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憲|🇵🇭菲律賓🇵🇭新聞自由的重大打擊!資深記者瑞薩網路誹謗罪名成立

李宗憲|曾任 Rappler 實習記者・嫻熟東南亞的新聞工作者
“
「對菲律賓人而言,這不僅與《Rappler》或我們有關,這與你們也息息相關, 因為菲律賓公民所擁有的每項權利,都是以新聞自由為基礎。」
——瑪麗亞.瑞薩
”
「對菲律賓人而言,這不僅與《Rappler》或我們有關,這與你們也息息相關, 因為菲律賓公民所擁有的每項權利,都是以新聞自由為基礎。」
在被判網路誹謗罪名成立後,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帶著口罩以低沉沙啞的聲音說出這段話。
菲律賓史上首次因網路誹謗遭定罪的新聞記者
美國《時代雜誌》2018 年風雲人物、56 歲的菲律賓媒體網站《Rappler》創辦人瑪麗亞.瑞薩與前記者桑托斯(Reynaldo Santos)遭控網路誹謗罪,6 月 15 日上午法官宣布罪名成立,可能面臨至少 6 個月以上、最高 6 年的刑期,但仍可上訴到最高法院,兩人目前接獲保釋。
定罪消息一出,國際媒體皆在第一時間以快訊方式推播。這起判決全球高度矚目,兩人成為菲律賓史上首次因網路誹謗而被定罪的新聞記者,各界視判決為對菲律賓言論自由的重大打擊,瑞薩及菲律賓多名評論員說,此案是出於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政府的政治動機。
菲律賓大學的傳播相關科系紛紛發表聯署聲明譴責判決結果,知名私校馬尼拉亞典耀大學(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傳播學院有多名教職員聯名發文表示:「該案件是杜特蒂政府最近一次試圖要破壞媒體在民主社會的制衡能力」。
網路社群媒體更是一片撻伐聲,許多新聞從業人員皆以 #CourageOn 和 #DefendPressFreedom 等標籤發表評論。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亞洲區副主任羅伯森(Phil Robertson)發表聲明稱:「此案凸顯菲律賓濫權的領導人不計國家代價,針對這個重要且備受尊敬的媒體操弄法律。」他認為,該案件也會在除了菲律賓以外的其他國家引發反響。
判決宣判前,瑞薩法律顧問團之一、人權律師,同時也是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隆尼的妻子阿瑪爾.克隆尼(Amal Clooney)在《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發表文章稱,當局要釋放給記者訊息就很明確:「保持安靜,下一個可能就是你。」她表示將會動用所有法律救濟行動,維護她的權益並捍衛菲律賓的法治和新聞自由。
判決後的記者會上,瑞薩表示將會上訴,並說:「這案對菲律賓媒體是個具有『警示性的事件』。」
她對於這樣的判決並不意外,但她呼籲在場的上百名記者和菲律賓人,要保護你的權利,「我們注定要成為警示世人的主角,我們注定要讓你們感到害怕,但別怕,因為若你不使用你的權利,你將會失去它。」
瑞薩也在她私人推特(Twitter)發表多篇推文,其中一篇提到她早已預料到這樣網路誹謗罪名會成立,並寫道:「這符合這個政府對我及其他記者的騷擾模式。」
I expected the verdict. It fits the pattern of harassment this government has used against me & other journalists. I wrote the exact moment I knew Judge Rainelda Estacio-Montesa would label me a criminal. #CourageON #HoldTheLine #DefendPressFreedom https://t.co/YBC9vTCAAH
— Maria Ressa (@mariaressa) June 16, 2020
這件網路誹謗案是怎麼開始的?
這起判決源自於 2012 年《Rappler》的一篇報導,報導指出一名華裔富商李偉利(Wilfredo “Willy” Keng)與最高法院前首席大法官柯羅納(Renato Corona)有交集、並指他涉嫌毒品走私、人口販運及謀殺案等。
2017 年李偉利提出控訴,但因法律時效期已過而遭到國家調查局駁回,國家調查局並建議檢察官向瑞薩和撰寫該新聞的記者提出網路誹謗控訴。
瑞薩和她的法律顧問則指出,網絡誹謗法是 2012 年 9 月才生效,新聞報導早在法律頒布前 4 個月就已發表,認法該法不應溯及既往。但是司法部門仍允許此案繼續審理,因為該網路報導 2014 年 2 月曾做更新,菲律賓司法部已將此類案件的時效從 1 年延至 12 年。
判決書詳細論述兩方論點,《Rappler》調查新聞主管菲蘭娜(Chay Hofileña)在庭上作證,辯稱瑞薩沒有參與新聞室的日常編輯工作,但法院認為瑞薩就是《Rappler》新聞機構的負責人,不能逃避責任。
其實,我也同意判決書上寫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不能也不應該被用作追究責任的『盾牌』」,在詳細看過長達 37 頁的判決書後,我認為《Rappler》的確在處理該新聞上的確有所瑕疵,檢察官所辯稱該報導曾在 2014 年「技術性更正」也是事實。
提出訴訟的商人聲稱,《Rappler》發表文章後,他與妻子和女兒在生活受到羞辱,且多次要求撤掉報導或刊登他接受《Rappler》評論員採訪的完整報導都不被理會,《Rappler》在庭上辯稱是因為新聞量過多才該報導才沒有發出。
事實上,當年作出相關報導的媒體不只《Rappler》一家,不過都已陸續撤掉報導,像知名報社《菲律賓星報》(The Philippine Star)就在 2019 年 2 月 13 日瑞薩因涉嫌網路誹謗遭國家調查局逮捕的兩天後,撤下有關於菲律賓華裔商人李偉利的新聞報導,並發表聲明解釋這是防止未來可能面對的法律訴訟。
瑞薩在 6 月 17 日在其推特發文指出,現在的流傳的訊息對她不利,政府及案件控告人李偉利試圖要將記者與犯人劃上等號,並塑造出整起誹謗案件是出於「媒體攻擊一名平凡人」的假象。
她在推文中表示,該報導的情報來自於一名已故的資深調查記者亞里斯.努弗(Aries Rufo),這名記者出的書還多次被總統引用。據了解,杜特蒂曾鼓勵民眾閱讀努弗在 2013 年出版的《祭壇秘密》一書,以了解天主教會的罪惡。
瑞薩寫道:「李偉利不僅是個私人企業的商人,在他向我們提出告訴後,他的公司取得了至少一項政府的大型計劃案。」她指出,李偉利與中國大亨黄如論有密切關係。杜特蒂曾感謝黄如論捐出14億比索在菲律賓北部建立大型戒毒中心。而黄如論現在中國則牽扯進貪腐行賄案。
我認為,《Rappler》在處理該新聞上的確有瑕疵,有檢討空間,但若觀察過去幾年政府如何對待《Rappler》就不難理解,為何外界會認為菲律賓當局藉由這個判決來拿它開刀。
杜特蒂不滿《Rappler》眾所皆知,該網站曾發表一系列調查報導,揭露政府侵害人權,像是造成數千人死亡的「毒品戰」等等,還曾經揭露支持杜特蒂的團體是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假新聞。
(1/6) Information operations now moving against me, cementing "journalist=criminal." Keng's lawyers and the Palace have similar messaging: it's the media attacking a "private individual. This isn't true. Please help me spread my response below. @rapplerdotcom #CourageON
— Maria Ressa (@mariaressa) June 16, 2020
扼殺新聞自由可能引發寒蟬效應
杜特蒂曾經公開指責該網站扭曲事實,甚至禁止《Rappler》記者進入總統辦公室採訪。這是自菲律賓獨裁者馬可仕時代後,首次有記者被總統護衛阻止進入總統府採訪。另外,這起網路誹謗案只是《Rappler》的其中一項官司,該媒體機構的營業執照 2018 年為被控違反外資持股而被撤銷,另外它還被控逃稅等,種種跡象都可以看出作為獨立調查媒體的《Rappler》,是如何被政府鎖定攻擊。
瑞薩遭判網路誹謗罪成立後的當天晚上,菲律賓總統府也發表聲明指出,這起官司是瑞薩和私人集團的商人兩人之間的官司,與政府完全無關,表示尊重判決。發言人說:「總統杜特蒂總統支持新聞自由,並未做任何事情侵害國家的新聞自由。」
雖然杜特蒂宣稱他並不認識起初向《Rappler》提告的華裔富商李偉利,但是《Rappler》2019 年曾報導,杜特蒂任命這名富商李偉利的女兒為菲律賓婦女委員會的委員,因此使得提告的真相更撲朔迷離。
而且除了《Rappler》,杜特蒂也對其他媒體開鍘,2017 年《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在發表多篇批評杜特蒂的評論,被他公開指責後不久,老闆就把報社的部分股權賣給了與杜特蒂友好的商人拉蒙・昂(Ramon Ang)。
一個多月前,當局更關閉了該國最大的電視廣播公司 ABS-CBN,並推動了被認為定義太過廣泛的《反恐怖主義法案》,該法已經國會三讀通過,只要杜特蒂簽署後即可公布施行。
如今,加上媒體創辦人被判網路誹謗罪名確定,更可能引發寒蟬效應使其他記者不敢說真話、報導新聞,無疑象徵這個亞洲最早實施民主政治的國家——菲律賓,在保障媒體和言論自由上持續往後退,令人擔憂會不會淪為反對者都被噤聲的一言堂。
根據無國界記者(RSF)發布的 2020 年新聞自由指數,菲律賓在全球180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36。
去年 2 月,瑞薩因為這起誹謗罪遭到菲律賓國家調查局(NBI)逮捕後拘留一晚後才保釋,當時,我透過電話親自採訪她,當時她說,她不懼怕且會努力撐住並「持續為捍衛真理而戰,守住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接下來的官司注定是一條漫長道路,但從瑞薩堅定的語氣聽得出來,她絕不會向強權低頭,且會努力捍衛這個亞洲首個實施民主制度的國家——菲律賓的新聞自由。
瑞薩接受半島電視台專訪,誓言必將反擊。影: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札克利|為何在人民因疫情最需要新聞時,菲律賓最大電視台遭斷訊?
- 札克利|疫情嚴峻之際,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媒體
- 札克利|「慢慢來」文化加上新冠疫情 菲律賓記者永無止境的採訪日常
- 2019亞洲新聞專業論壇:菲律賓場|菲律賓新聞自由的新威脅
主編:鄭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