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毛俞婷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適用對象:國小高年級以上
四、對應能力指標: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1-4 瞭解科技與媒體文本的聯動關係。
五、主題:平面和數位之爭(ppt連結下載)
六、新聞來源及本文:
標題:難敵數位浪潮 老牌雜誌Newsweek年底停刊
日期:2012/10/22
刊登媒體:中時行銷網
記者:葉閔宏
新聞連結
網路電子書的崛起,使得全球印刷媒體紛紛轉型,以尋求完善出路。即將邁入80年的美國權威雜誌《新聞周刊》(Newsweek)也不例外,傳出為節省開銷與精簡人事,將於12月31日出版最後一期印刷版雜誌,並在2013年完全轉型數位化,並改名為《全球新聞周刊》(Newsweek Global)。
過去網路尚未普及時,《新聞周刊》被視為新聞取得的主要來源,市調公司Outsell分析師Ken Doctor更明白指出,因為各家平面媒體紛紛轉型數位,使得《新聞周刊》不再具有過去的重要地位。更必須面對廣告衰退與發行量減少的困境,因而積極轉向數位市場,總編輯Tina Brown表示,印刷版雜誌正面臨挑戰,因此將以全數位化的方式,讓讀者能迅速取得資訊。
早在2010年8月,《新聞周刊》便與網路新聞公司Daily Beast合併,這次轉型後的《全球新聞周刊》,將鎖定全球市場,透過平版電腦與網路點閱的方式,提供讀者付費的訂閱服務。Daily Beast執行長Baba Shetty指出,網站和電子書的成長相當快速,特別是平板電腦讀者的快速成長,將會是一大商機。未來《新聞周刊》的新聞,會部分刊在同集團的新聞網站,總編輯Tina Brown也信誓旦旦表示,走向數位化必定能讓網站點閱率更高。
創刊於1933年的《新聞周刊》原本是《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旗下的周刊,在全盛時期發行量曾僅次於《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是全美第二大新聞類週刊,不過仍不敵網路數位化發展。研究諮詢機構Altimeter Group媒體分析家Rebecca Lieb指出,《新聞周刊》的結束是新聞性雜誌「形式的趨勢」,並預言《時代雜誌》很可能就是下一個。
七、教案設計概念:
媒體的數位化已以銳不可檔之姿侵襲著印刷媒體市場,其中蘊含的因素除了商業利基更有社會文化和閱讀習慣變遷等眾多原因;透過Newsweek的雜誌停刊事件,並結合國內民生報、中時晚報的類似命運,讓學生思考主流媒體形式何以產生轉變,而新/舊媒體又各有什麼優缺點?當閱聽眾面對這樣的變化時,如何透過自己的力量在新舊媒體之間擷取適合自己的訊息?
八、教學目標:
1、認識新聞媒體訊息呈現的多種形式。
2、了解媒體訊息乘載方式會因社會變遷而產生變化。
九、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教師—1、可上網亦可投影之電化設備。
2、將學生分為四組,以利課程進行。
學生—1、各組攜帶1份課程當日的報紙(以四大報為主,以便進行該報網路和平面新聞的比對)。
【課程實施】
一、引起動機
1、教師請問學生,透過那些平台或管道可以取得新聞訊息(例如:電視、報紙、網路、廣播、雜誌、人際傳播等)?
2、教師將上述學生說出的新聞平台記錄在黑板上,請學生以舉手的方式表達自己最常用以獲取新聞資訊的平台,並請教師記錄人數。
3、請慣用不同類別新聞平台的學生發表自己選擇該媒體的原因?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可結合班上學生慣用的媒體平台或學生發表之言論,將主題轉至今天要討論的新聞內容。
2、請學生詳讀「難敵數位浪潮 老牌雜誌Newsweek年底停刊」之新聞。新聞閱畢,請學生運用5W1H解析新聞。
①WHO-新聞主角是誰?(《新聞周刊》(Newsweek))
②WHAT—發生了什麼事?(《新聞周刊》將於2013年完全轉型數位化,並改名為《全球新聞周刊》)
③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自2013年起)
④WHERE—發生在哪裡?(《新聞周刊》身上)
⑤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因為各家平面媒體紛紛轉型數位,使得《新聞周刊》不再具有過去的重要地位。更必須面對廣告衰退與發行量減少的困境,因而積極轉向數位市場)
⑥HOW—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新聞周刊》將於2013轉型為數位化的付費媒體)
3、教師可介紹《新聞周刊》的背景,令學生了解其昔日在新聞界的地位和重要性。參考網頁
4、請學生想想看,何以《新聞周刊》會發生廣告衰退和發行量減少的狀況?(例如:網路媒體、閱讀習慣的改變、對資訊的期望更加地及時化)
5、請學生猜測看看,《新聞周刊》的轉型,是否能挽救其廣告和發行市場?如果今天學生本身是消費者,是否會願意付費訂閱數位化的《全球新聞周刊》(Newsweek Global),並請說明原因。
6、請學生回想看看,在台灣,是否也有類似平面媒體停刊或轉換成數位化的情況發生?(例如:2005年停刊的《中時晚報》、2006年停刊的《民生報》)而這樣的情況,對於身為閱聽人的我們來說,有什麼影響?對於台灣整體的媒體市場又會產生怎樣的衝擊?
7、請學生分組想想看,平面報業面對印刷媒體的寒冬,除了停刊或轉型數位化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可以因應的方式。
三、綜合活動
1、請各組同學拿出預先準備的當日報紙,並尋找對應的該報電子報網站。
聯合報→聯合新聞網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電子報
中國時報→中時電子報
蘋果日報→蘋果日報
2、請各組在閱讀印刷和網路新聞後,舉出此兩類媒體的優點和缺點各3項(例如:「新聞豐富度」、「新聞分析深度」、「報導即時性」、「版面配置」、「媒體取得便利度」、「新聞報導和照片呈現方式」等等面項);並請學生說說看,比較過後,在印刷平面/網路數位這兩個新聞平台中,會選擇哪一種來取得新聞訊息。
3、教師補充說明,無論是傳統的印刷媒體或是新興的數位媒體皆有其優劣之處,媒體數位化雖然漸漸形成主流,但是印刷媒體仍會有其不可取代之處,身為閱聽人的我們在獲取訊息時,可透過不同媒體訊息的取得,截長補短,以獲取希望得到的完整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