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卓越新聞電子報

描聲字和狀聲詞/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彭家發

  仲春2月10日,歐巴馬乘坐陸戰隊一號直昇機外出馬里蘭州視察,一不小心腦袋撞上機門。他倒若無其事,但我們的網路媒介却「人不痛己痛」,在標題上,強調唉呦–痛啊!有人隨即指出,呦是鹿鳴聲(《詩經‧小雅‧鹿鳴》:「呦(音幽)呦鹿鳴,食野之苹」),怎可用于人作狀聲詞呢?話是不錯,呦是鹿鳴聲,但亦可以作其他鳥、獸鳴聲;又可以作流水嗚咽聲(雍陶〈洛源驛戲題〉詩句:「如恨往來人不見,水聲呦咽出花溪」);更可以作哭聲解(白居易〈新豐折臂翁〉詩句:「應作雲南望...

Read More

外製節目風險大 內容路遙知馬力/嚴玉霜(望春風廣播主持人)

  長期以來,國內的廣播節目分為自製及外製(其中更細分內包及外包等),在過去我們關注的焦點多集中在電台內部或是單一採訪對象,亦即自製節目上,對外製節目較少著墨,其實外製節目佔據不少時段,也培養出許多廣播名人,當然外製單位在承包節目上更有許多甘苦談。   廣播電台與外製作節目主持人是相互依存,如同燈光、音響設備齊全,再好的舞台,若無表演工作者適時的使用,亦形同廢物,無法存在。(外製主持人尚輝)...

Read More

五月烏龍新聞紀實—-置入廣告多 媒體應自律自愛/呂一銘(前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

  從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新防會)近日完成的「2009年五月份烏龍(錯假)新聞紀實」報告,不難看出,五月份為宣揚施政(馬政府執政週年)績效,致「置入」性行銷(名目繁多,諸如廣編、政績新聞化、座談會等等)大增,普遍出現於主要媒體(有的媒體還因此達成一年營收目標);如果不是朱淑娟(曾任職《聯合報》記者),在部落格(「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 09.05.05.)爆料,並經蘋果日報五月廿九日在A10版半版報導和討論,恐怕不會引起各方如此重視。...

Read More

中國的新聞自由在倒退/邱家宜

  近日新疆漢維種族衝突愈演愈烈,好奇的讀者會發現,網路發達的今日,衝突事發現場的第一手影音資料卻很難在網上找到,彷彿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刻意抹去痕跡。在中國,這種現象見怪不怪。除了網路檢查,各省委宣傳部與中宣部下達給媒體「這個不能寫、那個不能寫」的禁令,從大政方針到民生問題,幾乎每天都有。京奧時看似暫時鬆綁,但奧運過後,中國對新聞的管制甚至有更趨嚴厲趨勢。...

Read More

《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年台灣民主運動最真實的現場。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進校園,讓下一代也能看見、理解台灣走過的歷史。

募資連結:https://wabay.tw/projects/eyesondemocracy

卓越新聞電子報

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我們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