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縣新店市北新國小張嘉倫
二、教學時數:100分鐘
三、結合領域:藝術與人文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南一八年級「補充‧藝術萬花筒─綜合的影像藝術」
五、對應能力指標:
藝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藝2-4-8運用資訊科技,蒐集中外藝術資料,瞭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增廣對藝術文化的認知範圍。
六、教學目標:
1.知曉國片運用行銷手法讓票房大賣
2.知曉國片與好萊塢片的差異性
3.知曉國片的特色、歷史、困境與突破
4.積極尋找協助國片發展的策略
七、主題:《艋舺》票房大賣 行銷手法高明(可連結)
八、新聞來源及本文:報導日期:2010/02/08 媒體名稱:台灣醒報
首日票房就超越《阿凡達》的國片《艋舺》,賣座與口碑直逼「海角七號」。影評人塗翔文和梁良皆認為,《艋舺》不僅故事題材新鮮,行銷手法也很高明。梁良更表示,「《艋舺》根本是台灣第一部古惑仔電影。春節檔期佳和偶像劇演員也都是吸引人走進戲院的原因。
影評人塗翔文表示,《艋舺》非常具備商業元素,不論故事、卡司都有強烈企圖心。而且劇組不但上電視、廣播宣傳,在很多地方也可看到該片廣告,甚至連日前台北國際書展都看得到該片舉辦簽書會,可謂宣傳到位。
塗翔文說,該片雖然以黑道故事包裝,實際上是講青少年在成長時,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容易引起觀眾共鳴。他認為好的故事加上適當的行銷手法,正是電影成功的元素。
至於片中主角造型是不是不夠符合電影中設定的80年代?塗翔文認為,電影本來就是「要求寫實卻不能完全寫實」,若實際依照80年代穿著,可能也會「俗」到沒人想看,畢竟電影還是要配合美感。
資深影評人梁良也表示,《艋舺》發行策略很高明,懂得找來偶像型演員,拍攝台灣較少見的古惑仔題材。而且將首映日安排在寒假,檔期在春節,也是容易吸引觀眾進電影院的原因。
他表示,雖然自己年紀大了,看完《艋舺》還是很有感動。他認為,在國片長期積弱不振的情況下,《艋舺》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現階段國片中做得最好的範例。
不過,梁良提醒,《艋舺》首映日當天大台北票房高達834萬,之所以順利擊敗已蟬聯冠軍寶座7週的《阿凡達》,是因為該片上映戲院和場次比《阿凡達》多,所以不能先看數字下判定。
《艋舺》上映後,網路上也討論熱烈。同是萬華人的部落客王曉鈴在中時部落格中寫到,阮經天和趙又廷出演此片後,可能會變成艋舺的另類浪漫,「以後的觀光客也許會帶著一種美感逛華西街。」
九、教學重點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此則新聞、報紙中的電影介紹版、國片「海角七號」、國片劇情片、好萊塢劇情片、電腦單槍設備、『維基百科-台灣電影』的網址。
二、課程實施
【一:引導活動】-20’
1.發下此篇新聞內容與學生分享,讓學生說明此篇新聞的重點。
2.此篇新聞中提及「首日票房就超越《阿凡達》的國片《艋舺》,賣座與口碑直逼「海角七號」,讓學生分享是否有看過這三部電影?對這三部電影的看後感想為何?
3.此篇新聞中提及「《艋舺》不僅故事題材新鮮,行銷手法也很高明」,讓學生從新聞中,尋找艋舺這部電影所運用的行銷手法?
《艋舺》非常具備商業元素,不論故事、卡司都有強烈企圖心。而且劇組不但上電視、廣播宣傳,在很多地方也可看到該片廣告,甚至連日前台北國際書展都看得到該片舉辦簽書會,可謂宣傳到位;《艋舺》發行策略很高明,懂得找來偶像型演員,拍攝台灣較少見的古惑仔題材。而且將首映日安排在寒假,檔期在春節,也是容易吸引觀眾進電影院的原因。
補充: 《艋舺》此片仿照國外的經驗,從確定開拍就開始找廠商,發行周邊商品來行銷,除了買套票送年曆、夾腳拖、溜溜球、儲值卡,還有面紙盒,不管是掛上電影主角的肖像,還是電影名字,隨著電影熱賣,也都讓廠商跟著大賺電影財。
4.此篇新聞中提及「在國片長期積弱不振的情況下,《艋舺》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現階段國片中做得最好的範例」,讓學生討論國片為何長期都積弱不振,分享彼此曾經看國片的經驗?
【二:發展課程】-50’
1.讓學生從報紙的新聞介紹版中,尋找有哪些國片正在上映?其數量與好萊塢片相比較?
2.播放一齣剛下檔的國片劇情片10分鐘片段;播放一齣剛下檔好萊塢劇情片10分鐘片段。
3.讓學生從剛播放的片段或以前所觀看的經驗,討論兩者的差異性:
①演員表演風格差異?
②劇情內容風格差異?
③拍攝手法風格差異?
④好萊塢片有哪些國片沒有的特色?
⑤國片有哪些好萊塢片沒有的特色?
⑥國片與好萊塢片的行銷策略差異?
4.播放一些票房很好的國片(例:海角七號)10分鐘,探究為何它可以這麼受歡迎(感動人心、本土生活化、鄉土有趣、配樂好聽…等),有哪些特色值得其他國片學習?
【三:綜合活動】-30’
1.老師利用『維基百科-台灣電影』說明國片相關資料,讓學生了解國片的特色、歷史、困境與突破。
2.與學生探究國片市場的低迷不振,該如何解決?讓學生提出有創意又積極的辦法。
例: 租稅減免、貸款利息補貼、獎勵制度、人才培育、國家投資…等;結合民間企業的力量,進行減稅;結合地方政府的力量(高雄縣積極鼓勵影視業者來高縣取景、創作,成立專責窗口協助行政支援工作外,也制定住宿補助及電影拍攝獎助要點);把國片帶進校園,讓大學生懂得欣賞國片、喜愛國片;實施看國片政府補貼票價,電影票半價優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