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一週(98/08/14)
[b][size=medium][color=000000]台灣傳媒[/color][/size][/b] [url=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110110+112009081103450,00.html]新聞台災情通亂?電視台:有時無法查證[/url]...
Read More2009年08月14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b][size=medium][color=000000]台灣傳媒[/color][/size][/b] [url=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110110+112009081103450,00.html]新聞台災情通亂?電視台:有時無法查證[/url]...
Read More2009年08月14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台灣記者協會出版之《目擊者雜誌》在出版了12年, 共七十期後,於今年七月底停刊,對《目擊者雜誌》紙本停刊我雖不無感傷,但了解這不過是整個傳統平面媒體在網路化衝擊下的合理後果。目擊者不再以紙本呈現,不表示這份專業刊物過去所一直堅持標舉的專業判準與價值認同已經褪色;但相較於22年以前的媒體戒嚴,新聞專業主義所面臨的,是另一個日益嚴峻的挑戰—-新聞媒體經營的商業化、新聞的商品化,已經逐漸侵蝕傳統新聞價值的根基。...
Read More2009年08月14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98學年度大學指定科目國文科的作文題,為一字題之「惑」,導引文字則提到「孔子四十而不惑」,以及「生活裡充滿令人迷惑的人、事、現象」,好使學生能夠貼切題旨,頗引起一些高中國文老師議論。因為—-除了一字題通常「過于刻板」,不易發揮之外;「惑」字是一個「負面」意義的字,除了不惑之外(不,亦為負面字,兩字綴成一詞,負負得正),幾乎盡是「負面意義」的多,連孔老夫子三十而立之後,到了四十歲才能不惑。所以唐韓愈《師說》,認為為門生解惑,是為師者之道;而今...
Read More2009年08月14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最新一項針對澳洲學齡前兒童研究報告顯示,數位媒體已逐漸躍升為兒童生活當中的最重要一部分。在2007年的研究數據指出,有94%三到四歲的兒童每天會收看電視,而有91%的兒童有觀看DVD影集的媒體經驗。此外有相當大比例的兒童會在家使用電腦(40%),而另有少數16%的兒童有玩電動遊戲的習慣。...
Read More2009年08月14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觀賞教育性電視,已經顯示對孩童在社會、智能與教育發展具正面影響。而電視到底有沒有可能給予教育性的內容呢? 家庭也許是對孩童生活最具影響力的部分,電視自然不落其後。當各年齡層的孩童皆是重度媒介消費者時,數位電視時代卻翩然來臨。電視就好像家中的第三位家長—-強而有力地影響著孩童的心智。電視能夠傳遞資訊、娛樂與教育。然而,有些電視教導的東西卻並非是我們想讓孩童學習的。...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