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2008年十大烏龍新聞出爐 媒體公信力臨挑戰/呂一銘(新防會報紙觀察報告主持人)

  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新防會)從2008年全年台灣主要報紙出現的637則新聞烏龍事件中,選出十大烏龍新聞(參見附件),各報「通通有獎」(註:有的烏龍事件中,包括好幾家報紙),依序為聯合報11則、蘋果日報10則,中國時報9則,聯合晚報6則,自由時報4則。...

Read More

新聞客觀性存廢論平議/彭家發(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

  新聞(處理)客觀性問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喋喋不休地爭論了八十餘年,千般爭論,萬般爭議,迄無定論。擁護者認為,這是新聞處理的不可或廢守則;異議者雖然多認同客觀性是新聞界值得追求的目標,但卻認為在媒介實務中,這是一項不切實際的不可能任務。新聞不客觀、新聞不可能客觀、新聞不必客觀和新聞如何客觀之類問題,一直是新聞實務界和學院派學究之間的「鬥嘴」話題,彼此認為對方才「搞不懂狀況」。討論這一問題雖然經緯萬端,但尋本溯源,還是得從美國談起。...

Read More

「情人節」教案大綱

「情人節」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社會四上,第三單元「生活的安排」,第四課「現代的節日」 南一版國小社會四下,第二單元「家鄉的習俗和節慶」,第二課「家鄉的節慶」 翰林版國小社會四上,第四單元「家鄉的節慶與民俗活動」,第一課「傳統節慶」 五、對應能力指標:   1-3-2了解各地風俗民情的形成背景、傳統的節令、禮俗的意義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Read More

「多采多姿的元宵節」教案大綱

「多采多姿的元宵節」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林佳儀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四年級上學期:生活的安排、傳統節慶 翰林、四年級上學期:家鄉的節慶與民俗活動、傳統節慶 五、對應能力指標: 2-2-2認識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古蹟或考古發掘,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 9-2-2比較不同文化背景者闡釋經驗、事物和表達的方式,並能欣賞文化的多樣性。 六、主題: 元宵節相關新聞...

Read More

你象我我也象你:已巳/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彭家發

  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個高潮,是正月十五元宵燈節(道教上元日)。燈與(男)丁諧音,為討個人丁旺盛吉利,傳統上,家家戶戶起燈為祝,添加喜氣,台語新年謠即有「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節)、十六拆燈棚」之說。傳統燈種類繁多,如福州燈、龍王燈、泉州燈和八仙燈等等,都是工藝考究的名燈。到處有燈可看,有元宵可償,再來就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朱淑真〈生查子〉),不鬧元宵才怪!鬧元宵當然少不了元宵燈謎,大家一起動腦筋「商燈」,故明李開元認為燈謎「亦猶禪家傳燈,一切佛...

Read More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