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廣告 廣告看你」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薇閣國小呂滋益老師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藝術與人文(藝術欣賞)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1.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五下,第二單元「藝術塊寶」。
2.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四下,第三單元「魔力設計師」。
3.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五下,第一單元「記憶寶盒」-留下永恆。
4.自編教材
五、對應能力指標: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3-1-9透過藝術創作,感覺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聯。
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
主題:你看廣告 廣告看你(可連結)
六、新聞來源及本文:
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2009/02/04 06:35
很多人在街頭看廣告牌時,可能不知道,這個廣告牌也正在看你。
美聯社說,隨著科技進步,一些廣告公司在巨型廣告上畫面,或者在廣告牌週邊,安裝小型監視器,瞭解看廣告人的性別,年齡跟族群,根據獲得的情報,立即更換廣告,迎合看廣告人的喜好。
例如,如果廣告監視器發現,看廣告的是一名男性,自動更新的電子廣告辦,可能會出現男人刮鬍刀;如果看廣告的是女人,廣告可能變成化妝品廣告。
美聯社說,這種面孔觀察技術剛開始被使用,它判斷看廣告人的年齡,準確度在八成五到九成,今後越來越多商家會使用這種技術,隨時變更廣告內容,吸引民眾注意力。
七、教學活動簡述:
1.老師說明「廣告」的概念。
2.老師提出「廣告」的實品(以各種造型、影像為例),請學生討論後並發表接觸後的視覺感受或想法。(如:報導圖例)
3.老師運用”實際例子”的圖像製作成投影簡報,請學生做比較並說明圖像與觀賞者欣賞時,構圖中有趣的點為何?或是你發現哪些有趣的創意?
4.應用”圖像的趣味”,讓小組成員做影像構圖的討論。並激勵學生多元的思考與不同的視覺體驗。
5.老師提出”構圖的趣味”:(運用圖片與實物,可製作ppt投影片)
○1教師舉出圖片有趣的地方。
○2教師提出圖片與觀賞者的互動。
○3教師提出圖像經由觀賞者角度去欣賞後,會發生的”聯想”與”創意”。
介紹與欣賞:聯想的圖與巧思
◎達利與瑪格麗特的作品圖像
◎網路上的廣告圖像
討論
○1教師提問圖像或藝術家的作品主軸是?
○2教師提出這些構想及創意迷人的地方為何?會讓人聯想到哪些圖樣?(有變化、有創意、有特殊的趣味、會讓人想到…等)
○3教師舉出網路上和藝術家的其他作品:(如連結)
歸納:
構思的方式-聯想概念、多元思考。
構圖的方式-趣味概念、創意發想。
組織的方式-貼近生活週遭的物件。
*可以請學生舉例或是事前收集資料
6.經由師生互動討論與分享後,讓學生發現生活中實用的美感經驗,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並能實際運用於生活之中。
八、相關聯結
1.創意廣告:
http://www.coolsolog.com/index.php/content/view/863/
2.創意點子: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creativit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