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利用廣播發聲 寮國青少年分享新資訊

  生活在半空中也許會嚇到許多人,但是18歲的Pany Vilaychith可不這麼認為。儘管年輕,她是「希望微笑」(Smile of Hope)的主要代言人,「希望微笑」是寮國北方山區省分龍坡邦(Luang Prabang)每周播送的廣告節目。   這個節目是寮國與聯合國兒童教育基金會(UNICEF),合作為期四年計畫的一部分。主要由瑞典國際發展合作促進會(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Read More

大和尚明心見性/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彭家發

牛年二月十四日,風雪中的行腳僧、大和尚聖嚴法師以八十高壽圓寂,大菩薩點化世人,致令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頂禮參拜同頌佛號,共持功德。聖嚴大法師以身現相,推動人家佛教,矢言報佛法僧三寶之恩,頓悟虛元有盡,我願無窮,故不以舍利子為念,不追求金身不朽的一身舍利,遺願骨灰還諸天、還諸地,植葬法鼓山環保生命園區,將舍利布施。   傳佛偈易,悟佛偈難。試看《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Read More

軍校生與阿婆共舞—-芬蘭老人節目省思/周傳久

  在電視螢幕上,一群芬蘭老太太在年輕英俊的軍校學生的邀請下共舞,老人的願望得以實現。老太太跳舞有年輕人著正是的軍禮服共舞,其實是一種很棒的經驗,自己覺得年輕了,而且不怕摔倒,因為年輕人會幫助你。而且這些帥哥不會只像聽命令面無表情的機器人,而是能與老人交談,有應對能力,讓老人備覺溫馨。你能不能想像一下,那個逢年過節都是一樣的表演的陸戰隊儀隊,有一天放下刺刀槍,著軍禮服陪臺灣老太太們跳舞的趣味與服務創意?說不定這比耍槍更親民而無損軍威,反而讓大家從媒體形象知...

Read More

3月烏龍新聞紀實—-兩岸新聞應避免主觀建構  報導兒少須顧及權益/呂一銘(觀察報告主持人、前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

  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新防會)近日完成「2009年三月份烏龍新聞紀實」報告指出,基於兩岸交流密切,相關新聞應避免主觀建構編寫,還給台灣閱聽大眾真實的空間;而報導兒童少年相關新聞,亦應自律並遵守兒童少年福利法的規範。同時連續三個月以來,各主要報紙處理自殺報導方面仍不夠慎重,且已產生社會負面仿效效應(已由元月份9則增至三月份15則),媒體應遵守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規範為要。...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