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代香港政府彆扭之極的中文公告格式:「汝曾被警告….」!最近用來形容英女皇警告傳媒狗仔隊一事,再貼切不過了。而這類警告在英國王室近年與傳媒拉拉扯扯的關係中,實屬異常。
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多年,皇權早已旁落,僅負起一些禮儀性角色。雖然王室不在現實政治中起著重大作用,但王室家庭各種緋聞仍是大小傳媒一個重大賣點。多年前戴安娜王妃屢傳婚外情,後至魂斷巴黎,皇太子再婚,以及近年王孫流連夜店生活、談戀愛以至走上伊拉克戰場助威,都豐富了傳媒內容,成為人民茶餘飯後的好話題。
王室家庭向來設有軍師(spin doctor)保護其形象,精心包裝其各類公私活動。而狗仔隊則絕大部份並非受僱於傳媒,多是獨立運作,他們無孔不入,四處捕捉名人醜態,因為愈有醜態的鏡頭愈賣錢,愈受走煽情路線的傳媒買家歡迎。利字當頭,眾多狗仔隊往往廿四小時不停或輪班獵影王室成員以至其往來友人的一舉一動。
狗仔隊跟蹤王室成員最惡名昭彰的事例,應為對於九七年戴妃在巴黎撞車身亡,被指是罪魁禍首。法國警方事後曾連同照片公佈當晚糾纏戴妃的狗仔隊多達17人,警方對其中三人提出起訴,但法庭方面卻只對他們判處罰款一歐元了事,顯示在法國法律面前,狗仔隊即使未經事主同意拍下鏡頭,也不算什麼大不了事情。
王室聲稱對狗仔隊已忍無可忍
在戴妃逝世之後,英國傳媒曾訂下一些行為守則,規定未經批准不得拍攝王室成員的私人活動,更不能闖入王室私人領地拍攝。不過,這些守則不見得有很大約束性,狗仔隊亦少理會,所以,王室人物仍常處於長鏡頭和聚光燈之下。
在2007年5月,威廉王子與女友姬特•米德頓在回家途中便曾被12名攝影師和3家電視台追逐拍攝,王子當時曾大動肝火,幾乎鬧上法庭。
畢竟,王室家庭在面對狗仔隊之餘,除了寬容大度,息事寧人,有時看來也頗無可奈何。
然而,此時此刻,女皇竟然打起人權牌,透過律師提醒各報總編輯要遵守尊重隱私的行為守則。莫非此地無銀三百兩?
有分析指出,王室莫非喜事近,或許王位第二繼承人威廉王子婚期將屆,現時由傑勒德•泰里爾律師代表王室向傳媒發出警告,大底是想嚇阻狗仔隊不得過分行事,現在先行測試,來個未雨綢繆。
王室發言人表示,王室明白公眾有興趣知道王室成員的生活,但是王室成員不能再忍受那些滋擾行為了。
反對者:公眾人物隱私權理應受限
對於王室這類警告,用不著傳媒強烈表態,一向反對帝制的民間組織「共和國」(Republican)已搬出大條道理,提出反對。這個組織一向主張廢除英國君主制度,建議應該代之以一個經由選舉產生的國家元首。
他們認為英國王室本來就應該受到公眾監察。「共和國」發言人Graham Smith解釋稱:「雖然每個人都享有某個程度的隱私權,但女皇總不應期望媒體可以任由她揮之則來,呼之則去吧。」
「媒體本來就不該是王室的宣傳工具。現時,王室中人都已慣了在合他們心意時,利用媒體來宣傳他們的各種活動,及他們的私人生活。」
「媒體上目前已多的是王室中人個人生活的正面報導。究竟報導底線應如何界定,實不應由王宮方面指手劃腳的。王室既已充滿高度神秘,諱莫如深,媒體更應獲准發掘新聞,拍攝鏡頭,只要具有真正新聞價值或符合公眾利益,那便無話可說的。」
「先前已有好些片段,見到王室家庭明顯地對動物施虐甚至殺害動物,對於這類極之令人置疑的行動,公眾是有權知道的。而且,對於自命君權天授的人,卻跑到夜總會與人吵架,那更明顯地關乎公眾利益。」
「王室家庭不可魚與熊掌兼得。他們既要隱私,便應接受高透明度、問責性、受到監督才是。」
聖誕將至,往年狗仔隊總會伏在諾福克郡的桑丁咸宮外圍,用長鏡頭“偷拍” 王室家庭的聖誕活動。桑丁咸宮可謂多事之地,每有王室聚會,狗仔隊往往日以繼夜伏守。今個聖誕,狗仔隊會否收歛,又或警方會否在桑丁咸宮週圍堵截狗仔隊行動,將是女皇此番警告是否奏效的一個最先來臨的重大考驗。
(作者曾在香港從事電視新聞工作多年,現居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