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為服務在台越南、印尼與泰國籍移工、新住民及外籍生等非華語族群,公共電視自2018年4月起開播東南亞語新聞,是亞洲第一個為境內移民與移工製播的每日多語新聞節目,旨在讓三語觀眾能夠與本地觀眾同步獲取即時、重要的新聞資訊,促進資訊平權。
目前東南亞語新聞於每週一至週五播出,每日合計半小時。除公視主頻早、晚兩個時段,也同步於YouTube與Facebook平台首播,以回應新世代觀眾以手機、平板及電腦為主要新聞載具的收視習慣。在重大或突發事件發生時,如地震、颱風、意外事故及政策公告,編輯團隊也會發布「即時新聞」,確保三語觀眾在第一時間掌握重要資訊。以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為例,團隊大幅增加網路新聞的發布量,並翻譯、製作圖卡式衛教新聞及疫情指揮中心每日記者會重要訊息,補充影音報導不足之處。
編輯團隊也積極培訓三語編譯具採訪能力,深入報導移工及新住民生活相關議題,製作多篇具社會影響力的專題,包括「越南移工罷工事件」、「懷孕移工的處境」、「移工黑戶寶寶問題」、「移工假日生活」、「新住民投入長照的創業故事」及「傑出母語新二代」等,獲得社群廣大迴響。
多年下來,東南亞語新聞的影響力已超越國界。據統計,自開播起截至2025年7月,新聞頻道總觀看次數累積達2,962萬次,其中80%流量來自台灣,20%來自海外,又以越南及印尼觀眾為主,也有長期旅居日本、韓國的移工族群持續關注節目內容。公視東南亞語新聞不僅是臺灣多元社會的重要媒介平台,更是促進移民工與本地社會相互理解的重要橋樑。
體認到資金是獨立媒體維持獨立性的關鍵,其以社會企業自許,除專業報導外,也扮演農產品銷售平台的角色。以農業新聞為核心,以販售農產品為新聞運作經費來源,憑藉自力更生,達到自給自足的良好循環。
得獎理由
公視新聞部東南亞語新聞自2018年開播以來,以越南語、印尼語與泰語服務百萬新住民,提供即時且可信的資訊,在重大事件中發揮重要角色,為亞洲先驅。節目並同步於社群平台播出,也首創AI雙語字幕,擴大影響力,吸引到在地以及國際觀眾(如日韓地區的移工朋友)。其專題深入探討移工、新住民與留學生的文化與權益議題,促進跨文化理解與社會對話,並培養東南亞語新聞人才,關切新住民的相關議題。東南亞語新聞強化資訊平權、推動多元文化,擴大社會影響,體現「社會公器」的價值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