秀給學生看。

  Facebook,從字面來說,就是「通訊錄」。Facebook的成功,是因為它將自己設定為「親朋好友」的人脈管家。每個進入Facebook註冊使用通訊錄的人,都必須依規定填入真實姓名、就讀學校等基本資料。之後,Facebook就開始自動地扮演「人脈管家」的角色,以便利的網路介面及遊戲,幫助用戶維護與同學、朋友們的人際關係。例如Facebook會主動發信提醒你,某個你的Facebook朋友再過三天就生日了,記得表示一下。至於用什麼來表示呢?Facebook提供了虛擬的花束或蛋糕,還有各式特色商品供你選擇。

2.發下此篇新聞內容與學生分享,讓學生說明此篇新聞的重點。

3.此篇新聞中提及「10個人當中,有8個人使用Facebook都是在玩開心農場當農夫,比例高居全球之冠」,讓學生透過文章整理可能的原因為何?

  遊戲簡單,又能縮短人與人互動的距離,透過遊戲就可以互通有無,大大增加遊戲的趣味性;也可與朋友一起玩;可以讓玩家重回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靠自己的努力累積財富;遊戲特有的「偷菜」附加功能,更帶有跨越社會尺度的快感,種種原因讓玩家藉此紓緩龐大的工作壓力。

4.此篇新聞中提及「網友太沉迷,導致工作受影響,許多公司行號紛紛祭出禁玩令」,讓學生討論公司這樣的行為恰當嗎?

【二:發展課程】-20’『開心農場不開心』

1.教師設定原本有一群好朋友(ABCDE)開心的上開心農場玩,結果竟然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請同學來幫幫他們的忙,尋找解決的辦法?

A友在遊戲裡買農地時,運用刷卡買了500個農民幣,但被系統重複扣款,資產由正變負,沒辦法買寵物飼料,寵物就這麼被餓死了…怎麼辦?

B友花2000元購買遊戲裏的農民幣,買了4隻看門狗,結果作物還是被偷,感覺被詐騙…怎麼辦?

C友在凌晨1點到8點時發現,開心農場完全當機不能玩,進行維修,結果造成他儲存在倉庫裏的作物通通消失,損失2百萬金幣,怎麼辦?

2.後來ABC向代銷的遊戲橘子公司索賠,在Facebook討論版上投訴,結果遊戲橘子公司表示:「該公司只提供網友以會員點數扣抵開心農場「農民幣」,及異業代收的服務,開心農場的服務水準及品質,他們無法管控」。而Facebook客服信箱也無回應。真是氣死人了…怎麼辦?【透過此議題讓學童知曉在網路上遇到消費問題該如何解決及自我保護原則】

  北市刑大資訊室主任林浚奕:「這個遊戲網站是屬於國外,在我們實際司法上,我們是無法去管轄。」一般偵辦網路案件是根據刑法有關詐欺或妨礙電腦使用的相關規定,常見的是利用詐術使人付出財物。他也呼籲玩家切勿進行私下交易,在跨國遊戲平台上也須特別留意。

  台北市法規會消保官室主任鍾瑞祥表示,尚需釐清遊戲橘子和Facebook契約關係,目前無法確定代銷商的責任。若消費者投訴且市府認定有疑慮,向消保官提出檢舉,將會援用消保法第33條進行行政調查;消費者若欲提出跨國集體訴訟,也可尋求消保團體協助。

  消基會表示,像這種國外網站的刷卡交易,由於在台灣沒有實體的據點或客服,消費者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如果消費者真的有刷卡消費糾紛,或許可以透過金管會,了解刷卡金額流向找出收款的單位,協助買賣雙方建立溝通的管道。

  部分玩家要串聯,將對Facebook提出跨國索賠,要求負起責任。

3.D友是在市公所工作的公務員,沒想到因為在上班時間玩開心農場,結果被記過處分…怎麼辦?

  行政院人事局指出,公務員不得於上班時間利用電腦網路設備,從事與公務無關之行為,如有疏於督導考核或有考核不實情形者,其主管本身自應負督導不周之責任,並予以依規定議處。

4.E友為了玩開心農場,不僅上班時間玩,下班也繼續玩,每天至少玩超過10小時,差點連工作都沒了,老婆小孩一直抱怨吵架…怎麼辦?【透過此議題讓學生尋找解決的方法,分享平時上網時間如何規劃與節制】

  聯合心理諮商所院長邱永林心理師提醒,若有家人、小孩沉迷網路遊戲,千萬不要一味斥責,這樣反而會讓沉迷者更沉迷,以逃避外界壓力。邱永林院長建議,想戒除網路上癮,最好循序漸進,逐漸減少上網時數,而不要要求一下就完全不上網,若太過激進,很容易失敗。什麼樣人格特質的人比較容易出現「網路上癮症」?邱永林院長答道,一般來說,個性較內向、壓抑的人,較容易出現網路上癮傾向。如何治療網路上癮症?邱永林院長表示,最好先了解網路上癮者的心態,有些人想從網路遊戲得到成就感,或想多交朋友,專業諮詢人員可能採用行為認知療法,幫助網路上癮者轉移注意力,從虛擬遊戲回到現實生活。

【三:綜合活動】-10’

1.其實「開心農場」的設計並非創舉,不僅遊戲簡單,又能縮短人與人互動的距離,透過遊戲就可以互通有無,大大增加遊戲的趣味性。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是否還有其他遊戲的小點子,也可以如此吸引人。

2.讓學生分組創作,以日常生活為題材,設計一種讓人覺得有趣的模擬遊戲,並說明其趣味性何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