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卓越新聞獎獎勵辦法
暨「2017社會公器獎」獎勵要點公佈
【新聞稿】
 
  2017年第十六屆卓越新聞獎獎勵辦法正式出爐,本屆共將頒發十五個獎項,除「2017社會公器獎」外,尚包括卓越新聞獎十四個獎項,獎項名稱如下:
 
平面及網路(文字)類
即時新聞獎
深度報導獎
調查報導獎
國際新聞獎
新聞評論獎
新聞攝影類
單張新聞攝影獎
系列新聞攝影獎
廣播類
即時新聞暨新聞節目獎
深度報導獎
電視及網路(影音)類
即時新聞獎
深度報導獎
調查報導獎
國際新聞獎
每日新聞節目獎
 
  本屆卓越新聞獎獎勵辦法主要調整事項有二:其一為將各類原「專題新聞獎」更名為「深度報導獎」,有別於即時新聞獎之突發性、即時性,深度報導強調對事件或議題之脈絡、後續發展、社會影響等的深入及完整報導
  其二,本屆報獎方式新增網路報名一項,參賽者可於卓新獎基金會官網連結報名表單,於網路上填寫報名資料待主辦單位審核確認報名資格後,參賽者再依主辦單位所編派之作品編號上傳參賽作品即可(報名流程詳見獎勵辦法QA說明)參賽人亦可採行傳統實體郵遞報名方式,可至基金會官網下載報名表、主題說明表填寫,連同參賽作品紙本或光碟寄送至卓新獎基金會
  另外,有鑑於網路新聞之編輯及程式技術對其新聞敘事方式的影響日增,在新聞報導編採上,程式設計人員及編輯不再只是技術的提供者,而更趨近於journalist鑒於此新趨勢,若網路媒體之編輯、程式設計人員對參賽作品新聞內容呈現具有關鍵性貢獻,亦可列入參賽者名單惟仍需敘明其貢獻
  除卓新獎外,為鼓勵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發揮公共服務精神,卓越新聞獎自94年起設立每兩年頒發一次的「社會公器獎」,迄今已頒發六屆,今年度將頒發第七屆。第一屆社會公器獎特委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辦理,確立社會公器的特質應為:維護公共利益、作為公共論壇、長期關注公共議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關懷弱勢團體族群等五項。簡言之,「社會公器」應具備: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多元性、影響性、長期性等。本屆社會公器獎已展開相關作業,授獎儀式,將併同第十六屆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舉行。
  本屆卓新獎報名交件日期自八月一日至八月十四日止,請參賽人提出符合各獎項收件範圍之作品,並至本會官網(www.feja.org.tw)下載報名表及主題說明表,屆時以親繳、快遞或掛號郵寄至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郵寄報名一律以郵戳為憑,逾期不受理。其餘報獎所需注意事項請參考本屆各項獎勵辦法及Q&A說明。頒獎典禮也已訂於十一月十七日(五)假誠品生活松菸店B2表演廳舉行,卓越新聞獎各獎項得獎名單將於典禮現場公佈,「2017社會公器獎」得獎者則預訂於十月底對外公佈。
 
新聞聯絡人:吳禹萱
聯絡電話:02-2522-3520、2522-1499
傳真號碼:02-2522-4970
網 址:www.fej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