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性新聞」實戰指南:來自專業調查記者的7個建議

2024 年 10 月 17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donation

廖彥甄|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近年來,好萊塢電影塑造了「調查記者」堅持挖掘新聞真相的正義形象,不論是調查水門案《大陰謀》,到《郵報:密戰》、《驚爆焦點》、《她有話要說》等熱門電影,都描繪了調查記者努力不懈地追求真相、揭露權力圈內黑幕的故事,鼓勵了許多人走向成為調查記者之路,成為許多人嚮往的職業。

成為一名調查記者並非一蹴而就,即使今日的監督新聞學仍將傳統報導方式奉為圭臬,但仍然有一些新的工具和技術可以協助記者調查報導的進行。只要接受適當的培訓,人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名調查記者。方法包括在新聞專業教育機構學習、尋求免費線上資源或跟著有經驗的記者學習,在工作的過程中學會調查報導的實踐。

不論是有興趣學習新聞或調查報導的學生,或是已經成為一名記者,想要學習深入研究調查性新聞,在這篇文章中,《全球深度報導網》(Glob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Network)搜集各國專家、調查記者的建議,提供以下幾個注意事項以及學習資源,協助記者們更深入地了解調查性新聞。

「調查性新聞」是什麼?

「調查性新聞」是什麼?根據《全球深度報導網》,調查報導涉及深入且原創的報導,並揭示某些特定人物、機構傾向對大眾隱藏的資訊。然而,單純的資訊洩漏並不是調查報導,而只是調查報導的開端,後續還包括分析以及與相關人士、資料來源的訪談。

誰適合做調查記者?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新聞學教授Claudine Blais坦言,「並非所有記者都有成為調查記者的潛力」,她指出,有些學生特別擅長蒐集資料,也有些人在尋找受訪者時持續碰壁。她建議有志成為調查記者的人「不要輕易放棄」,善用策略克服困難,但另一方面,也要知道事實停止止損。

調查性新聞是怎麼樣的一份工作?

西非調查性新聞非營利組織CENOZO前副主席Hamadou Tidiane Sy提醒,若決定從事調查報導,就必須認真以對。他強調,「新聞工作本身就不容易,調查性新聞又更加困難」,在報導刊出前,有一段相當漫長的交叉調查過程。

調查性新聞該注意什麼?

1。報導應將傷害降至最低

《全球深度報導網》土耳其編輯Pınar Dağ表示,無論報導何種新聞,記者的「道德紀律」都至關重要。 在蒐集資訊、報導和進行詮釋的過程中,記者應保持誠實、公平和勇敢。 Dağ建議,「調查性新聞的道德準則之一是謹慎、敏感,以及儘量減少傷害,並避免涉及弱勢群體、兒童、動物和與故事無關的家庭成員」。

2。大量閱讀、聆聽和觀看

大量的閱讀、聆聽和觀察可以協助調查報導工作的進行,也是成為一名優秀的調查記者的基本技能。

布魯塞爾新聞與傳播學院IHECS調查性新聞教授Gaëtan Gras說,記者需要積極主動、密切關注新聞動態,有時故事的來源可能是與同事的閒聊、觀察生活周遭,或是透過閱讀報紙、新聞網站等,這些舉動都可以提供記者可能的故事題材。

比利時日報《Le Soir》調查記者Joël Matriche建議,一個已經被報導過的題材不代表這個故事已經「死」了,有些可能還存在「灰色地帶」,值得深入挖掘,尋找更多證據、素材。根據Matriche的經驗,這有時會帶來很好的結果。

3。「預先調查」的重要性

但要怎麼知道這個題材是可以進行的呢?法國里爾新聞學院數位新聞調查主管Damien Brunon建議,可以透過回答這三個問題來進行「預先調查」:

  1. 核心問題是什麼?
  2. 關於這個題材已經寫過了什麼?
  3. 需要哪些素材、檔案、聯絡人來報導這個故事?

預先調查對調查報導非常重要,Brunon強調,「沒有好的預先調查,就不會有好的調查報導」。

4。多方涉略各種題材

挪威調查記者Tarjei Leer-Salvesen說,有些報社老闆、編輯會叫學生們學習這個、學習那個,因為這樣會讓主管的工作輕鬆很多,但事實上,Leer-Salvesen建議可以試著忽略這樣的要求,不避執著於編輯的喜好,從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著手。例如,若喜歡運動,可以試著報導運動新聞,再結合財務專業,便可以建立自己「體育經濟」這一路線的專業地位。

5。要考慮讀者的需求

對讀者而言,一篇好的調查報導是好消化、有吸引力且令人感興趣的。為了達成這些目標,記者經常需要花大量時間簡化複雜的主題,讓讀者更好理解。

6。培養人脈網絡

培養自己的人脈網絡對記者而言非常重要,不管是同行、前輩、夥伴關係或潛在消息來源等,對記者的工作都很有助益。可以透過社交平台上互相關注,或是參與調查性新聞組織、會議等方式來增加人脈,雖然有些活動的報名費用高昂,但不少機構會針對學生、志工提供額外的折扣。例如《全球深度報導網》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全球調查性新聞會議」,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調查記者,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記者也可以透過獎學金計畫免費參與會議。

7。永不停止學習

若是新聞專業的學生,建議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不要停止學習。因為資料新聞、調查報導領域都需要專業的技術知識,例如衛星影像、查詢線下資料、新聞驗證、分析資料等,這些都需要經過培訓和練習。

《全球深度報導網》提供各種資源讓有心成為記者的人可以自行學習,內容包括記者採訪技巧、事實查核、如何避免訴訟、如何與消息來源合作等內容。另外,也可以關注《全球深度報導網》與全球知名調查記者共同舉辦的免費網路研討會,協助世界各地的記者,向傑出的調查記者學習,激勵記者與獲得啟發。

原文:https://gijn.org/stories/tips-resources-students-investigative-journ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