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攝影類|系列新聞攝影獎

陳 睨|特約記者報導
本次系列新聞獎受獎人是自由投稿人金成財,透過他曾發表於發表於經典雜誌的《獵徑、社路與海陸貿易網-台灣路之初》作品獲得該項榮譽。
頒獎人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賴鼎銘一路見證卓越新聞獎的成長,從最一開始到現在的第十八屆,已經將其影響力擴及到台灣的媒體各界,從投稿者到踴躍蒞臨頒獎典禮的來賓都足見業界對於卓越新聞獎的重視程度,形同新聞行業的重要標竿。
本次得獎的《獵徑、社路與海陸貿易網-台灣路之初》也如同卓越新聞獎給予新聞界的最高期待般,細膩地處理了原住民獵人與山林互動的場景,跳脫過往制約地運用了粗獷、反差的冷調調性處理布農族狩獵的故事,形成獨樹一格且荒野凜冽的報導美感。
獲獎的金成財本次還特別帶了兒子來到會場,他感性訴說自己是因為曾經到訪部落時,有長老拿著槍問他「這可以弄成不要發出聲音嗎?」而驚覺一名德高望重的長老居然在自家獵場會害怕槍聲引來警察取締,所以就決定要記錄下這逐漸凋零的傳統民俗文化,在完全消失前用相機保存下來,甚至讓長老笑說要「任命他為家族的宣傳部長,讓所有人認識布農族的英勇」。
金成財表示自己是個布農族人,這組照片就是想尋根,把高山峻嶺內奔跑獵手身影一個個留存下來,但這組照片其實拍完放了十年才敢拿出來,畢竟狩獵和持有槍枝等原住民傳統跟現行法規仍有部分抵觸的可能。
在系列可見的二十張多張照片中,至少就有五名獵人因拿了私槍而有觸法可能,所以放了這麼久就是因為等待老獵人們都離開,才能安心地將這個布農族狩獵的罕見畫面展示世人眼前。

得獎作品 | 得獎者 | 所屬單位 |
獵徑、社路與海陸貿易網-台灣路之初 (發表於經典雜誌) |
金成財 | 自由投稿人 |
作品簡介 | ||
布農族是一個典型的高山原住民族,為台灣原住民中最能適應於山地生活的部族。 從日據時代起,深居於高山峻嶺間的原住民因政策統治的因素,被迫放棄獵場離開了祖居地,轉眼間六七十年的時間過去,一些固有的傳統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消失或式微,於是尋根的祭儀活動在鄉里引起極大的迴響。。 |
||
得獎理由 |
||
追隨布農族耆老的腳步回到祖居地,傳統領域蘊含著先民的狩獵文化,率真的視角和豪邁的佈局,陳述作者的歸鄉路猶如穿越天險,再輔以反差略高、粒狀性荒疏的照片質感,拓展報導攝影的凛冽美學,為原住民自主規畫管理特定區域發聲! |

其他入選作品(報名件數 36 件)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