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聞業轉型關鍵 「無障礙新聞」時代來臨

2025 年 01 月 22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廖彥甄|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尼曼新聞實驗室依照慣例,在2024年末推出「展望2025新聞業」的系列文章,《卓越新聞電子報》從中挑選文章編譯。

本文作者喬.阿姆迪蒂斯 (Joe Amditis)是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合作媒體中心的營運副主任。

文章來源:We stop excusing the lack of accessibility in news

隨著2025年的到來,新聞網站的無障礙性(accessibility)或稱可及性,在新聞界討論度越來越高。無障礙的新聞網站是什麼呢?生活中的無障礙設施包括無障礙坡道、導盲磚等,協助身心障礙者行動;在新聞業,無障礙新聞意味著能讓障礙人士更容易讀取、接收新聞資訊的內容措施。2023年一月,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就開設了一個全新的無障礙工程師職位,專責提升新聞網站的無障礙性。(來源:First-ever Accessibility Engineer named at The Washington Post

對於希望吸引更為廣泛且多元化讀者的新聞機構來說,在自家網站上提供無障礙新聞內容不僅是一種道德責任,更是一項務實之舉。現今許多新聞機構仍未重視最基本的無障礙出版需求,但事實上,這些措施往往不需要高成本,卻能帶來極大的影響力。

無障礙新聞優化 實施容易效果顯著

對新聞機構來說,初期不需要對新聞網站進行複雜的調整,可以從一些簡單但效果顯著的措施著手。例如,針對新聞影片或多媒體內容提供準確且經人為編輯的文字記錄,這樣的作法,不僅對於聽力障礙者意義重大,也能迎合越來越多喜歡觀看字幕內容的觀眾需求

同樣的,為圖像添加替代文字(alt text)也是一項簡單卻效果顯著的無障礙改進措施。替代文字可以幫助依賴螢幕閱讀器的視障用戶理解內容,並提升搜索引擎最佳化(SEO),進一步擴大新聞機構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這更表現出新聞機構的專業態度以及對細節的重視。

不只滿足身心障礙者 也提升所有使用者體驗

更進一步,無障礙新聞的核心考量為滿足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但同時又不僅如此,這也能全面提升所有讀者的使用者體驗。

舉例來說,螢幕閱讀器和沉浸式閱讀器等工具,可以將文字轉化為音訊旁白,這些功能不僅受到視障者的歡迎,也受到非殘障用戶的青睞。無論是因為需要同時進行多工任務,或者是在駕駛時收聽新聞內容,還是希望藉助聲音提升閱讀理解力,這些工具都能提供更靈活的內容消費方式。

AI工具多元便利 資源不足不再是藉口

然而,許多新聞機構會以缺乏時間或資源為理由,忽略無障礙新聞內容的需求。事實上,人工智慧(AI)技術的進步,為這個難題提供了實用的解決方案。雖然AI工具還未能完全取代人工處理,但作為輔助工具,卻可以幫助媒體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

例如,轉錄工具如OtterDescriptWhisperRev,已成為許多人工作的得力助手。這些工具的特點是,可以快速捕捉對話內容,並生成可搜索的文字記錄。雖然以目前的技術來說,最終仍需要人工檢查和編輯,但這些工具提供了高效的初步處理方法。同時,利用如WordPress這樣的平台所內建的替代文字生成提示,也能幫助創建更無障礙友善的新聞內容。

此外,新聞機構也可以藉由設置自訂AI工具,例如Claude Project,為社群媒體或網站內容生成替代文字的初稿。如同先前所提及,這些AI工具雖然還不盡善盡美,但如果能與人工審核相輔相成,便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

未來新聞業的必要轉型

透過上述這些簡單的無障礙新聞調整,新聞機構可以接觸到數百萬潛在的新受眾。這些群體在過去,因無障礙新聞的缺失,而被排除新聞機構的讀者群之外,無法便利的接收新聞資訊內容。根據統計,約有40%的美國成年人表示,自身存在某種形式的身心障礙不便,無障礙措施不應該被視為額外的負擔,而更是一種基本的責任和新聞機構策略性的措施。透過增加無障礙新聞內容,不僅顯示出對身心障礙者群體的尊重,也是對於真正多元與包容的承諾展現。

無障礙新聞是新聞業未來的必然方向,部分已經採用這些實踐的新聞機構,能夠滿足當前受眾的需求,還能在未來的媒體環境中占據道德和專業的領先地位。他們將成為包容性新聞的先驅,為業界樹立榜樣。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