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多粉絲的新聞媒體!看BBC的Instagram經營心法

邱祐慶|特約記者編譯
成立於1927年的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是英國公共媒體,創立目標以「告知」、「教育」、「娛樂」為三大目的。根據英國牛津大學2020年發布的《數位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0)指出,BBC在英國民眾的「品牌信賴感」和「讀者使用頻率」都是全國第一,是名符其實的「叫好又叫座」。
JThomas / BBC Cymru Wales|BBC威爾斯總部大樓(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然而,BBC在串流平台當紅的年代也面臨收視族群老化、影響力萎縮的數位衝擊,英國政府甚至宣布2027年廢止牌照費制度,BBC的主要資金來源面臨斷炊,但BBC新聞的Instagram卻逆勢成長,粉絲數在2021年12月超越2000萬,成為世界擁有最多Instagram粉絲群的新聞媒體。
粉絲數成長四大關鍵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世界,民眾對「正確新聞」與「公衛資訊」的需求提升,各主要新聞品牌的Instagram粉絲數都有提升,但BBC卻做得特別出眾。
BBC社群主管斯基特(Jeremy Skeet)向英國雜誌《新聞公報》(Press Gazette)表示,他歸納出四點BBC粉絲數成長的關鍵:
- 全力聚焦在觀眾群 Instagram的全球用戶有超過一半是年齡在34歲以下,斯基特表示,BBC新聞的最大觀眾群是20至25歲這段區間。
- 定期發布內容 每週一至週五發布兩則限時動態,第一則是當日三篇重要新聞;第二則是當日最有趣新聞;每天至少發布六篇貼文。
- 提供更多關於疫情的解說圖文 英國的廣播媒體電信監管機構「通訊管理局」(Office of Communications,Ofcom)在2021年7月針對2000位民眾的調查中指出,仍有三分之二的民眾從BBC的各項服務中獲取疫情相關資訊。
- 使用Instagram圖文字卡 以簡單文字配上圖片,取代冗長的新聞文章。
BBC的Instagram粉絲數量開始顯著成長是在2018年,當時已有440萬個粉絲。那個時候,社群部門改變策略,從原本只上傳影片,到改為圖片的合輯、Instagram TV、限時動態和設計圖卡。根據一位發言人指出,BBC新聞的Instagram帳號現在每週約有70萬的點擊流量會導回官網去,是2019年平均的五倍多。
BBC新聞的Instagram粉絲中,最多的前五名國家分別來自印度、美國、英國、奈及利亞和巴西;而參與度最高的前五名則是美國、印度、英國、加拿大和奈及利亞。
BBC社群主管斯基特說:「如果你觀察整個環境,五年前Instagram上沒有新聞資訊,但現在卻帶給我們視覺衝擊,我認為它改變了整個網路世界。」
BBC新聞的Instagram頁面是由10名強大的社群軟體團隊所經營,包括負責人沃德爾(Kady Wardell)。該團隊是BBC新聞的幾個團隊之一,並正將工作從倫敦移轉至其他英國各地,讓它更能代表社會。
BBC數位執行編輯福克絲(Amy Fox)補充說:「我們獲得了不可思議的良好名聲,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做出了不少貢獻,包括持續提供優質內容,我們的社群團隊將會繼續努力,提供更優質的數位新聞。」
而斯基特指出,製作優質新聞的兩個關鍵:一個故事是否有好的圖片,以及如何以最引人入勝的方式編寫它。
BBC給人的媒體印象:BBC是世界上最大、最受信任的新聞品牌之一,正因如此,BBC致力提供有公信力、資訊正確的新聞。
媒體發展社群平台的過程中,保持資訊正確與提供優質新聞是不容出錯的。斯基特認為,Instagram是個成熟的平台,讓正確新聞傳遞更顯重要。
BBC的公共目的之一是公眾提供公正的資訊幫助民眾參與社會議題。(圖片取自BBC 2020年報)
對TikTok和Snapchat持保留態度
BBC內部早在201年就開始研究經營社群媒體平台,BBC選擇使用Instagram,而卻沒有經營時下流行的TikTok(俗稱抖音)或是再更早前流行的Snapchat。
TikTok的母公司是中國北京「字節跳動」(ByteDance)公司,抖音的使用者可錄製15秒或更長的短影音,也能上傳照片,之後依靠強大演算法迅速崛起,迅速受到年輕一代的歡迎,在去年超越Google成為最多人訪問的網站;而Snapchat以「閱後即焚」訊息和搞笑濾鏡風靡年輕人,全球日活躍用戶高達2億多。
斯基特說:「我們必須忠於品牌,忠於BBC新聞,因此我們不會在TikTok上發布新聞。」但BBC就有在TikTok上經營社群,並擁有110萬粉絲,上面會分享一些娛樂節目的相關短片。
BBC在TikTok上發布較多娛樂性質的內容,而粉絲數量已達120萬。(圖片取自BBC TikTok主頁)
斯基特說:「我們還沒有資源專門在TikTok上製作影片,因此不會去考慮經營這一塊。」斯基特承認這是BBC新聞在尋求年輕觀眾層面上所存在想法上的差異,他表示BBC新聞只會在正確的平台上繼續發佈新聞內容。
根據資料顯示,TikTok的使用者年齡約在30歲以下,而Instagram使用者 年齡分佈也與其相似,約在34歲以下, 斯基特說,BBC新聞在Instagram的最大觀眾群是20歲到 25歲之間。
福克絲則指出,BBC新聞在正探索一種「採用各種平台和形式」數位影片的長期策略。而BBC新聞網站本身也在進行改善,期望能更加接觸年輕觀眾。
攤開BBC在2020年公布的年報,BBC致力於年輕族群的努力有目共睹。例如:BBC成功實踐了在青少年接近使用的公共目的:每週至少觸及70%至80%的16至34歲年輕族群,實際成果為80%;每週平均使用兩個以上的BBC平台達到50%以上,實際成果為60%。
BBC對年輕族群的目標和實際執行成效。(圖片取自BBC 2020年報)
Ofcom:BBC持續與年輕族群建立緊密關係
通訊管理局Ofcom在2021的年度報告中發現,BBC正「採取更好的措施為那些滿意度較低的受眾服務,並與年輕族群建立更堅定的關係」。
英國成人和16-34歲年輕族群平均一天花在BBC的時間。(圖片取自Ofcom’s annual report on the BBC)
Ofcom也指出,疫情期間,BBC仍受到民眾的信任,高達9成的民眾在2021年每週使用BBC的各項服務。但BBC必須持續進步讓所有觀眾買單,Ofcom提到,一些觀眾群體對BBC的滿意度較低,如:蘇格蘭人、殘障人士和收入背景較低的民眾,同時也需要考慮年輕人BBC使用率低的問題。Ofcom呼籲BBC改善對這些族群的敘事方式,並確保編輯室員工來自多元背景,反映出不同的報導角度。
當被問到如何最好地製作一則滿足全球閱聽眾的新聞時,斯基特說,關於COVID-19疫苗、疫苗猶豫者和反疫苗者的故事都特別好,「黑人的命也是命」相關報導也是。「當我們處於封城期間時,我們在Instagram上關於封城的規定處理得不好,但法國、歐洲或世界其他對疫情爆發的處理是值得全世界人關注的,其他非疫情相關的議題也是。」
BBC是否將斷糧?
然而,BBC也有許多挑戰等著他們,其中一項就是主要資金來源「電視牌照費」。這個電視牌照費起源於1927年皇家特許狀允許他們向觀眾收取費用,以製作節目。每年BBC約有75%的資金,大約是150億英鎊(約新台幣5600億元)來自電視牌照費,剩下25%則來自其他收入。拒付電視牌照費的人將會被起訴。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政府認為,目前廣播產業已產生變化,認為BBC應縮減規模、銷售部分頻道及地方廣播電台,甚至宣布了將在2027年廢止牌照費制度,「Netflix時代不需要BBC」「停止資助BBC」的呼聲也高漲。
英國非營利媒體《The Conversation》執行長魏廷(Chris Waiting)在《PressGazette》評論中指出,廢除牌照費將會威脅到新聞業的未來,「在政府審查牌照費之前,很難預測BBC的未來是什麼樣子,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路將會崎嶇難行。」
魏廷補充道,不應取消牌照費制度,而是應該取消政府控制和政治影響的資助決定,相反的,應該要有一個公開、獨立和有代表性的機構來檢視BBC的資金運用,才能創造正確的資助模式、保護BBC以及新聞業的未來。
參考資料: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