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及網路(影音)類|深度報導獎

廖家慧|特約記者報導
影音類深度報導獲獎者為《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派遣工的正義─我不是你的免洗筷〉。
記者以強烈的反差訴說著原住民族電視台的主播和記者,竟是沒有年資累計、沒有勞健保、也沒有婚喪產假的承攬工,踢爆政府外包員工的醜陋真相,讓觀眾一路看下去有強烈的不捨與敵愾。但在記者鍥而不捨地追蹤報導之下,原民台決議將全數承攬工納為正職,其他部會也紛紛效法,充分發揮媒體第四權的功能。
記者林上筠表示,非常謝謝評審的肯定,讓我們在一片被過度汙名化的媒體界,仍然能探尋到一點點微光,繼續往前進。節目播出後,今年原住民電視台將所有承攬記者全數轉為正職。
有時候會想,從事新聞工作十幾年來我們還可以帶給社會什麼樣的未來,或是帶來什麼改變?或許就是這些小小的改變支持我們繼續走下去。還有許多在角落的人等待我們去發掘,因為沒有人是局外人。
頒獎人林元輝教授提到,台灣人好像有一個刻板印象,覺得電視媒體是最沒深度的,可是這個獎項競爭卻是最激烈的,有八個入選,表示深度報導是時代所需。
得獎作品 | 得獎者 | 所屬單位 |
派遣工的正義 — 我不是 你的免洗筷 |
林上筠、柯勝雄 | 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
作品簡介 | ||
近年公機關私企業,出現「節省人事新撙節方式」—— 以「勞務採購承攬業務」,減少派遣、取代正聘,追查發現,光是官方單位即有近五萬承攬員工,因為發包的是業務、不是僱用人力,規避勞基法、也規避僱主應擔之責,不必負擔勞健保、若發生職災、應以身作則的政府”於法”也無責任。 TVBS團隊歷時三個月深入查訪、發文各部會、檢視官方外包員工特休年資合約,發現九成九皆採最低標,而非最有利標,當外包廠商削價搶標、砍到見骨,也砍掉了最弱勢的基本勞權。專題點出,公部門違反自訂《勞務承攬行政指導》,遊走灰色地帶,當囿於編制的官方都鑽法規漏洞,私人企業豈不跟進? |
||
得獎理由 |
||
記者以強烈反差,訴說著同業原住民族電視台的主播和記者,竟是沒有年資累計、沒有勞健保、也沒有婚喪產假的承攬工,踢爆政府外包員工的醜陋真相,讓觀眾一路看下去有強烈的不捨與敵愾。但在記者鍥而不捨的追蹤報導之下,原民台決議將全數承攬工納為正職,其他部會也紛紛效法,充分發揮媒體第四權的功能,表現令人讚賞。 |

其他入選作品(報名件數 79 件)
入選作品 | 入選者 | 所屬單位 |
搶救台灣無人村 | 鍾惠晴、簡如屏、盧映利、蔡明娟、詹焯予、許聿恭、李昆達、劉鑫昌、余建宏、 吳偉民 |
飛凡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
海洋台灣夢 | 李洛梅、張涵青、林有成、高崇仁 | 天下雜誌 |
跨越鴻溝30年 聽見他們 的告白 |
陳汎瑜、李宇承、陳璽鈞、張書堯、李宜庭、文楷誠、顧展瓏、劉俊男 | 中華電視公司 |
寧靜危機 -人口「失能」 | 王心喬、張鎮安、王結玲 | 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
最後一哩路(上)、(下) | 劉燕美、葉家君、游文章、蘇祈發、曾驛翔 | 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
再見,山林朋友 | 朱涵瑜、吳青駿、陳彥珊、黃鈞豪、陳信志 | 台視新聞台 |
漁港的黑色幽默 | 陳慶鍾、于立平、柯金源、顏子惟 | 公共電視 |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