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記者實驗室調查報告:錯假訊息持續蔓延 全球事實查核成長卻已趨平緩

主圖:Image by Freepik

郭宇璇|特約記者編譯報導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資訊的製造與傳播皆極為快速,事實查核也變得格外重要。美國杜克大學記者實驗室(Duke Reporters’ Lab,以下簡稱記者實驗室)日前發布2023年的全球事實查核組織調查報告,其於2014年開始追蹤各國的事實查核組織,並於每年發布調查報告,今年已是第十年。
記者實驗室調查報告指出,綜觀過去十數年,事實查核組織的數量顯著增加。從2008年僅有11個組織,到2022 年增加至424個組織;2023年則有417個活躍的事實查核組織,在100多個國家和69種語言的地區進行查核,雖然事實查核機構的數量經常有所改變,但目前的數量與2022年和2021年大致相同。
記者實驗室認為,即使世界各國愈來愈擔心被各種勢力操弄的媒體、政治謊言,以及其他危險騙局與謠言的影響,過去15年事實查核領域的進展卻已趨緩,且變得更加艱難。
2023年世界各國活躍的事實查核組織數量大致與前兩年相同。(圖/取自杜克大學記者實驗室)
自2018年以來,全世界的事實查核組織數量成長了47%。雖然增加了135個組織,但成長幅度遠低於前五年,當時的成長幅度是現在的兩倍半以上;又或者再更往前的五年則是六倍。
從地區的角度來看,2020年之前,非洲、亞洲、歐洲和南美洲的事實查核組織出現了顯著成長。與此同時,北美洲的事實查核開始趨緩。從那時起,事實查核運動在世界大部分地區趨於穩定。然而,由於公共衛生問題、氣候災難以及烏俄戰爭仍在持續中,在世界的一些重要角落,仍然很難獲得真實訊息。
事實查核組織如嬰兒潮般大幅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自2019年83個事實查核組織大量上線以來,每年新組織的數量都在逐漸下降。2022年的新組織數量為20個,2023年則增加3個。成長率與三年前相比下降了72%。
同一時期關閉的事實查核組織數量也有所下降,但幅度沒有那麼大。計算新增和退出的組織淨數量發現,2019年的新增查核組織淨數量有66個,2022年為11個,2023年截至6月則僅新增1個。
與世界大部分產業的情況一樣,疫情是導致成長趨緩的重要因素。另一個原因則是近年來,無黨派智庫和善政團體(good-government groups)的記者與研究人員也廣泛採用事實查核,擴大了從事事實查核的人數,但新聞機構的查核需求相對減少。
聯合國團隊在108個國家及地區推動查核工作,超過一半的聯合國代表國家至少有一個組織已經對數位媒體、報紙、電視報導或廣播進行事實查核。因此,在一些國家,事實查核的受眾可能有點飽和。截至2023年6月,有71個國家擁有不止一個事實查核機構。
在對事實查核組織的觀察中,還可發現一個好現象。記者實驗室指出,事實查核領域的許多重要組織會持續且長期參與。在其統計的事實查核組織中,有幾乎一半的組織已經活躍了五年或更長時間;而其中大約50個組織,甚至已經有10年或更長時間的歷史。但整體而言,這些活躍的事實查核組織平均壽命不到六年,目前不活躍的139個組織平均壽命甚至不到三年。
事實查核發展步伐緩慢的另一個原因,是啟動新的查核項目具有挑戰性,尤其是在政府專制、新聞自由有限和記者安全有疑慮的國家——也正是最需要事實查核的地方。
無國際記者組織公布的2023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將31個國家的新聞狀況評為「非常嚴重」,也就是最缺乏新聞自由的國家。其中的15個國家沒有任何事實查核機構。分別是巴林(Bahrain)、吉布地(Djibouti)、厄利垂亞(Eritrea)、宏都拉斯(Honduras)、科威特(Kuwait)、寮國(Laos)、尼加拉瓜(Nicaragua)、北韓(North Korea)、阿曼(Oman)、俄羅斯(Russia)、塔吉克共和國(Tajikistan)、土庫曼(Turkmenistan)、越南和葉門(Yemen)。該指數還包括目前國家狀態存在爭議的巴勒斯坦(Palestine)。
另一方面,「非常嚴重」名單上的其他16個國家,共有62個事實查核服務機構;當中的八個國家及地區有多個機構。印度在世界新聞自由指數的180個國家中,僅排名第161位,但這62個機構中有一半位於印度。其他擁有多個事實查核機構的國家包括孟加拉、中國、委內瑞拉、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和緬甸。
由於新聞自由受到限制,這些國家的事實查核機構必須在其他地區工作,並選擇匿名或以外籍人士的身分進行查核,以保護自己或家人。
有至少三個來自中東的事實查核組織採取了前述的預防措施。包括《Fact-Nameh》(波斯語「事實之書」)在加拿大報導伊朗;關注伊拉克的組織《Tech 4 Peace》也有在加拿大工作的成員;以及敘利亞的《Verify-Sy》有來自土耳其和歐洲的員工等。另外還有兩個例子,像是《elTOQUE DeFacto》,這是一個在波蘭合法註冊的古巴新聞網站的查核專案;以及《白俄羅斯調查中心》(Belarusian Investigative Center)的事實查核機構其實位於捷克。
此外,現有的事實查核機構也會額外關注查核較為困難的國家,例如印度機構《BOOM》和《Fact Crescendo》已在孟加拉設立事實查核服務,而法國通訊社《法新社》(AFP)也設有事實查核機構,報導來自香港、印度和緬甸等地的錯誤資訊。
在一些事實查核組織仍不斷成長的地方,原因通常與擁有多個分支據點的組織有關——例如上述的《法新社》。法新社擁有約50個活躍據點,分別針對不同國家和不同語言的受眾。總部位於印度的《Fact Crescendo》也於2022年推出了兩個新頻道——一個針對泰國,另一個廣泛關注氣候問題。加上去年的另外兩個據點,《Fact Crescendo》現在總共擁有八個據點。
記者實驗室也補充,美國在2022年的中期選舉期間,新增了 6 個新的州級事實查核機構。其中三個新的事實查核機構是《亞利桑那州調查報導中心》(Arizona Center for Investigative Reporting)、《內華達獨立報》(The Nevada Independent)和《威斯康辛州觀察報》(Wisconsin Watch),它們都使用了一個名為 Gigafact 的平台,為讀者生成快速的事實概述。但目前《亞利桑那州調查報導中心》已不再參加。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日本場|立岩陽一郎×矢板明夫|日本主流媒體有何缺失?事實查核能否挽回讀者與媒體公信力?
- 2022亞洲新聞專業論壇-新加坡場|在數位轉型下堅守新聞倫理 缺乏「事實查核」是新聞業的危機
- 「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台灣場|台灣組織善用不同取徑 投身事實查核打造美好台灣
- 「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網路平台場|平台業者攜手查核單位 多管齊下打擊不實訊息
- 「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南亞場|假新聞成印度嚴重問題 無辜民眾因此喪生
- 「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東南亞場|不實訊息危害社會發展 印尼、菲律賓多元推廣事實查核
- 「2019亞洲事實查核專業論壇」:東北亞場|日、韓事實查核發展 面臨中立、選題、定義困境
- 「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台中場 No. 3/黃哲斌|媒體查證失能 公民事實查核成外掛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