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世界」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毛俞婷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適用年級:高年級以上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1-4-2了解傳播科技對媒體內容的影響。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3-4-1察覺媒體內容對個人、家庭、社會、流行文化的影響。
 
、配合之新聞主題: (PPT)
母親節如何挑禮物?大數據解析六大族群熱門名單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46849
 
、新聞來源及本文摘錄:
標題:母親節如何挑禮物?大數據解析六大族群熱門名單
日期:2017.04.26
刊登媒體:三立新聞網
記者:李鴻典
 再過幾個禮拜,母親節就要到來,每年是否都在苦思該買什麼禮物?國內社群大數據公司意藍資訊,觀測今年1月20日到4月20日各大熱門社群網站與討論區,分析與母親節相關的文章,不僅擷取出熱門禮物,更根據發文中所提及的身分特徵詞,將發文者進行六大族群分類:女性、男性、未婚、已婚、青年、有子女,洞察不同族群的送禮熱門清單!
 
從排行榜來看,這六大族群前兩名的首要選擇不約而同地皆為「美妝保養品」與「蛋糕甜點」,可說不論男女老少直覺性的反應都脫離不開經典選項的化妝品與蛋糕。
 
 從男女差異來看,女性較男性熱衷於構思送禮選項,討論量超過男性兩倍;且女性的選擇也較柔性調,如陪伴、送卡片,而男性偏向實際性的考量,如平日可以使用的家電用品。
 
 從未婚、已婚與撫養的差異來看,已婚與有子女的族群討論占比較小,且即便過節,也仍是偏重與孩子、家人的互動;特別有趣的是,這些實際上就是媽媽的族群,相較於其他族群,更常提及美鞋話題,顯見除了化妝品外,穿雙美美的鞋,也是讓母親們心花怒放的好選擇。
 
、教案設計概念: 
大數據(Big Data)已成為近十年熱門的關鍵字,並廣泛地被應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本教案並非從資訊技術層面切入,而是試圖從大數據應用在母親節禮物的挑選出發,藉由日常生活中淺顯的應用實例,讓國小高年級的學生也能夠認識科技發展(大數據的出現)對於人類生活所帶來的轉變。
 
、教學目標:
1、理解科技的發展將為人類生活產生新的樣貌。
2、認識大數據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教師—1、可上網亦可投影之電化設備。
      2、將學生分為四組,每組至少有一台電腦,以利課程進行。  
 
【課程實施】
(一)、引起動機
1.          母親節剛落幕,請學生說說看今年是如何幫媽媽過節?
2.          請學生想想,如何決定要送媽媽什麼禮物?
3.          教師說明,網路(社群網站、部落格分享)上的意見也會成為某些人參考的對象,接下來的新聞內容,要告訴大家,科技的分析也可以為我們在挑選母親節禮物上做出建議。
 
(二)、發展活動
1.          請學生閱讀「母親節如何挑禮物?大數據解析六大族群熱門名單」。(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46849)
2.          新聞閱畢,請學生回答新聞中的相關問題,以加深對新聞內容的印象。
①根據新聞內容,熱門禮物是如何被找出來的?(觀測今年1月20日到4月20日各大熱門社群網站與討論區,分析與母親節相關的文章)
②除了熱門禮物之外,報導中還把送禮者分成哪幾類做分析?(女性、男性、未婚、已婚、青年、有子女)
③六大族群的分類是根據什麼線索?(根據發文中所提及的身分特徵詞)
④這六大族群所關注的前兩名的母親節禮物是什麼?(美妝保養品與蛋糕甜點)
⑤從男女差異來看,送禮的方向有什麼不一樣?(女性的選擇也較柔性調,如陪伴、送卡片,而男性偏向實際性的考量,如平日可以使用的家電用品)
⑥實際上就是媽媽的族群,相較於其他族群,更常提及什麼話題?(美鞋)
3.          請學生想想,新聞中提到的這些分析對於挑選母親節禮物有什麼幫助呢?
4.          請學生猜猜,新聞中提到「大數據」是什麼?教師可參考下列資料協助說明。
l   個人每天的活動都可記錄下來變成資料,這些資料的來源不光是由實驗或是訪問而取得的,還包括了蒐集氣象資訊的感應器,社交網站的貼文、照片和影像、交易紀錄,甚至是行動電話的GPS等等,這些來源多元的資料就累積而成大數據。
舉例來說,大家上Yahoo奇摩網頁,首頁不是都會出現一些購物中心的廣告嗎,網站系統可以經由你常點選的網頁或購物瀏覽的內容,判斷你會對哪些產品較有興趣,進而選擇放入這些產品的廣告。比如說連續一個星期你都透過購物網看球鞋,之後你會發現你的Yahoo奇摩首頁的廣告大多變成球鞋的廣告。
引自〈大數據資料科學〉,國立臺灣大學統計教學中心,http://www.statedu.ntu.edu.tw/bigdata/index.asp
 
l   如果你在亞馬遜(Amazon)買過書或其他東西,你應該有過驚艷於亞馬遜推薦給你「你可能也會喜歡」、「瀏覽過此商品的人也瀏覽過」的其他商品,有多精確地打中你心、彷彿比你自己還了解你。
引自〈巨量資料分析 抓住顧客的心〉,陳皓嬿,經濟日報, 2017年2月16日,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09/2287246
5.          播放以下新聞片段讓學生更認識何謂大數據。
〈防疫、精準行銷、優化產業 大數據鍊金術〉,邱曉佩、洪襲禹,中天新聞,2014年11月3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micCWrLc8
6.          教師說明,除了剛剛提到的挑選禮物參考,以及醫療策略、行銷方向等例子之外,大數據還可利用在許多地方,例如:
①產業發展策略擬定→〈餐飲、電影、服裝 大數據興「產業革命」〉,廖雅玉、余信翰,TVBS,2016年2月27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yqyzJDNuA
②分析消費者行為,進而推出相關商品或促銷→〈大數據無所不在!價格、促銷、分析數據預測消費〉,詹宥虹、陳建安,中天新聞,2015年8月31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zkugUtePo
③解決剩食、棄食的問題→〈大數據管理食物分量 美國大學廚餘減半〉,王詩雅、何世得,三立新聞,2016年2月20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eHq-ytIGw
④天氣預測,讓產業避開天氣風險→〈大數據時代 天氣預測為產業加分〉,新唐人亞太電視台,2015年7月6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92_qHB1k28
 
(三)、綜合活動
1.          請學生分組,各組找出3個大數據在日常生活中所應用的例子,並與全班分享,再請說明這樣的應用對於人類生活帶來哪些方便(或不方便)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