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Z世代的新聞媒體 《RocaNews》證明只要形式「正確」 年輕人願意為新聞付費

2025 年 04 月 16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特約記者陳曦編譯報導

原文為Gen Z outlet says it proves young people will pay for news done the right way,由英國《新聞公報》編輯夏綠蒂.托比特(Charlotte Tobitt)撰文,2025年4月7日刊載於英國《新聞公報》。

一家美國新創新聞媒體《RocaNews》宣稱,他們正在證明只要以「正確」的方式呈現,Z 世代的受眾其實是願意為新聞付費的。 《RocaNews》由三位20多歲、對當時新聞媒體現狀感到失望的年輕人於2020年創立。如今,《RocaNews》透過Instagram、一款遊戲化的新聞應用程式、兩份每日新聞電子報以及YouTube等平台營運。

《RocaNews》的誕生

《RocaNews》目前擁有超過200萬的固定讀者,並於2024年10月實現盈利。《RocaNews》的目標受眾為18至35歲的人群,涵蓋Z世代和一部分的千禧世代,約四分之三的受眾位於美國,其後依序是英國、澳洲和加拿大。

《RocaNews》的共同創辦人比利.卡尼(Billy Carney)向長期觀察新聞媒體業界動向的英媒《新聞公報》(Press Gazette)表示,《RocaNews》採取「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新聞報導方式,力求「保持輕鬆,並直接切入人們需要知道的資訊」,以此作為對抗社群媒體上「末日滾動」(doomscrolling,該詞彙約在2020年疫情期間創造,意思指的是花費大量時間瀏覽社群平台,閱讀的多是負面資訊,從而造成焦慮)現象的回應。

卡尼坦承自己並非新聞業出身,大學畢業後曾在投資銀行工作兩年,在那段期間他曾經盡可能避免接觸新聞。然而,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卡尼意識到當時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敘事——彷彿在談論兩種不同的疫情」。

因此,他和兩位朋友——大學認識的麥克斯.托威(Max Towey)以及當時與托威一同在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工作的麥克斯.佛羅斯特(Max Frost)——決定創辦一家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新聞公司。

卡尼表示:「我們的使命有兩個方面。問題在於年輕人不看新聞,而且正如我剛才提到的Covid-19疫情,相關的一切新聞都充滿煽動性。」他補充說:「一方面,我們希望透過製作我們自己也願意消費的產品,重新吸引年輕人關注新聞。另一方面,我們想製作一些無關政治黨派的新聞,只是告訴人們正在發生什麼,而不會加入我們2000字的個人意見。」

Z世代會在社群平台上看新聞,而不會連到新聞網站

卡尼承認,在專案最初的幾個月裡,「我們嘗試了各種方法,但都沒有成功」。他們最終決定專注於Instagram,他解釋:「當時這是我們最常使用的社群平台,所以我們認為其他人可能也一樣。」目前,《RocaNews》的Instagram帳號擁有160萬粉絲。他們摒棄了當時其他的新聞媒體在Instagram上常見的發文風格——即一張照片加上一段以「請點開個人簡介看報導連結」結尾的文字,鼓勵用戶點擊連結以閱讀全文(現在Instagram限時動態也允許分享連結)。

卡尼表示,《RocaNews》改為在Instagram上發布迷因和完整的新聞故事,透過不同的圖片滑動呈現「人們需要知道的全部內容」,而不是僅僅將該平台作為「將人們引導至其他地方的方法」。

為了接觸Z世代和千禧世代,卡尼認為新聞品牌「必須在他們所在的平台與他們相遇,特別是當他們不主動搜尋新聞時」。他引用了英國牛津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2020年( 也就是《RocaNews》成立的那一年)的《數位新聞報告》,該報告指出,18至24歲的人群「與網站和應用程式的連結甚至比年長世代更弱,並且更傾向於透過社群媒體獲取新聞」。

簡而言之,就是這一世代的閱聽眾,比其他年長世代的受眾,更不傾向點開在社群平台上看到的新聞網站連結。

到了2024年,最新一期針對12個主要市場的《數位新聞報告》顯示,過去一週曾使用Instagram獲取新聞的受訪者比例為15%,而十年前僅為2%。2023年的報告指出,年輕人不太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他們的媒體習慣,也就是不會從在社群網站上看新聞,轉向到新聞網站閱讀。

報告還提到:「無論傳統媒體是否認為他們已經完成了從紙本印刷或廣播為主,轉型為擁有引人入勝的新聞網站和應用程式的數位品牌,完成此初步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他們現在也仍面臨著持續數位化轉型,因為新一代的人們成長起來,他們除了最具吸引力的品牌之外,幾乎不直接搜尋資訊。」

《RocaNews》的多元產品

《RocaNews》沒有完整呈現其所有新聞報導的網站(只有一個用來展示、介紹自身品牌的陽春網站)。卡尼表示:「我們沒有傳統媒體背景,我認為肯定有利有弊。但好處之一是,我們在建立整個商業模式時沒有任何限制或對其應有的樣貌的既定想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新聞網站。」他認為,將新聞直接傳遞給那些選擇在Instagram或電子報上關注或訂閱的用戶,可以在「煽動性標題」盛行的時代「創造一個更健康的空間」,而且他們不想玩那種透過臉書連結將流量導向網站的遊戲。

《RocaNews》有兩份每日新聞電子報:一份是包含數十萬訂閱者的每日新聞總結,另一份是付費訂閱的深度報導,專注於單一主題。付費電子報於今年二月初推出,在開始經營的第一個月之內就吸引了超過1000人訂閱。卡尼說:「我們以前認為年輕人不會為新聞付費。這是大家都告訴我們的,我們本來也同意這個觀點,但是……有一天我們想『好吧,讓我們試試看』。」

他表示,最初的得到的成果讓他們「驚訝不已」,並補充說:「這讓我們重新思考年輕人是否會為新聞付費的問題。也許只是他們還沒有找到一個他們信任或願意付費的品牌。這讓我們後悔沒有早四年做這件事。但我們現在要從這裡開始。」

跳脫傳統、遊戲化的新聞App

《RocaNews》的另一款提供付費服務的產品是其應用程式App,大約在18個月前推出,也提供免費版本。卡尼將該App描述為一個「Duolingo式的遊戲化新聞平台」,Duolingo是一款全球知名的語言學習應用程式,用戶可以透過保持程式裡連勝紀錄、賺取經驗值(XP)以及在達到特定里程碑時贏得獎勵。

《RocaNews》的應用程式包含每日新聞和深度報導,用戶閱讀新聞可以獲得經驗值,進而解鎖新的等級和功能,例如不同的模樣的虛擬人物來代表用戶自己 。應用程式中還有一些遊戲,例如一個遊戲會顯示一張新聞圖片,讓用戶在地圖上猜測事件發生的地點,然後再閱讀實際的新聞報導。用戶還可以在應用程式內發布貼文炫耀他們的連勝紀錄,或者抱怨應用程式故障導致他們的連勝中斷。

卡尼表示,約35%的用戶付費以獲取額外功能和內容。他補充說,總體而言,該應用程式每月有數萬名用戶。

卡尼表示,應用程式的遊戲化方面「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讓用戶習慣,但一旦他們開始使用,他們就會持續使用下去」。他解釋說,如果用戶在下載應用程式的第一週內使用幾次,一年後這些用戶還留下來持續使用的比例約為80%。他說:「所以,開始使用它的人會深陷其中,這太棒了。當然,挑戰在於如何讓用戶達到那個階段。」

他還提到,另一個影響用戶參與度的主要因素是,用戶在下載應用程式之前是否已經從《RocaNews》的電子報或Instagram上認識他們。如果他們是透過App Store(該應用程式目前僅適用於蘋果系統,不適用於安卓系統)找到《RocaNews》的應用程式,持續使用率會較低。整體而言,新用戶在一週後還持續使用的比例約為 40%。

卡尼聲稱他們的應用程式是App Store中評分最高的新聞應用程式之一:截至2025年4月, 《RocaNews》、《衛報》和《經濟學人》的評分均為4.8星(滿分 5 星)。

《RocaNews》團隊也在增加其影片產量,主要在YouTube上發布深度報導的內容,而不單是每日新聞。影片擴張的部分原因是,影片上的廣告商觸及率「與我們在其他地方獲得的相比,差距非常顯著」,卡尼說。他補充說,他們希望增加受眾對新聞故事可能產生的「情感連結」,稱這可能比閱讀文章更「深刻、更有意義」。近期發布的影片包括探訪「美國毒性最強的小鎮」(該鎮以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鈾礦)以及「新墨西哥州最貧困的地區」。

《RocaNews》「絕對希望推出更多付費產品」。截至去年,當三位共同創辦人登上《富比士》(Forbes)30 歲以下菁英榜時,《RocaNews》已獲得536萬美元的投資。2023年的營收約為35萬美元,卡尼表示,他們在2024年11月的年度經常性收入突破了100萬美元。該公司在2024年10月,成立的三年之後,實現盈利。

《RocaNews》的獲利模式

《RocaNews》直到最近,主要獲利模式都是透過廣告,但卡尼表示,他與其他同仁夥伴已做出努力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現在的收入構成大致為45%廣告、45%訂閱和10%影片。未來也可能舉辦實體活動,但尚需時日。

廣告遍布《RocaNews》的大多數產品,包括Instagram、電子報和YouTube上的直播宣傳(以及該品牌從平台獲得的廣告收入分成)。卡尼表示,他們「絕對希望推出更多付費產品」,但這取決於現有產品的增長速度。

當被問及為何《RocaNews》能夠成功吸引年輕受眾,而其他新聞品牌卻失敗時,卡尼說:「我們只是以我們自己想閱讀的方式製作新聞。」他補充說:「並不是說傳統模式太過時而無法生存,但現實情況是,大學生根本不線上閱讀新聞文章。他們就是不這樣做。人們與網路互動的方式與十年前大不相同。我想我們只是將新聞視為一個雙向的溝通,我認為這在建立人們的信任方面大有幫助。」

他補充說,團隊會舉辦「有問必答」(AMA)環節,回覆每一封收到的電子郵件,並親自與閱聽眾見面。他們也會在《RocaNews》的App裡上回覆用戶的疑問或疑慮。該團隊目前有5名(即將增加到6名)全職人員,包括3位創辦人。若加上兼職人員,那麼雇員人數則會翻倍。

卡尼表示,他們所有人都「身兼數職」,但大致劃分為2名作家、1名攝影師、1名產品經理和一名業務經理。這個小型團隊透過3種方式尋找新聞並決定報導內容:他們報導利率大幅下調等大眾關心的新聞,並嘗試尋找第一手資料,如果他們看到社群媒體上出現「瘋狂」的事件,就會著手報導。

此外,他們還有一個由約3至4萬人組成的「Roca記者」網絡,這些人會主動聯繫他們,提供閱聽眾可能感興趣的故事和議題。例如,卡尼表示,共同創辦人佛羅斯特剛去巴基斯坦為YouTube拍攝影片,這趟工作之旅起於這個網絡提供的新聞線索,他在出發前就規劃好了幾週的內容。

《RocaNews》共同創辦人的主要目標是「成為美國Z世代的首選新聞媒體」。該品牌的名稱源自Pororoca,這是指一種每年會出現2次、可以衝浪的巨大潮汐波浪。「這是一種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浪潮。這就是Roca對新聞的使命。」卡尼指出,像《紐約時報》這樣的大型新聞公司由於其龐大的受眾群體,基數夠大,總體而言會擁有更多的年輕讀者。但他表示:「我們只是想在美國40歲以下人群中成為絕對規模最大的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