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環境難民

  因氣候變遷或環境災難而被迫遷徙至他處生存的人們,即稱為環境難民。環境難民”一詞最早見於聯合國人口基金前執行主席納菲斯·薩迪克博士的《1988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

Read More

「藥單標示不清」教案大綱

「藥單標示不清」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健康與體育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健體三上,第三單元「歡喜遊社區」,第二課「健康守護站」 南一版國小健體三上,第一單元「安全生活你我他」,第三課「健康守護神」 五、對應能力指標:     5-1-4認識藥物及其對身體的影響,並能正確使用 7-1-2描述人們在選擇健康與運動的服務及產品之過程與責任...

Read More

「增加自我價值感」教案大綱

「增加自我價值感」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薇閣小學呂滋益老師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1、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五單元「多元的社會」,第一課「互動與調適」。 2、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三單元「社會的變遷」,第一、二課「家庭兩性新關係」。(延伸課程) 五、對應能力指標: 1-3-1 了解不同生活環境差異之處,並能尊重及欣賞之間的不同特色。 3-3-3...

Read More

粵詞在地化/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彭家發

  台灣話見諸報章版面之後,成為報刊新特式;不過,有時若未能望文生義,例如「代誌大條」,非台灣人就可能看不太懂,一如吾人看香港報紙一樣,看到睏、呷當然全都懂,但若看到「咸不剌」(粵音近:「ㄤˇㄅㄚ ㄌㄤˇ」全部也),可能就丈二金剛(粵語為「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莫知呀」!...

Read More

主播的懺悔/靳秀麗(大愛電視節目部經理)

  二○○七年人力銀行針對台灣媒體調查,有八成四的記者想轉行。因為媒體生態變質,記者工作越來越沒尊嚴,其中又以電子媒體的文字記者最不快樂。   我個人在兩年多前,也因為工作越來越不快樂,終於下定決心離開商業電視台,回歸大愛電視台。這當中也是經過一番掙扎,畢竟花花世界多彩多姿,充滿誘惑。但是兩起新聞事件重重撞擊我!...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