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 陳薇如老師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翰林版社會領域六下,第二單元「瞭望國際社會」。

五、對應能力指標:

9-3-4列舉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如環保、飢餓、犯罪、疫病、基本人權、經貿與科技研究等),並提出問題解決的途徑
9-3-5列舉主要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紅十字會、WTO等)及其宗旨

六、主題:兩位台灣人 讓諾魯人長壽(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更新日期:2010/03/25 02:41 江慧真/諾魯廿四日電 中國時報【江慧真/諾魯廿四日電】

  在諾魯,五十歲生日很重要,因為那代表長壽的指標。而對諾魯人民來說,卻有兩個台灣人,可能成為長壽的關鍵:一位是技術團長莫國中,一位則是嫁給澳洲駐諾魯大使的夫人黃淑惠。

  諾魯人不愛吃蔬菜卻愛吃糖,連喝汽水都要加糖包,因此五十五歲以上糖尿病患佔是全國過半人口。國合會推動KFD營養午餐計畫 (Kitchen for Diabetes),請來擁有豐富南太島國經驗的技術團長莫國中,徹底打造諾魯人的六種蔬果計畫。

  莫國中說,除了要教育諾魯人多吃蔬果,還得多吃雞蛋以免營養不良,他想出一個方法「一包飼料換三十隻小雞」,只要普遍落實,家家戶戶就可蔬果配雞蛋,延年益壽。

  陪著馬英九總統為小朋友打飯的黃淑惠,兩年半前因緣際會來到諾魯,老公當大使,她卻成為諾魯唯一一個「非公職」的志工。由於澳洲是諾魯最大援助主國之一,各公益機構資源豐沛,正因黃淑惠的牽線,台灣和澳洲才會遠在諾魯意外合作,聯手推動起公衛政策。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教師在課前先發下學習單,請學生蒐集有關諾魯的基本資料。包括:諾魯的全名、地理位置、國旗、氣候溫度、海拔高度、人口、常用語言為何……等基本資料。

課堂實施:

1.教師於課堂一開始便以投影片播放「兩位台灣人 讓諾魯人長壽」新聞文本,或是發下新聞影本給學生,並與學生討論該篇新聞內容的
5W1H:
When:兩年半前
Where:諾魯
Who:1.技術團長莫國中2.嫁給澳洲駐諾魯大使的夫人黃淑惠
What:兩人一起合作改善諾魯人的飲食習慣,增加他們的壽命。
Why:諾魯人不愛吃蔬菜卻愛吃糖,連喝汽水都要加糖包,因此五十五歲以上糖尿病患佔是全國過半人口。
How:要教育諾魯人多吃蔬果,還得多吃雞蛋以免營養不良,於是想出了「一包飼料換三十隻小雞」的方法。

2.感想發表:教師請學生發表對於這則新聞報導的感想,分享焦點僅放在新聞內容上面,先不涉及諾魯與我國的外交關係,可適時引導學生思考這則報導中的國際合作關係。

參考答案:臺灣的女生嫁給澳洲駐諾魯大使→而澳洲又是援助諾魯的主要國家→於是這位臺灣女生就跟著大使先生到了諾魯服務→臺灣的總統到諾魯拜訪→引發了這則新聞,讓大家知道臺灣的人民在國外的貢獻。其實臺灣有許多人,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幫助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3.聯想回顧: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想2001年西非替代役男─連加恩的故事,和此篇新聞報導有何相同與相異之處?

參考答案:這些故事的主角原本都是住在台灣的人,一個是因為服外交替代役的關係而到了西非服務,一個是因為嫁給了外交官而到外國作志工,他們都是到與臺灣相距甚遠的地方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當地人,他們樂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效法。

4.教師與同學討論為何會在臺灣的媒體看到這則新聞?諾魯和臺灣有什麼關係?

參考答案:因為馬英九總統目前正在進行「太誼專案」,預計拜訪南太平洋六個邦交國─帛琉、索羅門、諾魯、馬紹爾、吐瓦魯、吉里巴斯,時間是三月二十一日至三月二十七日。隨行的媒體每天都會傳回相關的新聞回臺灣,諾魯是臺灣的邦交國之一。

5.教師將學生分成五組,各組合作找出帛琉、索羅門、馬紹爾、吐瓦魯、吉里巴斯等其他五個邦交國的基本資料,可利用網際網路資料搜尋功能查詢所需資料,再由各組上台分別對其他五個邦交國的基本資料做簡要報告。

6.教師可藉此機會將外交部網站介紹給學生

亦可藉由網站中「駐華使館」介紹的頁面,讓學生瞭解臺灣的邦交國的有哪些?分別位於何處?

7.教師也可藉由依序搜尋馬英九總統「太誼專案」的外交行程相關新聞報導,挑選適合學生閱讀的篇章,跟著總統的行程,以一個國家閱讀一則新聞報導的方式,帶領孩子逐一認識我國南太平洋的邦交國,初步建立孩子的國際觀點。

8.教師也可在適當的機會穿插介紹TaiwanICDF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藉由介紹海外志工的服務內容,也可建立孩子初步的國際觀,並適時與孩子分享志願服務的觀念以及國際合作、文化合作的時代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