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 陳薇如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國語文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語文領域六上,第四單元「思考的重要」。
五、對應能力指標:
B-2-1-2-1能養成喜歡聆聽不同媒材的習慣
D-2-2-4-5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E-2-6-3-3學習資料剪輯、摘要和整理的能力。
六、主題:小花蔓澤蘭肆虐相關新聞的省思(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反賄選結合生態保育 清除小花蔓澤蘭 更新日期:2009/10/31 15:35
羅東林區管理處與宜蘭地檢署今天在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合辦「反賄選斷黑金、反生態殺手─『小花蔓澤蘭』」活動,呼籲民眾在重視生態環境的同時,也要重視政治生態的環境。
羅東林區管理處表示,最近在宜蘭普查發現,「小花蔓澤蘭」由早期出現的南澳地區已經蔓延到羅東地區。「小花蔓澤蘭」為分布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藤本植物,由於它的種子輕巧,又有數量龐大的優勢,藉由風力的傳播,和植株快速生長的特性,助長了「小花蔓澤蘭」的蔓延肆虐。因為小花蔓澤蘭在生長階段會纏勒覆蓋植物,被害植物因得不到陽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小花蔓澤蘭所到之處,草本、灌木、喬木無一倖免,嚴重威脅本土物種和自然環境的多樣性。
今天舉辦「反賄選斷黑金、反生態殺手─小花蔓澤蘭親子、志工一起來」活動,希望讓民眾瞭解外來種入侵的嚴重性;同時也將反賄選意識,潛移默化融入民眾的心中。
小花蔓澤蘭當染料 綠癌變藝品 更新日期:2009/10/30 04:09 〔記者花孟璟/鳳林報導〕
在鳳林警分局當收發工友的張寶美,見「綠癌」小花蔓澤蘭漫山遍野亂長,嘗試拿來做植物染的染料,張寶美說,她喜歡小花蔓澤蘭加上明礬染布,會有淡淡的蘋果綠色澤,還作成窗簾、手提包等小物,作品也曾拿到畢士大教養院義賣做愛心。
54歲的張寶美66年就到鳳林警分局擔任公文收發,3年前參加鳳林鎮公所植物染研習班,喜歡動手做的她愛上染布藝術,有空就在家裡玩染布,為家人料理三餐的廚房,成了她的創意工作室,大鍋裡煮美食、也煮植物染料,走進寶美媽媽的廚房,爐上還有一大鍋煮好的洋蔥皮,用來染布可以讓布料染上金黃的美麗色澤!
張寶美說,只要是植物都可以當染料,加上不同的媒染劑、又有不同的顏色表現,她最常使用的植物有薯榔、榕樹及樟樹葉、洋蔥,還有綠色公害小花蔓澤蘭。
她也示範如何用小花蔓澤蘭染布的過程,先將路邊摘取的小花蔓澤蘭剪成段,放入大鍋中加入媒染劑明礬,熬煮40分鐘至1小時;準備白色棉布,先綁、縫、絞以製造花紋,接著布料泡水半小時,再放入煮過且過濾後的小花蔓澤蘭染液,續煮40分鐘即可,染成的布料呈現淡雅的蘋果綠色。
張寶美用它做窗簾、門簾,做手提袋也做小錢包、手機袋,除了贈送朋友,也捐給慈善團體義賣,原本是眾人除之而後快的「綠癌」,透過張寶美巧手轉化,變成了人人喜愛的工藝品,還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剷除小花蔓澤蘭 后里動起來 更新日期:2009/10/16 14:31 記者黃玿琮/中縣報導
剷除林木綠癌-小花蔓澤蘭,東勢林區管理處日前配合后里鄉公所農特產品行銷活動,宣導剷除小花蔓澤蘭的重要,讓后里鄉親及遊客上百人認識小花蔓澤蘭,並知道如何剷除它。
東勢林區管理處處長陳奕煌表示,小花蔓澤蘭生長快速且具攀爬纏繞之特性,可完全覆蓋林木,會干擾其生長,嚴重時甚至導致林木死亡,因此有森林「綠癌」之稱。另外由於其繁殖擴散能力強,因此,已嚴重危害台灣中、南、東部,海拔1000公尺以下平地、農田、果園、山坡地及人工造林地。
東勢林管處於活動中,除設計一連串闖關遊戲,並安排有獎徵答讓民眾認識小花蔓澤蘭,宣導人員並一一拜訪果樹產銷班攤位,讓農友更加了解如何防治小花蔓澤蘭。
林管處表示,剷除小花蔓澤蘭應於開花前進行切蔓,即每年7至10月進行2~3次切蔓,切蔓方法為:切斷離地約20公分之莖蔓,切斷之莖蔓不可隨意散置土壤地面,以避免再度萌發造成更大之為害。莖蔓切斷後將根部拔除,並將拔除之小花蔓澤蘭集中推置於水泥地或帆布曝曬以防萌芽。
處長陳奕煌呼籲,森林是水的故鄉,也是大地的母親,因此將林木保護好,才能發揮其水土保持功能,提供更安全的居住環境。希望將這份剷除小花蔓澤蘭決心,由點散播成面,讓小花蔓澤蘭無所遁形。
菟絲子、蔓澤蘭 為患綠園道 更新日期:2009/10/16 04:09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菟絲子、小花蔓澤蘭入侵市區景觀木的情況已相當嚴重,住在梅川西路、中港路附近的住戶表示,梅川園道的黃金榕已遭到菟絲子及小花蔓澤蘭入侵,佈滿了整條綠園道,相當擔心一旦長滿,園道的綠樹將全部死光,市府要趕快來處理;市府建設處景觀課表示,會前往了解,並予適當處理。
黃金榕樹籬快悶死了
在梅川西路、中港路的梅川綠園道,近來有民眾發現在黃金榕上,長滿了菟絲子及小花蔓澤蘭,而菟絲子本身不會行光合作用,寄生在其他的植物根莖中,一旦蔓延開了,遮住了被寄生的植物受日照的機會,被寄生的植物就會死掉。
而小花蔓澤蘭的繁殖力也超強,同樣也開始攀附在梅川綠園道上的植物生長,住戶擔心,11月是小花蔓澤蘭開花的季節,其種子可能會隨風而四處附著,就有更多的植物遭殃,希望市府相關單位重視。
市民陳家彥表示,原本菟絲子都是長在郊區,他懷疑可能菟絲子有中藥療效的功能,因此有人故意撒種子在梅川綠園道,以便可以隨時拿來製藥。
陳家彥指出,當地住戶可能擔心菟絲子長得太快,就把菟絲子拔掉,但要防止菟絲子蔓延的最有效方法是燒毀,因為一小根莖的菟絲子隨便就會成長,而住戶拔掉菟絲子後,把一團團的菟絲子直接丟到園道的人行道上,只要風一吹落在某處,就會在某處成長。
剷除綠癌刻不容緩
陳家彥表示,建議市府相關單位,要防止2大「綠癌」菟絲子及小花蔓澤蘭蔓延的最好方法,就是將遭「感染」的植物連根部砍掉,再重新種植,否則生命力及繁殖力超強的菟絲子及小花蔓澤蘭,恐將讓梅川綠園道「蒙難」,更可怕是旁邊的經國綠園道也會有危險。
掃蕩蔓澤蘭 引進天敵防治 更新日期:2009/10/08 09:46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
在台灣從森林到平地所向無敵繁衍的小花蔓澤蘭有了勁敵,林務單位委託學者引進其天敵「銹病菌」進行生物防治研究,目前已在部分地區噴菌,在確認不會造成二度危害後,即可擴大投入防治。
台東林管處日前舉辦「拒絕蔓舞」的小花蔓澤蘭防治月活動時,由台東農改場展示了銹病菌寄生於蔓葉的試驗盆栽及圖片,讓民眾見識到除蔓有望。
農改場說,被銹病菌寄生的小花蔓澤蘭幼苗,可明顯見到葉片佈滿黃棕色的冬孢子堆,擴及全株後即可造成小花蔓澤蘭枯死。這項生物防治計畫是由台大教授曾顯雄進行,目前正在台東以外的地區進行田野防治研究,以確定是否會對台灣生態造成另一種傷害。
小花蔓澤蘭為多年生草質或稍木質藤本植物,因屬外來種,在台灣無天敵,所以大面積的覆蓋在地面或林木樹冠上,危害本土植物的生長。台東林管處長張彬說,在未投入生物防治之際,目前都採用人工清除,但因其繁殖力相當強,效果有限。
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 H. B. K.),為外來的攀緣性植物,藉由纏繞樹幹向上生長而大量繁殖,最後會覆蓋在植物的冠層頂部使被覆蓋的植物無法行光合作用,進而阻礙生長,甚至枯死,因此被喻為「綠色癌症」。
「小花蔓澤蘭」,又名心形微甘菊、假澤蘭、米甘草、山瑞香等。莖部細長,有稜角,莖表面無毛或被微柔毛,且多分枝,每一莖節都能生根;常在節部密生絨毛。葉對生,葉片呈心狀卵形,兩面被微柔毛,葉緣具不規則粗齒狀,腺形突起存在葉上下表面,不久消失;花為頭狀花序,密生枝端排列成複繖房花序,每頭狀花序中有四朵小花,皆為兩性花,花冠白色。瘦果呈狹長圓錐形,具冠毛,乾燥時呈白或紅色。花期為每年十月至翌年二月,種子成熟後四處散播,每平方公尺約散落十七萬顆。性喜溫度高、水分充足、土壤肥沃、陽光充足的地方。原生於中南美洲、東南亞、印度等熱帶地區。
早期,僅於台灣南部出現,十多年前,由南部向北部蔓延。九二一大地震後,全省數萬處新裸露的崩塌地成為它的溫床,又其繁衍的速度相當快,一天居然有三十公分,以至問題一發不可收拾,目前已在台灣中、南、東部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平地、果園、山坡地、造林地等蔓延不絕,而蔓延的緯度及海拔逐年攀升。許多植物因而枯死,嚴重破壞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未來海拔二千公尺上下的溫帶果園,將面臨因無利可圖而遭到棄耕的問題。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先蒐集小花蔓澤蘭的相關資料,瞭解其外觀、原產地、繁衍特性、如何引進台灣……相關資料。
2.教師課前製作六則新聞標題的大型字卡,將新聞標題和文本分開來呈現。
課堂實施:
1.教師將去除新聞標題的新聞內容發給五組學生,五組分別拿到不同的新聞內容。
2.學生分組討論發到的新聞內容,並由組長主持,節錄出該篇新聞報導的人、事、時、地、物等關鍵內容。
3.五組學生各派一名代表上台發表討論出來的結果。
4.教師一一揭露新聞標題字卡,五組學生根據自己閱讀的新聞內容,選擇能夠搭配的新聞標題。
5.教師帶領學生討論同一個新聞主題,有哪些不同的報導角度,一個事件其實有很多面向可以探討。
6.教師也可以藉由新聞標題字卡,帶領學生將五篇文章作分類,分為「現在進行式」及「未來式」兩部分,「現在進行式」包含前四篇新聞,「未來式」則是最後一篇新聞,讓學生體會同一個新聞事件可能持續很長的時間,未來可能也有不同的發展。
7.教師將五篇新聞放在班網上做連結,鼓勵學生於課後找出更多有關「小花蔓澤蘭肆虐台灣」的相關新聞,將新聞連結放在班網上,尤其以這五篇新聞之外的報導角度的文章為佳。
8.教師帶領學生依照這五篇文章,及學生課後找出的其他文章結合,進行作文教學。
9.首先教師帶領學生運用「心智地圖」的思考模式,將五則新聞的標題作延伸發想,繪製初以「小花蔓澤蘭在台肆虐」為主題的心智地圖。
10.教師發下表格,帶領學生思考。
想一想
|
寫一寫
|
簡單說出此題目的大致內容。
|
|
從事件中你想到了什麼?
可以從哪些角度來寫,寫出你不同的看法。
|
|
你對此事件有何建議、感慨或其他想抒發的論點?
|
11.鼓勵學生運用心智地圖,及思考表格的內容,寫成一篇以「我對小花蔓澤蘭肆虐台灣事件的看法」為題的文章。
12.教師要提醒學生,除了從各個角度說明此事件之外,還要加入自己的見解和評論,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