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PeoPo公民新聞獎」得主揭曉獎勵多元、在地報導內容
這次入圍作品中揭露許多主流媒體未發掘到,又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最後評審團從十七組入圍團隊中,選出四組十八歲以上朱幸一、陳維鈞、羅儀修、斷境音像工作室得主。十八歲以下作品雖有佳作,但評審團決定「從缺」,但仍十分鼓勵十六歲的參賽者楊曜任對新聞事件觀察的用心。...
Read More2007年12月28日 | 最新消息
這次入圍作品中揭露許多主流媒體未發掘到,又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最後評審團從十七組入圍團隊中,選出四組十八歲以上朱幸一、陳維鈞、羅儀修、斷境音像工作室得主。十八歲以下作品雖有佳作,但評審團決定「從缺」,但仍十分鼓勵十六歲的參賽者楊曜任對新聞事件觀察的用心。...
Read More2007年12月19日 | 最新消息
這本書由資深媒體人楊士仁撰寫,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獎助,巨流圖書公司出版。楊士仁長期追蹤統計國民黨買賣證券情況,發現國民黨一直透過中央投資、光華投資及華夏投資(2005年12月24日出售)等三大控股公司操作。這些控股公司的營業收入,九成來自出售證券所得,成為國民黨的聚寶盆。 楊士仁採用「彩線穿珠」的寫法,彩線就是證券市場動態,各色珠子是與證券有關的歷史、司法、政治、社會等現象與事件,共同串成一條細數台灣社會發展、略帶斑駁卻難掩璀璨的珠鍊。...
Read More2007年11月16日 | 最新消息
本屆得獎名單如下: 平面媒體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許雅靜、曹宇帆、李明宗/中國傾銷下的傳統產業調查採訪 /中央通訊社 國際新聞報導獎/王文靜、楊少強、鄭呈皇/人對了,事就對了/商業周刊 新聞攝影獎/雙十慶典捉迷藏/陳俊吉/聯合報 新聞評論獎/從缺 電視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陳佳誼、蘇祈發/「環評的真相」系列報導/民間全民電視 國際新聞報導獎/王蕙文、陳立峰、吳翠芹 /2007年法國總統大選─法蘭西的傳統與創新/公共電視...
Read More2007年11月2日 | 最新消息
最近幾年,苦勞網並逐漸擴及人權、環保、文化議題的報導,並提供網路空間給數十個弱勢團體作為交換意見的平台,重視弱勢者的傳播人權。作為一個媒體,「苦勞網」以極其有限的資源長期為公益發聲,其用心與成效,值得肯定。 第二屆公器獎評審團成員包括廣告界大老賴東明、前公事董事長吳豐山、中央通訊社董事長蘇正平、科學月刊創辦人林孝信、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張照堂、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並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前政大新聞系教授陳世敏擔任評審召集人。在數十件被推薦參賽的媒體或個...
Read More2006年11月18日 | 最新消息
我並非媒體的專家,我不懂媒體專業的運作與經營,也不熟悉媒體工作評估與檢討的流程。今天所提出來的期待,或許已經在做了,或許已經做過了,或許是不可能做的,但都是有感而發的心中的話。 台灣媒體過去對台灣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從電視、廣播到平面媒體,都是台灣民主發展過程的重要推手。一直到今天,台灣媒體發展百花齊放,的確提供大眾更多層面的思考角度與選擇。...
Read More《民主之眼》三部曲透過攝影記者的鏡頭,回望1980-2000
目前正在挖貝集資,希望將公播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