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 賴慧玲
二、教學時數:40-80分鐘
三、結合領域:綜合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綜合五上,第三單元「讓生活更好」第二課「生活設計師」。
翰林版國小綜和六上,第四單元「收穫滿行囊」第一課「收穫滿行囊」
五、對應能力指標:
1-3-5了解學習與研究的方法,並實際應用於自己生活中。
2-3-3規畫改善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策略與行動。
1-4-2透過不同的活動或方式,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2-4-2規畫適合自己的休閒活動,並學習野外生活的能力。
六、主題:最長寒假 縣長籲親子多互動(可連結)
〔記者洪美秀、黃美珠/連線報導〕史上最長的寒假昨天開始了,新竹縣、市國中、小學近10萬名學生開始放寒假,新竹縣長邱鏡淳特別發給每個學生公開信,鼓勵親子多互動,學生應注意安全與健康。新竹市府教育處也提醒學生,寒假可多閱讀課外讀物,生活作息應保持正常,善用寒假、充實自我。
邱鏡淳公開信鼓勵
32天的寒假來了﹗縣長邱鏡淳透過公開信呼籲家長,今年寒假特別長,意味親子共處時光增加,希望家長多抽空陪孩子,每天固定找一段時間,彼此傾聽、分享。
公開信中也鼓勵家長多陪孩子到戶外走走或運動,多參加藝文活動或安排短期旅遊,別讓電視和電腦成為孩子假期生活的「全陪」。更提醒學生外出、走入人群不忘H1N1防疫工作,確實做好個人衛生。
竹市教育處盼多閱讀
新竹市府教育處也提醒國中、小學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利用圖書館及到戶外運動,保持身體健康和作息正常。
新竹市東門國小校長宋隆文鼓勵學生多閱讀、且要注意安全,不管運動或戶外活動,最好有家長陪同,避開危險的環境,保持謹慎態度,才能開心遊玩、平安回家。
新竹市龍山國小校長楊家倫也提醒學生安全第一、快樂第二,保持健康體魄,農曆春節期間可以放鬆心情,與家人外出遊玩要注意安全,並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新學期。
七、相關新聞:
1.北縣/最長寒假怎計畫? 多數學生還不確定
2.寒假期間四途徑加強親子互動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請學生事先在家蒐集各地或家庭預計的寒假活動資訊,每個人至少提供一個資訊,展覽活動、旅遊資訊、才藝班、冬令營…等都可以。在本教學活動進行前告知教師,教師將各位同學提供的資訊填入「我們班的寒假資料庫」(表格不敷使用請自行增加)。
2.「寒假生活不留白」規劃單
◎課堂活動
1.(要)放寒假了,請同學回想一下去年的寒假(或是幾個月前的暑假)生活,每天都在做什麼?有跟家人或同學從事哪些活動?發生了什麼印象最深刻的事呢?
2. 待同學分享完之後,教師引導同學思考為什麼要規畫寒假生活?你想過一個怎樣的寒假?並且公布全班一起完成的「我們班的寒假資料庫」,看看大家找到了哪些活動資訊。
3.發下「寒假生活不留白」規劃單,請同學想想過去,再參考大家提供的活動資訊,完成屬於自己的寒假生活規劃。
4.發下「最長寒假 縣長籲親子多互動」新聞文本,請學生閱讀後一起討論新聞重點與思考之處。
What—新聞在說什麼?(鼓勵親子多互動,學生應注意安全與健康、多閱讀課外讀物,生活作息應保持正常,善用寒假、充實自我。)
Who—你覺得新聞中是誰想告訴我們這些訊息?(教育者、教育單位)
Why—為什麼要讓我們知道這個事件?(因為寒假來囉)
Where—新聞主要發生在哪裡?(新竹)
How—有哪些寒假生活建議?
5.討論完新聞的內容後,再檢查一下自己的規劃表裡頭少了哪些呢?例如特別偏重室內活動而忽略了戶外,或是都把時間給了同學卻忘了給家人。
6.修改完寒假生活規劃表之後,全班進行分享,可以觀察自己與同學的寒假生活有哪些異同。
7.在同學分享之際,教師與其他同學都可以適時提出提醒與建議,例如出去玩要注意安全,貴重物品不離身,妥善消費…等。(教師也可利用『寒假期間四途徑加強親子互動』新聞內容之建議)
◎延伸活動
開學時,可舉辦一場寒假生活分享會,看看實際的寒假生活與計畫的寒假生活有哪些差距,為什麼會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