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逝世 英媒獲得巨大流量與收視率 BBC遭指控王室報導有失公正

朱弘川|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於英國時間2022年9月8日周四去世,自當天下午6點30分消息傳出後,英國多家媒體流量創下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以來的最高紀錄。
英各家媒體的網站流量、閱報率及收視率激增
英國《新聞公報》(Press Gazette)提供了各家媒體在女王去世期間一些有趣的統計數據:
《衛報》(The Guardian)
即使是政治立場偏左的《衛報》,在女王去世後網站流量也大增。周五,也就是女王去世的隔天,《衛報》製作20頁的特刊,是除了《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外最少篇幅,但發行量仍然是日常銷售額的兩倍。
《衛報》的一位發言人透露,周四的網站流量最高達到了每分鐘25萬次以上,其中近一半的讀者觀看女王去世的突發新聞,創下單一事件最大閱讀量的紀錄。
但《衛報》也召來了自家讀者的批評,認為《衛報》應持續關注有關民生和政治的要事,不要加入英國其他媒體集體歇斯底里和幼稚的行列。
早在2021年時,《衛報》便因對王室成員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王夫菲利普親王之死過度報導,而遭來非議。總編輯Katharine Viner當時便表示,無論《衛報》的政治立場如何,大眾深知王室的一舉一動是全國對話的一部分,所以《衛報》不論在報導上是否取得平衡,這都是難以避免的情況。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根據《新聞公報》蒐集到的資料,《每日電訊報》的印刷版銷量至自周五以來呈現大幅成長的情況。
《衛報》在2021年時,曾揭露《電訊報》內部鼓勵編輯人員製作吸引讀者標題的政策,並以訂閱戶數量做為員工薪酬的評估依據。當時《電訊報》總編輯Chris Evans為此還出面否認,堅稱不會為了網站流量做出這樣選擇。
事實上,《電訊報》訂閱戶已創新高,而非訂閱戶帶來的高流量也令人滿意。就在女王去世的當天,其網站與APP合併點閱數是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以來的最高紀錄。
相關報導指出,女王去世當天有超過1000萬人在社群媒體上閱讀《電訊報》的報導。
《天空新聞台》(Sky News)
周四至周日,天空新聞台的電視報導吸引了648萬人次,平均收視率暴增了116%。在此期間,天空新聞台的收視戶排名全國第七,僅次於四家無線頻道和BBC新聞頻道。周六上午10點至下午12點,有62萬3300人觀看天空新聞台有關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在聖詹姆斯宮(St James’s Palace)登基的報導,但平均觀看時間不到一個小時。
根據統計,周四至周日,共有1420萬獨立用戶使用天空新聞台的網站和APP,相關的新聞影音共被播放970萬次,其中包括260萬次是透過電視頻道上應用程式。天空新聞台也開設一個即時部落格,用於更新有關女王的新聞,此舉也吸引500萬人次到訪。
周四至周日期間,天空新聞台的影音內容在社群媒體上觀看次數超過1.5億次,其中YouTube佔4800萬次,TikTok為5500萬次,Twitter為4000萬次,以及Snapchat的1300萬次。
天空新聞台自稱是TikTok用戶增長最快的新聞網站,在女王去世幾天內增加超過35萬關注者,目前關注者超過230萬,已比4月時的100萬成長一倍有餘。
從周四到周日,天空新聞在TikTok上發布的所有影音都與王室有關,僅有一則影音是來自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倫敦旗幟晚報》(Evening Standard)
從周四到周日,關於王室的內容佔《旗幟晚報》網站總流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網站上流量前七名有四篇與女王去世有關,而停留時間最長的五篇文章都與王室有關,平均停留時間超過一分二十秒。
《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
總是定期發布王室報導的《每日快報》,周五的發行量比平時增加75%。該報的執行編輯 Karl Holbrook在推特上表示,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發行量激增對實體報紙來說是難以置信的,人們必須持續支持實體報紙,讓它在不平凡的日子裡發揮功能。
《ITV新聞》(ITV News)
英國電視新聞觀眾數僅次於BBC的ITV宣稱,自女王去世消息傳開後,超過5000萬人在不同平台上觀看ITV的報導,同時網站上的文字報導(尤其是解釋性質)也出現巨大增幅。
ITV使用直播來吸引全球觀眾的目光,估計已有超過1000萬人透過Twitter觀看直播,其中周五當天達到450萬人次。該媒體表示,目前TikTok直播觀看人次達到450萬,而與王室有關的影音內容甚至超過1500萬次。
ITV於2019 年推出新聞服務The Rundown,旨在吸引14至17歲的年青族群,在女王去世的幾天也吸引了約200萬人次的流量。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政治立場較中間的《獨立報》,在女王去世那天網站流量相較前一天足足翻了一倍,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天都維持高檔。
《第四頻道新聞台》(Channel 4 News)
第四頻道新聞台一位發言人指出,截至9月13日周二下午,第四頻道在過去一周的網路流量已達5000萬次,總觀看時間達到1.5億分鐘。
第四頻道在facebook發布的女王訃告共獲得300萬次觀看、在TikTok發布有關王室的內容也超過300萬人次觀看、YouTube上關於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在溫莎重聚的報導也有1100萬次瀏覽量,以及YouTube上的22分鐘女王訃告特輯,也達到500萬次觀看數。
《The Mail+》(英國《每日郵報》付費新聞服務)
根據《每日郵報》記者Richard Eden的說法,《每日郵報》推出的付費新聞服務Mail+,旗下帶狀談話性節目〈王室解密〉(Palace Confidential),在女王去世隔天的觀看人數超過120萬人次。目前該集及隔周一的集數已開放網路免費觀看。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相較於其他全國性新聞媒體,《金融時報》一向不碰王室新聞,但女王去世的隔天,《金融時報》在頭版放上全版的女王照片,並製作四頁特刊,網頁瀏覽量和訂閱者參與度也出現成長。
根據收視率調查公司overnights.tv的資料,在周四中午12點至凌晨2點期間,BBC和英國其他電視頻道共吸引3300萬人次的收看。英國收視率最高BBC One,在王室醫生宣告女王病情令人擔憂後,自中午開始暫停所有例行節目,並即時更新女王病情動態。當女王的死訊,在下午6點30分透過BBC One、BBC Two、BBC News、ITV新聞和天空新聞傳開後,共有1600萬人守在電視前觀看新聞。
超過2900萬人透過英國電視台收看女王葬禮轉播
根據統計,女王葬禮當天共超過2900萬人透過英國主要電視頻道收看全程轉播。
英國廣播公司證實,在BBC第一台上收看這歷史性一刻的人數達到1950萬人,在BBC第二台和BBC新聞頻道也分別有200萬人和83萬人的觀看。總括來看,BBC所有頻道收視最高峰達曾達到2240萬人觀看。BBC宣稱,BBC第一台也是自2012年倫敦奧運閉幕式以來,收視率最高的一次。
全英國最大付費電視天空電視(Sky TV)也表示,旗下所有頻道的最高收視率達到180萬人次;與此同時,獨立電視台(ITV)的收視率也達到530萬人次,這使得英國主要頻道的最高收視率約為2950萬左右。
若只就電視收視率來看,女王的葬禮仍小輸去年2020年歐洲國家盃,英格蘭對上義大利的決賽,共吸引3180萬人次的收看。在舉國哀悼期間,英國媒體不間斷地報導女王的死訊。在她去世後的第二天,全國性的報紙發共出版約426頁的報導。
為了這場世紀國葬,BBC表示,這次共出動213台可遠端遙控的攝影機,14輛轉播車、10個地方新聞中心和兩個攝影棚,只為捕捉到現場萬頭攢動的場面。
BBC被指責在王室報導有失偏頗
許多英國媒體觀察學者質疑,BBC在報導女王葬禮時的公正性,英國媒體普遍對王室繼承權的評析過少,而且身為媒體標竿的BBC對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統治的功與過,似乎也輕描淡寫帶過。這些批評與英國數位文化媒體部長Michelle Donelan的評論背道而馳,她在葬體隔天表示,BBC報導女王葬禮做得非常出色,體現了BBC的真正價值。
伯明罕城市大學媒體研究所的Rachel-Ann Charles-Hatt認為,BBC表現未符合皇家憲章規定的公正標準。Charles-Hatt表示,自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去世以來,BBC透過各平台資源對她的政治遺產進行了淨化,絲毫不提君主體制不完善的一面,對於女王在大英國協時期有關前殖民地的作為,也不進行任何討論。
Charles-Hatt強調,這次的對話至關重要,尤其當許多國家正在考慮廢除君主制的時候。
BBC報導可能無法反映人們的複雜觀點
前BBC執行製作Marcus Ryder也提出類似Charles-Hatt的批評。
Ryder說:「英國媒體對女王去世採取哀悼的立場,這與全國人民的立場一致,對查爾斯三世繼任王權的事宜,也幾乎沒有批判性分析。」Ryder認為,英國由四個構成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與北愛爾蘭)組成,英國媒體的報導可能無法反映人們對君主制的複雜看法。
當被要求對Charles-Hatt的批評發表評論時,BBC表示:「我們對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陛下去世的報導,反映了全國和世界各地強烈感覺⋯⋯重要的是,我們的報導涵蓋一系列觀點,也為此聽取那些不信任君主制人的意見、以及他們對新國王查爾斯三世即位的看法,我們已經詳細分析這種轉變,對君主制的未來所代表的意義。」
英國上議院傳播和數位專責委員會主席 Tina Stowell接受《新聞公報》訪問,她認為「BBC和其他新聞媒體在過去十天做得很好」。學者指責英國公共廣播公司,包括 BBC、Channel 4和ITV等未能滿足其公正性要求,Stowell並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她說,君主制不是一個爭議的問題,這不是某個政黨就可以推翻的制度,或是可以投票表決這麼簡單,它就是人們的日常。
Stowell認為,公共廣播公司除了公正之外還有其他要求。Stowell說:「公共廣播公司的部分功能是團結國家,並不是要鼓勵分裂。我思考的是,若我們談的不是女王的逝世,而是某個政黨正在為某事進行競選,那將引發迥然不同的辯論。」
Stowell 強調:「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指望公共廣播公司鼓勵尚未在民主進程中適當反映的分歧」,意指君主制存廢的探討。但她也警告,BBC未來面臨的挑戰依然存在,不能只因為過去十天的出色報導,而逃避有關在現今扮演角色,以及它的資金來源的辯論。
BBC總裁Tim Davie上任後將公正視為BBC未來的核心,在他首次對員工演講中提到:「如果你想成為活躍於社群媒體的專欄作家或黨派造勢者,這是個不錯人生規畫,但你不應該在BBC工作。」
參考資料: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英國 BBC 報導王室新聞的準則為何?
- 何鉅華|誰擁有英國媒體?
- 何鉅華|衛報爭取多年,終於獲准公開王儲信件
- 何鉅華|準備大人物死訊報導,國際新聞媒體左右為難
- 何鉅華|「汝曾被警告」—-英女皇警告狗仔勿侵犯王室隱私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